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網站用戶體驗三要素(3):別讓我煩 |
發布時間: 2012/9/20 18:14:29 |
在關注縮短完成路徑這個問題的時候,優化操作步驟是第一位的,因為我們首先要簡化用戶的任務。接下來,我們要在任務內部優化指點設備(鼠標或手指等)運動軌跡和眼球運動軌跡等細節。根據費茨定律,使用指點設備到達一個目標的時間與以下2個因素有關: 1.設備當前位置和目標位置的距離,距離越短,所用時間越短。 2.目標的面積,面積越大,所用時間越短。 通俗來說,就是如果我們希望用戶注意或點擊某個元素(如文字、圖片、按鈕等),那么這個元素就不應該距離指點設備的當前位置太遠(比如出現在屏幕的右側),并且它的面積要足夠大。伴隨著Web2.0的熱浪,網站設計也有了一系列的革新,其中最大的一個革新就是“以大為美”,大大的LOGO,大大的圖片,大大的按鈕,它們不光看起來更有沖擊力,也更方便用戶的識別和點擊。 提醒方式要溫和并及時 除了簡化任務流程之外,在用戶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網站有時需要給用戶提供幫助和指引。之前常見的做法是采用彈框方式進行提示,用戶需要關閉對話框才能繼續自己的任務,無形中降低了操作效率。 最佳的提醒方式應該轉向溫柔的方式,將打斷降低到最低,舉個例子:當在你注冊一個郵箱時,當輸入用戶名后,最佳的檢驗方式應是自動查詢此用戶名是否可用,如不可用,應給出建議,yeah.net郵箱就做的很好,截圖如下: 其實,有時候操作效率的降低,并不是因為功能設計得不夠好,或者提示和建議處理得不夠好,而是由于強行的塞進了一些用戶不想要的信息或任務。比如,用戶正在閱讀一篇文章,忽然飄出來一個廣告擋住了用戶想要閱讀的部分,用戶怎么能不惱火? 經營網站,盡管是盈利為本,但是過分的不重視用戶體驗,忽視用戶感受,小心衣食父母離你而去,并一去不返。 當用戶犯錯的時候,你是如何做的呢? 在我們做好一切運營優化后,有一種情況需要另外注意,就是用戶會自己出錯。 當用戶出錯的時候他也會很煩躁,他不會認為是他自己的問題,反倒會把責任推給網站,所以要盡可能降低用戶出錯的機會。 舉一個網站的例子,當用戶登錄一個網站時,首先是輸入用戶名,現在最常見的用戶名是采用郵箱。當用戶在用戶名的輸入框內輸入郵箱地址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錯誤,比如少了1個字母,或少寫了1個數字,或者郵箱后綴寫錯了,結果肯定是登陸不進去。用戶一定會惱火,最佳的提醒方式應該是什么呢? 當用戶輸入用戶名,光標離開輸入框之后,網站應自動校驗此用戶名是否已注冊(可用),如若用戶填寫錯誤,應及時給予提醒,如:用戶名不存在,郵箱格式不對等,讓用戶的出錯在萌芽時就完成糾正。 再舉個非網站的例子。筆記本電腦電源線可能會絆倒人,同時筆記本電腦也會被摔倒地上,這很可能不在保修范圍之內,這種情況很糟糕。看看Apple是怎么做的,Apple推出了名為Magsafe的電源接口以減少這種出錯,Magsafe采用磁力的方式連接電源線與筆記本,當電源線受到外力時,會自動脫離筆記本。是不是很貼心的設計?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里不再一一列舉。記住:用戶是否喜歡一個網站,不僅取決于他使用網站獲得的好處,也取決于他在網站中獲得的體驗,兩方面都是用戶價值所在,缺一不可。 到這里,網站用戶體驗三要素的系列文章告一段落,歡迎各位朋友留言討論。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