雙線數據中心的深入研究與探討 |
發布時間: 2012/6/16 19:03:22 |
1、雙線數據中心的起源
早在多年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當天,國務院批準了信產部對原中國電信的拆分方案,將北方10個省市劃歸現在的中國網通,南方21省市仍屬于原中國電信,即后來所說的“南電信,北網通”,目前的電信和網通是當時政治需要的產物,初衷是為了將來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后,適應真正的市場經濟和避免國際反壟斷法的起訴。 雖說現在國內5大運營商即將重組為3家,但對于南北網絡格局的改變幾乎沒有,亦可能會加重“互聯互通”的難度,各家對于自有網絡資源的壟斷不會作出讓步,最重要的是守住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互聯”但永不“互通”的結果是造成跨網訪問速度極慢,甚至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于是乎就產生了幾種雙線數據中心,目的僅僅是緩解跨網訪問的壓力,但絕不是解決“互聯不互通”問題的根本所在。 2、雙線數據中心的定義 曾在網上看過數篇文章,說雙線機房就是同時接入了2條不同網絡線路的機房,小柳我看后有不同見解。為什么呢?蘇州曾經有過一個“大網通”和“小網通”2條線路接入的“雙線機房”,實在無言,慕名而去的托管用戶還挺多,畢竟當初江蘇就這么一個嘛。 鄙人認為,雙線機房所接入線路的基礎服務商,必須在全國有自己的“骨干網絡”,而像移動、聯通、鐵通這3家服務商所提供的線路,就不能看作是雙線機房中的“一線”。為什么?首先這3家運營商在全國沒有自己的骨干網絡,都是通過在全國各地購買電信或網通的帶寬資源,注意是“購買”,而不是像電信和網通那樣“互聯互通”且“互不結算”的。 所以如果你是電信或網通家庭寬帶上網用戶,那么嚴格從客戶群體上區分,你是跟移動、聯通和鐵通的性質是一樣,平起平坐的,而且他們拿的價格還要比你貴N倍。所以你不要指望你從這3家那里拿的帶寬資源的價格,會比你直接在電信、網通那里拿的便宜,講得通俗一點,移動、聯通和鐵通是網絡帶寬方面的“二道販子”,除非你愿意用一個帶寬質量不太穩定的網絡(時快時慢),為什么?一分價錢一分貨!聯通就是因為付不起這個費用,早些年之前關閉了自己的數千家網吧。也許你湊巧發現某一個鐵通或移動的機房速度還可以,那是因為機房還沒有放滿,移動、鐵通的寬帶用戶上網也是同理,等他的用戶多了自然就慢了。而這些機房的贏利是從哪里來的呢?就是帶寬超負荷使用所帶來的贏利,如總共1G帶寬(電信或網通在上層提供給他們的接入帶寬)當作5G甚至更多帶寬在賣! 雙線數據中心的基礎條件如下:機房所接入線路和帶寬必須由電信和網通提供,且機房須符合電信級硬件設施和服務標準。 3、雙線數據中心的種類 雙網卡雙IP型: 一臺服務器需要同時接入2根網線在2個網卡上面,并在服務器上作策略路由設置,并定期作路由表更新。由于需要服務器自身作路由選擇,所以在占用CPU資源方面特別多,尤其是訪問量比較大的服務器。屬于淘汰型的機房,目前國內不多見! 單網卡雙IP型: 一臺服務器僅需一個網卡一根網線接入,在網卡上面配置2個IP地址即可。所有的路由策略均由機房的核心路由器或核心交換機來完成,屬于智能型雙線技術,對網站來說需要配合智能DNS系統做域名解析,免費的DNSPOD.com就比較不錯,優點是全國各地的電信和網通用戶訪問都相當快,缺點是智能DNS解析系統必須及時更新,當然目前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技術,用戶無須關心這一方面的事情,只是多操作幾個步驟而已。 單網卡單IP型: 為什么雙線會變成單IP地址呢?這就是傳說中的BGP,其實很多人對于BGP都不是很了解,專業術語叫作“邊界網關協議”,常常用于多個互聯網的網關之間,還是講通俗點吧,就是用于多個“骨干網”之間的一種通信“協議”(或稱為約定)。 數據中心也是有自己的“骨干網”,這一點各位應該能夠理解的,那么現在就把數據中心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網絡,跟電信和網通都沒有關系,再分別接入電信和網通的線路進入機房,這個機房就靠這個BGP協議在“生存”和發揮雙線作用,怎么發揮的呢?
|
[#page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