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ayc0"></ul>
    <ul id="mayc0"><center id="mayc0"></center></ul>
    <strike id="mayc0"><input id="mayc0"></input></strike>
    <ul id="mayc0"></ul>
  • 始創于2000年 股票代碼:831685
    咨詢熱線:0371-60135900 注冊有禮 登錄
    • 掛牌上市企業
    • 60秒人工響應
    • 99.99%連通率
    • 7*24h人工
    • 故障100倍補償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幫助中心>文章內容

    linux簡介

    發布時間:  2012/8/26 11:26:44
    簡介  Linux操作系統是UNIX操作系統的一種克隆系統,它誕生于1991 年的
      Linux桌面

    Linux桌面

    [1]
    10 月5 日(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時間)。以后借助于Internet網絡,并通過全世界各地計算機愛好者的共同努力,已成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種UNIX 類操作系統,并且使用人數還在迅猛增長。[2]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件、應用程序和網絡協議。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繼承了Unix以網絡為核心的設計思想,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絡操作系統。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計算機上。這個系統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程序員設計和實現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軟件的版權制約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產品。[3]
     
      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靈活性著稱,Linux模塊化的設計結構,使得它既能在價格昂貴的工作站上運行,也能夠在廉價的PC機上實現全部的Unix特性,具有多任務、多用戶的能力。Linux是在GNU公共許可權限下免費獲得的,是一個符合POSIX標準的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軟件包不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統,而且還包括了文本編輯器、高級語言編譯器等應用軟件。它還包括帶有多個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s圖形用戶界面,如同我們使用Windows NT一樣,允許我們使用窗口、圖標和菜單對系統進行操作。[4]
     
      (概述圖片來源:[5]
     

    編輯本段誕生過程

      Linux 操作系統的誕生、發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著五個重要支柱:UNIX 操作系統、MINIX 操作系統、GNU 計劃、POSIX 標準和Internet 網絡。[6]
     
      1981 年IBM公司推出微型計算機IBM PC。
     
      1981-1991 年間MS-DOS操作系統一直是微機上操作系統的主宰。此時計算機硬件價格雖逐年下降,但軟件價格仍居高不下。當時AppleMACos
      自由軟件之父理查·馬修·斯托曼

    自由軟件之父理查·馬修·斯托曼

    [7]
    作系統可以說是性能最好的,但是其天價沒人能夠輕易靠近。
     
      1991 年,GNU 計劃已經開發出了許多工具軟件。最受期盼的Gnu C 編譯器已經出現,但還沒有開發出免費的GNU 操作系統。即使是MINIX 也開始有了版權,需要購買才能得到源代碼。而GNU 的操作系統HURD 一直在開發之中,但并不能在幾年內完成。對于林納斯·托瓦茲來說,已經不能等待了。
     
      1991 年4 月,他開始醞釀并著手編制自己的操作系統。剛開始,他的目的很簡單,只是為了學習Intel 386 體系結構保護模式運行方式下的編程技術。但后來Linux 的發展卻完全改變了初衷。
     
      1991 年初,林納斯·托瓦茲開始在一臺386sx 兼容微機上學習minix 操作系統。通過學習,他逐漸不能滿足于minix 系統的現有性能,并開始醞釀開發一個新的免費操作系統。根據Linux 在comp.os.minix 新聞組上發布的消息,可以知道他逐步從學習minix 系統到開發自己的Linux 的過程。
     
      1991 年的4 月份開始,林納斯·托瓦茲幾乎花了全部時間研究386-minix系統(hack the kernel),并且嘗試著移植GNU 的軟件到該系統上(GNU gcc、bashgdb 等)。
     
      1991 年4 月13 日在comp.os.minix 上發布說自己已經成功地將bash 移植到了minix 上,而且已經愛不釋手、不能離開這個shell 軟件了。[2]
     
      1991 年7 月3 日,第一個與Linux 有關的消息是在在comp.os.minix 上發布的(當然此時還不存在Linux 這個名稱,當時林納斯·托瓦茲的腦子里想的可能是FREAX ,FREAX 的英文含義是怪誕的、怪物、異想天開等)。其中透露了他正在進行Linux 系統的開發,并且在Linux 最初的時候已經想到要實現與POSIX(UNIX 的國際標準)的兼容問題了。
     
      1991 年8 月25 日,在林納斯·托瓦茲的下一發布的消息中,他向所有minix 用戶詢問"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e in minix?"("你最想在minix 中見到什么?"),在該消息中他首次透露出正在開發一個(免費的)386(486)操作系統,并且說只是興趣而已,代碼不會很大,也不會象GNU 的那
      肯·湯普遜(左)和丹尼斯·里奇(右)

    肯·湯普遜(左)和丹尼斯·里奇(右)

    [8]
    樣專業。開發免費操作系統這個想法從4 月份就開始醞釀了,希望大家反饋一些對于minix 系統中喜歡那些特色不喜歡什么等信息,由于實際的和其它一些原因,新開發的系統剛開始與minix 很象(并且使用了minix 的文件系統),并且已經成功地將bash(1.08 版)和gcc(1.40 版)移植到了新系統上,而且再過幾個月就可以使用了。[9]林納斯·托瓦茲申明他開發的操作系統沒有使用一行minix 的源代碼;而且由于使用了386 的任務切換特性,所以該操作系統不好移植(沒有可移植性),并且只能使用AT 硬盤。對于Linux 的移植性問題,林納斯·托瓦茲當時并沒有考慮。但是Linux 幾乎可以運行在任何一種硬件體系結構上。
     
      1991 年的10 月5 日,林納斯·托瓦茲在comp.os.minix 新聞組上發布消息,正式向外宣布Linux 內核系統的誕生(Free minix-like kernel sources for 386-AT)。這段消息可以稱為Linux 的誕生宣言,并且一直廣為流傳。因此10 月5 日對Linux 社區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許多后來Linux 的新版本發布時都選擇了這個日子。所以RedHat 公司選擇這個日子發布它的新系統也不是偶然的。[10]
     

    編輯本段硬盤分區

      分區類型  
     
     
      硬盤分區一共有三種:主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11]
     
      在一塊硬盤上最多只能有四個主分區。您可以另外建立一個擴展分區來代替四個主分區的其中一個,然后在擴展分區下您可以建立更多的邏輯分區。
     
      擴展分區只不過是邏輯分區的“容器”。實際上只有主分區和邏輯分區進行數據存儲。[12]
     
      分區規定 
     
      設備管理在 Linux 中,每一個硬件設備都映射到一個系統的文件,對于硬盤、光驅等,IDE 或 SCSI 設備也不例外。Linux 把各種 IDE 設備分配了一個由 hd 前綴組成的文件;而對于各種 SCSI 設備,則分配了一個由 sd 前綴組成的文件。
     
      例如,第一個 IDE 設備,Linux 就定義為hda;第二個 IDE 設備就定義為 hdb;下面以此類推。而 SCSI 設備就應該是 sda、sdb、sdc 等。[13]
     
      分區數量
     
      要進行分區就必須針對每一個硬件設備進行操作,這就有可能是一塊IDE硬盤或是一塊SCSI硬盤。對于每一個硬盤(IDE 或 SCSI)設備,Linux 分配了一個 1 到 16 的序列號碼,這就代表了這塊硬盤上面的分區號碼。
     
      例如,第一個 IDE 硬盤的第一個分區,在 Linux 下面映射的就是 hda1,第二個分區就稱作是 hda2。對于 SCSI 硬盤則是 sda1、sda2 等。[14]
     
      分區作用
     
      在 Linux 中規定,每一個硬盤設備最多能有 4 個主分區(其中包含擴展分區)構成,任何一個擴展分區都要占用一個主分區號碼,也就是在一個硬盤中,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一共最多是 4 個。
     
      對于早期的 DOSWindowsWindows 2000 以前的版本),系統只承認一個主分區,可以通過在擴展分區上增加邏輯盤符(邏輯分區)的方法,進一步地細化分區。
     
      主分區的作用就是計算機用來進行啟動 操作系統 的,因此每一個 操作系統 的啟動,或者稱作是引導程序,都應該存放在主分區上。這就是主分區和擴展分區及邏輯分區的最大區別。
     
      在指定安裝引導 Linux 的 bootloader 的時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區上,就是最好的例證。
     
      Linux 規定了主分區(或者擴展分區)占用 1 至 16 號碼中的前 4 個號碼。
     
      以第一個 IDE 硬盤為例說明,主分區(或者擴展分區)占用了 hda1、hda2、hda3、hda4,而邏輯分區占用了 hda5 到 hda16 等 12 個號碼。
     
      因此,Linux 下面每一個硬盤總共最多有 16 個分區。
     
      對于邏輯分區,Linux 規定它們必須建立在擴展分區上(在 DOS 和 Windows 系統上也是如此規定),而不是主分區上。
     
      因此,擴展分區能夠提供更加靈活的分區模式,但不能用來作為 操作系統 的引導。
     
      分區指標
     
      對于每一個 Linux 分區來講,分區的大小和分區的類型是最主要的指標。
     
      容量的大小讀者很容易理解,但是分區的類型就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了。
     
      分區的類型規定了這個分區上面的文件系統的格式。
     
      Linux 支持多種的文件系統格式,其中包含FAT32FAT16NTFSHP-UX,以及各種 Linux 特有的 Linux Native和 Linux Swap分區類型。在 Linux 系統中,可以通過分區類型號碼來區別這些不同類型的分區。[15-16]
     

    編輯本段文件系統

    文件類型

      普通文件(regular file):就是一般存取的文件,由ls -al顯示出來的屬性中,第一個屬性為 [-],例如 [-rwxrwxrwx]。另外,依照文件的內容,又大致可以分為:
     
      1、純文本文件(ASCII):這是Unix系統中最多的一種文件類型,之所以稱為純文本文件,是因為內容可以直接讀到的數據,例如數字、字母等等。設 置文件幾乎都屬于這種文件類型。舉例來說,使用命令“cat ~/.bashrc”就可以看到該文件的內容(cat是將文件內容讀出來)。
     
      2、二進制文件(binary):系統其實僅認識且可以執行二進制文件(binary file)。Linux中的可執行文件(腳本,文本方式的批處理文件不算)就是這種格式的。舉例來說,命令cat就是一個二進制文件。
     
      3、數據格式的文件(data):有些程序在運行過程中,會讀取某些特定格式的文件,那些特定格式的文件可以稱為數據文件(data file)。舉例來說,Linux在用戶登入時,都會將登錄數據記錄在 /var/log/wtmp文件內,該文件是一個數據文件,它能通過last命令讀出來。但使用cat時,會讀出亂碼。因為它是屬于一種特殊格式的文件。
     
      目錄文件(directory):就是目錄,第一個屬性為 [d],例如 [drwxrwxrwx]。
     
      連接文件link):類似Windows下面的快捷方式。第一個屬性為 [l],例如 [lrwxrwxrwx]。
     
      設備與設備文件device):與系統外設及存儲等相關的一些文件,通常都集中在 /dev目錄。通常又分為兩種:
     
      塊設備文件:就是存儲數據以供系統存取的接口設備,簡單而言就是硬盤。例如一號硬盤的代碼是 /dev/hda1等文件。第一個屬性為 [b]。
     
      字符設備文件:即串行端口的接口設備,例如鍵盤、鼠標等等。第一個屬性為 [c]。
     
      套接字sockets):這類文件通常用在網絡數據連接。可以啟動一個程序來監聽客戶端的要求,客戶端就可以通過套接字來進行數據通信。第一個屬性為 [s],最常在 /var/run目錄中看到這種文件類型。
     
      管道(FIFO,pipe):FIFO也是一種特殊的文件類型,它主要的目的是,解決多個程序同時存取一個文件所造成的錯誤。FIFO是first-in-first-out(先進先出)的縮寫。第一個屬性為 [p]。[17]

    文件結構

      /:根目錄,所有的目錄、文件、設備都在/之下,/就是Linux文件系統的組織者,也是最上級的領導者。
     
      /bin:bin 就是二進制(binary)英文縮寫。在一般的系統當中,都可以在這個目錄下找到linux常用的命令。系統所需要的那些命令位于此目錄。
     
      /boot:Linux的內核及引導系統程序所需要的文件目錄,比如 vmlinuz initrd.img 文件都位于這個目錄中。在一般情況下,GRUBLILO系統引導管理器也位于這個目錄。
     
      /cdrom:這個目錄在剛剛安裝系統的時候是空的。可以將光驅文件系統掛在這個目錄下。例如:mount /dev/cdrom /cdrom
     
      /dev:dev 是設備(device)的英文縮寫。這個目錄對所有的用戶都十分重要。因為在這個目錄中包含了所有linux系統中使用的外部設備。但是這里并不是放的外部設備的驅動程序。這一點和常用的windows,dos操作系統不一樣。它實際上是一個訪問這些外部設備的端口。可以非常方便地去訪問這些外部設備,和訪問一個文件,一個目錄沒有任何區別。
     
      /etc:etc這個目錄是linux系統中最重要的目錄之一。在這個目錄下存放了系統管理時要用到的各種配置文件和子目錄。要用到的網絡配置文件,文件系統,x系統配置文件,設備配置信息,設置用戶信息等都在這個目錄下。
     
      /home:如果建立一個用戶,用戶名是"xx",那么在/home目錄下就有一個對應的/home/xx路徑,用來存放用戶的主目錄。
     
      /lib:lib是庫(library)英文縮寫。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系統動態連接共享庫的。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會用到這個目錄下的共享庫。因此,千萬不要輕易對這個目錄進行什么操作,一旦發生問題,系統就不能工作了。
     
      /lost+found:在ext2或ext3文件系統中,當系統意外崩潰或機器意外關機,而產生一些文件碎片放在這里。當系統啟動的過程中fsck工具會檢查這里,并修復已經損壞的文件系統。有時系統發生問題,有很多的文件被移到這個目錄中,可能會用手工的方式來修復,或移到文件到原來的位置上。
     
      /mnt:這個目錄一般是用于存放掛載儲存設備的掛載目錄的,比如有cdrom等目錄。可以參看/etc/fstab的定義。
     
      /media:有些linux的發行版使用這個目錄來掛載那些usb接口的移動硬盤(包括U盤)、CD/DVD驅動器等等。
     
      /opt:這里主要存放那些可選的程序。
     
      /proc:可以在這個目錄下獲取系統信息。這些信息是在內存中,由系統自己產生的。
     
      /root:Linux超級權限用戶root的家目錄。
     
      /sbin: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系統管理員的系統管理程序。大多是涉及系統管理的命令的存放,是超級權限用戶root的可執行命令存放地,普通用戶無權限執行這個目錄下的命令,這個目錄和/usr/sbin; /usr/X11R6/sbin或/usr/local/sbin目錄是相似的,凡是目錄sbin中包含的都是root權限才能執行的。
     
      /selinux :對SElinux的一些配置文件目錄,SElinux可以讓linux更加安全。
     
      /srv 服務啟動后,所需訪問的數據目錄,舉個例子來說,www服務啟動讀取的網頁數據就可以放在/srv/www中
     
      /sys :Linux 內核中設計較新的一種虛擬的基于內存的文件系統,它的作用與 proc 有些類似,但除了與 proc 相同的具有查看和設定內核參數功能之外,還有為 Linux 統一設備
      Linux 文件結構

    Linux 文件結構

    [18]
    模型作為管理之用。
     
      /tmp:臨時文件目錄,用來存放不同程序執行時產生的臨時文件。有時用戶運行程序的時候,會產生臨時文件。/tmp就用來存放臨時文件的。/var/tmp目錄和這個目錄相似。
     
      /usr  
     
    這是linux系統中占用硬盤空間最大的目錄。用戶的很多應用程序和文件都存放在這個目錄下。在這個目錄下,可以找到那些不適合放在/bin或/etc目錄下的額外的工具
     
      /usr/local:這里主要存放那些手動安裝的軟件,即不是通過“新立得”或apt-get安裝的軟件。它和/usr目錄具有相類似的目錄結構。讓軟件包管理器來管理/usr目錄,而把自定義的腳本(scripts)放到/usr/local目錄下面、。
     
      /usr/share :系統共用的東西存放地,比如 /usr/share/fonts 是字體目錄,/usr/share/doc和/usr/share/man幫助文件。
     
      /var:這個目錄的內容是經常變動的,看名字就知道,可以理解為vary的縮寫,/var下有/var/log 這是用來存放系統日志的目錄。/var/ www目錄是定義Apache服務器站點存放目錄;/var/lib 用來存放一些庫文件,比如MySQL的,以及MySQL數據庫的的存放地。[19]

    啟動流程

      1、讀取MBR的信息,啟動Boot Manager ,Windows使用NTLDR作為Boot Manager,如果您的系統中安裝多個版本的Windows,您就需要在NTLDR中選擇您要進入的系統。Linux通常使用功能強大,配置靈活的GRUB作為Boot Manager,將在啟動管理章節中向您介紹它的使用方式。
     
      2、加載系統內核,啟動init進程 ,init進程是Linux的根進程,所有的系統進程都是它的子進程。
     
      3、init進程讀取“/etc/inittab”文件中的信息,并進入預設的運行級別,按順序運行該運行級別對應文件夾下的腳本。腳本通常以“start”參數啟動,并指向一個系統中的程序。 通常情況下,“/etc/rcS.d/”目錄下的啟動腳本首先被執行,然后是“/etc/rcN.d/”目錄。例如您設定的運行級別為3,那么它對應的啟動目錄為“/etc/rc3.d/”。
     
      4、根據“/etc/rcS.d/”文件夾中對應的腳本啟動Xwindow服務器“xorg”,Xwindow為Linux下的圖形用戶界面系統。
     
      5、啟動登錄管理器,等待用戶登錄 ,Ubuntu系統默認使用GDM作為登錄管理器,您在登錄管理器界面中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便可以登錄系統。[20]

    加載程序

      LILO(LInux LOader),LILO代表Linux加載程序。LILO是一個在系統啟動時運行的程序,它允許選擇用于引導計算機的操作系統[21]
     
      GNU GRUB(簡稱“GRUB”)是一個來自GNU項目的多操作系統啟動程序。GRUB是多啟動規范的實現,它允許用戶可以在計算機內同時擁有多個操作系統,并在計算機啟動時選擇希望運行的操作系統。GRUB可用于選擇操作系統分區上的不同內核,也可用于向這些內核傳遞啟動參數。[22]
     

    編輯本段桌面環境

      介紹 
     
      在圖形計算中,一個桌面環境(Desktop environment,有時稱為桌面管理器)為計算機提供一個圖形用戶界面(GUI)。但嚴格來說窗口管理器和桌面環境是有區別的。桌面環境是最近發展起來的桌面圖形環境,它的主要目標是為Linux/Unix操作系統提供一個更加完備 的界面以及大量各類整合工具和使用 程序,其基本 易用性吸引著大量的新用戶。桌面環境名稱來自桌面比擬,對應于早期的文字命令行界面(CLI)。一個典型的桌面環境提供圖標,視窗,工具欄,文件夾,壁紙以及像拖放這樣的能力。整體而言,桌面環境在設計和功能上的特性,賦予了它與眾不同的外觀和感覺。[23]
     
      種類
     
      現今主流的桌面環境有KDEgnomeXfceLXDE等,除此之外還有Ambient,EDE,IRIX Interactive Desktop,MezzoSugarCDE等。
     
      KDE:(Kool Desktop Environment)項目始建于1996年10月,

    linux各種桌面環境

    linux各種桌面環境(6張)
    相對于GNOME還要早一些。KDE項目是由圖形排版工具Lyx的開發者、一位名為Matthias Ettrich的德國人發起的,目的是為滿足普通用戶也能夠通過簡單易用的桌面來管理Unix工作站上的各種應用軟件以及完成各種任務。
     
      gnome:即GNU網絡對象模型環境 (The GNU Network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GNU計劃的一部分,開放源碼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讓使用者容易操作和設定電腦環境的工具。
     
      目標是基于自由軟件,為Unix或者類Unix操作系統構造一個功能完善、操作簡單以及界面友好的桌面環境,他是GNU計劃的正式桌面。
     
      Xfce:(XForms Common Environment)創建于2007年7月,類似于商業圖形環境CDE,是一個運行在各類Unix下的輕量級桌面環境。原作者Olivier Fourdan最先設計XFce是基于XForms三維圖形庫。Xfce設計目的是用來提高系統的效率,在節省系統資源的同時,能夠快速加載和執行應用程序。
     
      Fluxbox:是一個基于GNU/Linux的輕量級圖形操作界面,它雖然沒有GNOME和KDE那樣精致 ,但由于它的運行對系統資源和配置要求極低,所以它被安裝到很多較舊的或是對性能要求較高的機器上,其菜單和有關 配置被保存于用戶根目錄下的.fluxbox目錄里,這樣使得它的配置極為便利。 [23]
     
      Enlightenment: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窗口管理器,它的目標是運用 戶輕而易舉地配置所見即所得的桌面圖形界面。現在Enlightenment的界面已經相當豪華,它擁有像AfterStep一樣的可視化時鐘以及其它浮華的界面效果,用戶不僅可以任意選擇邊框和動感的聲音效果,最有吸引力的是由于它開放的設計思想,每一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任意地配置窗口的邊框、菜單以及屏幕上其它各個部分,而不須要 接觸源代碼,也不須要 編譯任何程序。 [24]
     
      (linux桌面環境相冊圖片來源:[23-25]。更多關于linux桌面環境的詳細內容可以閱讀參考資料:[23-25]
     

    編輯本段發行版本

      版本總況 
     
      Linux發行版指的就是“Linux操作系統”,它可能是由一個組織

    LINUX發行版本圖片

    LINUX發行版本圖片(6張)
    ,公司或者個人發行的,Linux主要作為Linux發行版(通常被稱為"distro")的一部分而使用,通常來講,一個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內核,將整個軟件安裝到電腦上的一套安裝工具,各種GNU軟件,其他的一些自由軟件,在一些特定的Linux發行版中也有一些專有軟件。發行版為許多不同的目的而制作,包括對不同計算機結構的支持,對一個具體區域或語言的本地化,實時應用,和嵌入式系統。截至2011年,超過三百個發行版被積極的開發,最普遍被使用的發行版有大約十二個。[26]
     
      一個典型的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核心,一些GNU庫和工具,命令行shell,圖形界面的X窗口系統和相應的桌面環境,如KDE或GNOME,并包含數千種從辦公包,編譯器,文本編輯器到科學工具的應用軟件。[26]
     
      主流的Linux發行版:UbuntuDebianGNU/Linux ,FedoraGentooMandrivaLinux ,PCLinuxOSSlackwareLinux ,openSUSEArchLinuxPuppylinux,Mint,CentOS,Red Hat等。[27] 
     
      大陸發行版:中標麒麟Linux(原中標普華Linux), 紅旗Linux(Red-flag Linux) ,起點操作系統StartOS(原Ylmf OS)[28]Qomo Linux(原Everest),沖浪Linux(Xteam Linux) ,藍點Linux ,新華Linux ,共創Linux ,百資Linux ,veket,lucky8k-veket.Open Desktop ,Hiweed GNU/Linux ,Magic Linux ,Engineering Computing GNU/Linux ,kylin,中軟Linux ,新華華鐳Linux(RaysLX) ,CD Linux ,MC Linux ,即時Linux(Thizlinux) ,b2d linux ,IBOX ,MCLOS ,FANX,酷博linux,新氧Linux,Hiweed,Deepin Linux(深度linux)。其中CD linux可方便集成一些無線安全審計工具,及較好的中文界面和體積小巧的特點。另外新氧、Hiweed基于ubuntu(都已停止更新),Deepin Linux是Hiweed與深度合并后的版本,已成為中國linux的后起之秀。[26]
     
      主流版本
     
      Ubuntu是一個以桌面應用為主的Linux操作系統,其名稱來自非洲南部祖魯語或豪薩語的“ubuntu”一詞(譯為吾幫托或烏班圖),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為大家的存在”, 是非洲傳統的一種價值觀,類似華人社會的“仁愛”思想。Ubuntu基于Debian發行版和GNOME桌面環境,與Debian的不同在于它每6個月會發布一個新版本。Ubuntu的目標在于為一般用戶提供一個最新的、同時又相當穩定的主要由自由軟件構建而成的操作系統。Ubuntu具有龐大的社區力量,用戶可以方便地從社區獲得幫助。[29]
     
      Linux Mint:于2006年開始發行,是一份基于Debian和Ubuntu的Linux發行版,其目標是提供一種更完整的即刻可用體驗,這包括提供瀏覽器插件、多媒體編解碼器、對DVD播放的支持、Java和其他組件,它也增加了一套定制桌面及各種菜單,一些獨特的配置工具,以及一份基于web的軟件包安裝界面。它與Ubuntu軟件倉庫兼容,使得它有一個強悍的根基,一個巨大的可安裝軟件庫,還有一個完善的服務設置機制。[30]
     
      Fedora Core(自第七版直接更名為Fedora)是眾多 Linux 發行套件之一。它是一套從Red Hat Linux發展出來的免費Linux系統。現時Fedora最新的版本是Fedora 16,Fedora是linux發行版中更新最快的之一,通常每6個月發布一個正式的新版本。[31]
     
      openSUSE:項目的目標是使 SUSE Linux 成為所有人都能夠得到的最易于使用的 Linux 發行版,同時努力使其成為使用最廣泛的開放源代碼平臺。為開放源代碼合作者提供一個環境來把 SUSE Linux 建設成世界上最好的 Linux 發行版,不論是為新用戶或者有經驗的 Linux 用戶。大大簡化并開放開發和打包流程,以使 openSUSE 成為 Linux 黑客和應用軟件開發者的首選平臺。[32]
     
      Debian:計劃是一個致力于創建一個自由操作系統的合作組織。創建的這個操作系統名為 Debian GNU/Linux,簡稱為 Debian。操作系統是使計算機運行的基本程序和工具的集合,其中最主要的部分稱為內核(kernel)。內核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程序,負責一切基本的調度工作,并讓您運行其他程序。[33]
     
      Slackware Linux:是由Patrick Volkerding制作的GNU/Linux發行版,它是世界上依然存活的最久的Linux發行版,在它的輝煌時期,曾經在所有發行版中擁有最多的用戶數量。但是,隨著 Linux商業化的浪潮,Redhat、Mandrake 和Suse 這些產品通過大規模的商業推廣,占據了廣大的市場;Debian作為一個社區發行版,也擁有很大的用戶群。相比之下,Slackware的不事聲張,使得它從許多人(尤其是使用Linux的新用戶)的視野中消失了。[34-35]
     
      Red Hat:是全球最大的開源技術廠家,其產品Red Hat Linux也是全世界應用最廣泛的Linux。Red Hat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在全球擁有22個分部。[36-38]
     
      (LINUX發行版本圖片相冊圖片來源:[39-44]
     

    編輯本段特點

    基本思想

      Linux的基本思想有兩點:第一,一切都是文件;第二,每個軟件都有確定的用途。其中第一條詳細來講就是系統中的所有都歸結為一個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軟件設備、操作系統、進程等等對于操作系統內核而言,都被視為擁有各自特性或類型的文件。至于說Linux是基于Unix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兩者的基本思想十分相近。[45]

    發展領域

      職業領域:系統應用類(網管\系統管理和維護人員\安全管理人員中低端行業領域) 待遇屬于中下。
     
      系統開發類行業(JAVA軟件開發\C語言軟件開發\WEB開發\嵌入式軟件開發)其中嵌入式軟件開發是linux應用最廣的領域 待遇屬于中等
     
      發展方向:UNIX往高端領域和產業發展,例如:AIXHP-UXSolaris 等等。[46]

    具體特性

      完全免費
     
      Linux是一款免費的操作系統,用戶可以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免費獲得,并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碼。這是其他的操作系統所做不到的。正是由于這一點,來自全世界的無數程序員參與了Linux的修改、編寫工作,程序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靈感對其進行改變,這讓Linux吸收了無數程序員的精華,不斷壯大。[47]
     
      完全兼容POSIX 1.0標準
     
      這使得可以在Linux下通過相應的模擬器運行常見的DOS、Windows的程序。這為用戶從Windows轉到Linux奠定了基礎。許多用戶在考慮使用Linux時,就想到以前在Windows下常見的程序是否能正常運行,這一點就消除了他們的疑慮。[47]
     
      多用戶、多任務
     
      Linux支持多用戶,各個用戶對于自己的文件設備有自己特殊的權利,保證了各用戶之間互不影響。多任務則是現在電腦最主要的一個特點,Linux可以使多個程序同時并獨立地運行[47]
     
      良好的界面
     
      Linux同時具有字符界面和圖形界面。在字符界面用戶可以通過鍵盤輸入相應的指令來進行操作。它同時也提供了類似Windows圖形界面的X-Window系統,用戶可以使用鼠標對其進行操作。在X-Window環境中就和在Windows中相似,可以說是一個Linux版的Windows。[47]
     
      豐富的網絡功能
     
      Unix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繁榮起來的,Linux的網絡功能當然不會遜色。它的網絡功能和其內核緊密相連,在這方面Linux要優于其他操作系統。在Linux中,用戶可以輕松實現網頁瀏覽、文件傳輸、遠程登陸等網絡工作。并且可以作為服務器提供WWW、FTP、E-Mail等服務。[47]
     
      可靠的安全、穩定性能
     
      Linux采取了許多安全技術措施,其中有對讀、寫進行權限控制、審計跟蹤、核心授權等技術,這些都為安全提供了保障。Linux由于需要應用到網絡服務器,這對穩定性也有比較高的要求,實際上Linux在這方面也十分出色。[47]
     
      支持多種平臺
     
      Linux可以運行在多種硬件平臺上,如具有x86、680x0、SPARC、Alpha等處理器的平臺。此外Linux還是一種嵌入式操作系統,可以運行在掌上電腦、機頂盒或游戲機上。2001年1月份發布的Linux 2.4版內核已經能夠完全支持Intel 64位芯片架構。同時Linux也支持多處理器技術。多個處理器同時工作,使系統性能大大提高。[47]
     
      相關用戶
     
      普通用戶可以在其權限許可的范圍內使用系統資源,而超級用戶(用戶名為root)不僅可以使用系統中的所有資源而且可以管理系統資源。[48] 
     
      工作方式
     
      Linux的工作方式分為字符工作方式和圖形工作方式。[22]
     
      內核
     
      Linux是最受歡迎的自由電腦操作系統內核。它是一個用C語言和匯編語言寫成,符合POSIX標準的類Unix操作系統。Linux最早是由芬蘭黑客林納斯.托瓦茲(Linus B. Torvalds)為嘗試在英特爾x86架構上提供自由免費的類Unix操作系統而開發的。該計劃開始于1991年,林納斯·托瓦茲當時在Usenet新聞組comp.os.minix登載帖子,這份著名的帖子標示著Linux計劃的正式開始。
     
      在計劃的早期有一些Minix黑客提供了協助,而今天全球無數程序員正在為該計劃無償提供幫助。
     
      技術上說Linux是一個內核。“內核”指的是一個提供硬件抽象層、磁盤及文件系統控制、多任務等功能的系統軟件。一個內核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統。一套基于Linux內核的完整操作系統叫作Linux操作系統,或是GNU/Linux。[49]
     
      Linux內核有三個不同的命名方案:
     
      早期版本:第一個版本的內核是0.01。其次是0.02,0.03,0.10,0.11,0.12(第一GPL版本),0.95,0.96,0.97,0.98,0.99及1.0。從0.95版有許多的補丁發布于主要版本之間。[50]
     
      舊計劃(1.0和2.6版之間),版本的格式為A.B.C,其中A,B,C代表:
     
      A大幅度轉變的內核。這是很少發生變化,只有當發生重大變化的代碼和核心發生才會發生。在歷史上曾改變兩次的內核:1994年的1.0及1996年的2.0。
     
      B是指一些重大修改的內核。內核使用了傳統的奇數次要版本號碼的軟件號碼系統(用偶數的次要版本號碼來表示穩定版本)。
     
      C是指輕微修訂的內核。這個數字當有安全補丁,bug修復,新的功能或驅動程序,內核便會有變化。
     
      第三次,自2.6.0(2003年12月)發布后,人們認識到,更短的發布周期將是有益的。自那時起,版本的格式為A.B.C.D,其中A,B,C,D代表:A和B是無關緊要的,C是內核的版本,D是安全補丁。[51]
     

    編輯本段使用技巧

    實際應用

      Linux主要被用作服務器的操作系統,因為它的廉價、靈活性及Unix背景。傳統上,以Linux為基礎的“LAMP(Linux,Apache,MySQL,Perl/PHP/Python的組合)”技術,除了已在開發者群體中廣泛流行,它提供網站服務供應商最常使用的平臺。
     
      基于其低廉成本與高度可設置性,Linux常常被應用于嵌入式系統,例如機頂盒、移動電話及移動裝置等。在移動電話上,Linux已經成為Symbian OS的主要競爭者;而在移動裝置上,則成為Windows CE與Palm OS外之另一個選擇。TiVo數碼攝影機使用了經過客制化后的Linux。此外,有不少硬件式的網絡防火墻及路由器,例如部份LinkSys的產品,其內部都是使用Linux來驅動、并采用了操作系統提供的防火墻及路由功能。[30]
     
      采用Linux的超級電腦亦愈來愈多,根據2008年11月的TOP500超級電腦列表,現時世上最快速的超級電腦使用Linux作為其操作系統。而在表列的500套系統里,采用Linux為操作系統的,占了439組(即87.8%)。
     
      2006年開始發售的SONY PlayStation 3亦可使用Linux的操作系統,它有一個能使其成為一個桌面系統的Yellow Dog Linux。之前,Sony亦曾為他們的PlayStation 2推出過一套名為PS2 Linux的DIY組件。Ubuntu自9.04版本,恢復了PPC支持(包括PlayStation 3)。
     
      而隨著OLPC的XO-1,華碩的Eee PC等低價電腦的推行,許多人樂觀的認為在低端PC市場,linux的市場占有率正在快速的增長。但在Windows進入此一市場后,Linux的市占率快速下滑。現在Windows系統在所有的PC市場中,都占有絕對優勢。 [52-53]
     
      主要用途:虛擬化,數據庫服務器,Web服務器,應用服務器,跳轉盒(Jump box),日志服務器,開發平臺,Google搜索設備,入侵檢測系統。[54]

    常用命令

      echo 命令
     
      舉例:echo $PATH。
     
      功能:將命令行中的參數顯示到標準輸出中。[55]
     
      date命令
     
      舉例:date
     
      功能:顯示或設置系統時間,沒參數直接顯示系統當前的日期和時間。[56-57]
     
      passwd命令
     
      舉例:passwd。
     
      功能:修改密碼。[58]
     
      file命令
     
      舉例:file 文件名 【參數】。
     
      功能:確定指定文件類型。[59]
     
      ls命令
     
      舉例 ls -a 顯示當前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功能:列出目錄文件。[60-61]
     
      touch命令
     
      舉例:touch 【選項】 文件名。
     
      功能:修改指定文件的時間標簽或者創建一個空文件。
     
      選項:-a 僅改變指定文件的存取時間。[62]
     

    編輯本段相關認證

      Linux認證指獲得專業Linux培訓后通過考試得到的資格,國際上廣泛承認的Linux認證有Linux Professional Institute(簡稱為LPI)、SairLinux和GNU、Linux+和RedHatCertifiedEngineer。[63]
     
      Linux Professional Institute(LPI)
     
      根據Linux團體所關注的程度,LPI認證計劃受到了最為廣泛的支持。LPI已經先期推出了Linux ProfessionInstitute Certified-Level 1(簡稱為LPIC-1)認證計劃,不久的將來還會按預定計劃推出第2和第3級認證。為了獲得LPIC-1證書,你必須通過兩門各自長達90分鐘的考試—--101 (LPI General Linux,Part1)和102 (LPI General Linux,Part2)。LPI的LPIC—1的應試對象主要是有至少1年Linux工作經驗的系統管理員。
     
      Sair Linux 和 GNU
     
      同LPI一樣,Sair提供了三種級別的認證計劃;
     
      Level 1——Sair Linux & GNU Certified Administrator(LCA)
     
      Level 2 —-- Sair Linux & GNU Certified Engineer(LCE)
     
      Level 3 ---- Master Sair Linux & GNU Certified Engineer(MLCE)
     
      第1級得到完全開發的Sair認證項目,這一點也和LPI一樣。
     
      Linux+
     
      CompTIA主辦的Linux+認證計劃是最新進入Linux認證市場的。該計劃于2001年9月21日正式推出,已經在Linux從業人員和業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幾乎所有的主要認證出版商都撰寫了針對Linux+認證的考試參考書,眾多的IT 培訓中心都在準備Linux+認證計劃了。
     
      同CompTIA推出的其他帶“+”號的認證一樣,Linux十資格證書只需要通過一場考試即可獲得(VUEPrometric考試中心舉辦此類考試),一旦你獲得了Linux+資
      Red Hat Certified Engineer認證標志

    Red Hat Certified Engineer認證標志

    [64]
    格證書,證書就終生有效。Linux+考試價格是190美元,考試采用多選題形式,時長120分鐘,所覆蓋的內容很多都是和Sair以及LPI認證完全一樣的,但難度稍有降低。
     
      LPI和Sair認證計劃的考試對象是具有相當經驗的Linux網絡和系統管理員,而Linux+認證則主要面向只有半年左右的Linux體驗、想獲得基本Linux技術資格的個人。
     
      Red Hat Certified Engineer
     
      Linux+ 代表了低級的Linux認證計劃,而高級的Linux認證長期以來則幾乎完全是Red Hat CertifiedEngineer(RHCE)認證計劃的天下。RHCE是該領域最具挑戰性的認證考試,所以它也是最有價值的Linux認證。但也是最貴的,全套課程費用為2,498美金,也可單獨做認證測驗,費用為749 美金。[65-66]
     

    編輯本段命名與讀法

      Linux 操作系統開始時被林納斯·托瓦茲取名為FREAX,英文含義是怪誕的、怪物、異想天開等。在他將新的系統上傳到FTP服務器上時,管理員Ari Lemke很不喜歡這個名稱,即取Linus的諧音Linux作為該操作系統的目錄,于是稱為Linux系統。[67] 
     
      linux發音五花八門,根據linux的創始人林納斯·托瓦茲的說法,Linux的發音和“Minix”是押韻的。“Li”中“i”的發音類似于“Minix”中“i”的發音,而“nux”中“u”的發音類似于英文單詞“profess”中“o”的發音。依照國際音標應該是/'linэks/——類似于“里訥克斯”。但是,由于林納斯·托瓦茲本人是    有人綜合網上和linux自己的讀音,概括出幾個自認為最合適也最通用的讀法:/li'n^ks/(“里那克斯”)或/'li:nэks/(“里訥克斯”)或/li'nju:ks/(“里紐克斯”)。這幾個應該是誰都聽得懂的。至于哪個比較正宗,當然是linux的原音。但事實上使用linux哪種讀法的人似乎都不在少數。[68]
     

    編輯本段創始人

      linux的創始人Linus Torvalds

    linux的創始人Linus Torvalds

    [69]
      林納斯·本納第克特·托瓦茲(Linus Benedict Torvalds)出生于芬蘭赫爾辛基市。父親尼爾斯·托瓦茲(Nils Torvalds)是一名活躍的共產主義者及電臺記者。托瓦茲家族屬于在芬蘭占6%的少數民族芬蘭瑞典人。他畢業于赫爾辛基大學計算機科學系,1997年至2003年在美國加州硅谷任職于全美達公司(Transmeta Corporation)參與該公司芯片的code morph技術研發。后受聘于開源碼發展實驗室(OSDL :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Inc),全力開發Linux內核。現任職于Linux基金會[70]
     

    編輯本段象征物

      Tux

    Tux

    [71]
      Tux(一只企鵝,全稱為tuxedo,NCIT 90916P40 Joeing Youthy的網絡ID)是Linux的標志。將企鵝作為Linux標志是由林納斯·托瓦茲提出的。
     
      大多數人相信,“Tux”這個名字來源于Torvalds UniX,而不是因為它看起來像是穿著一件黑色小禮服(tuxedo)。
     
      這個企鵝圖案在最佳Linux圖標競賽中被選中。其他一些圖案可以在Linux圖標大賽網站中找到。Tux的設計者是Larry Ewing,他于1996年,利用GIMP軟件設計出了這個企鵝。
     
      Tux已經成為Linux和開源社區的象征。[72]
     
     
     
    參考資料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中國五強!虛擬主機域名注冊頂級提供商!15年品質保障!--億恩科技[ENKJ.COM]

  • 您可能在找
  • 億恩北京公司:
  • 經營性ICP/ISP證:京B2-20150015
  • 億恩鄭州公司:
  • 經營性ICP/ISP/IDC證:豫B1.B2-20060070
  • 億恩南昌公司:
  • 經營性ICP/ISP證:贛B2-20080012
  •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60135900
  •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60135900
  • 專注服務器托管17年
    掃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0371-60135900
    Copyright© 1999-2019 ENKJ All Rights Reserved 億恩科技 版權所有  地址:鄭州市高新區翠竹街1號總部企業基地億恩大廈  法律顧問:河南亞太人律師事務所郝建鋒、杜慧月律師   京公網安備41019702002023號
      0
     
     
     
     

    0371-60135900
    7*24小時客服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