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域名拍賣起價10萬 先注冊先得 |
發布時間: 2012/6/25 13:52:53 |
“李娜”域名遭拍賣喊價10萬元 叫賣人為“娜粉”,法網前花2000多元收入囊中 中國IDC評述網06月15日報道:李娜奪得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成為亞洲網球第一人后,她的影響力正在以幾何級數增長。昨天,記者從北京佳士凱國際拍賣公司了解到,圈內人稱“米農”(表面意思是種玉米的人,由于“域名”諧音“玉米”,指那些靠注冊域名,投資域名獲利的人)的一位域名愛好者,目前手中握有李娜(lina)的同音域名(該域名尚未啟用),并決定通過拍賣售出牟利,起拍價為10萬元。 “我手里還有上千個域名呢!”昨天,記者多方聯系到身在杭州的“米農”劉泰龍。雖然不是職業域名“炒客”,但靠出售域名他每年能賺7位數。 劉泰龍表示,自己是李娜的球迷,早在5月底就看好李娜在法網的表現。他還發現www.lina.cn域名原持有者今年沒有續費,這一域名被重新拿出來在某域名注冊商處拍賣。嗅到商機的劉泰龍當即以2000多元收入囊中。由于lina域名與某網站網站域名極為相似,用劉泰龍的話講就是“域名品相好,簡單易記,未來發展空間大”,可能存在不少潛在的買主。 “最重要的是李娜職業生涯正處在上升階段,影響力還會擴大。”劉泰龍表示,最近很多人都向他咨詢,希望能購買該域名,有人已經報價5萬元,也有出到10萬元的,但是他認為這個域名可能價值更高,并且希望能出售給與李娜相關的機構,做成一個與網球有關的體育網站。 記者細盤算,以2000多元購入,如果7月份能順利在拍賣會上以10萬元出手,2個月時間劉泰龍的獲利高達49倍。 新聞延伸 我的域名誰做主 “域名被他人搶注了,難道不怕李娜找他打官司嗎?” “為什么怕?叫李娜的全中國可能有成百上千個,還有很多諧音,與李娜發音相同的域名并沒有法律規定只能由她擁有。誰能證明這域名應該是李娜的?” “這種搶注如果與他人企業名稱或是注冊商標一樣,會涉嫌侵權吧?” “不會,誰注冊在前面,這域名就是誰的。就是打官司對方也會輸。” 以上是記者昨天追訪業內人士的一段對話。記者查詢到,目前我國域名注冊管理法規是2004年11月出臺的《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根據辦法第24條和25條,我國域名遵循的是“先申請先注冊”的原則,且除了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可以對部分保留字進行必要保護”外,其余的域名“不得預留或變相預留”。 記者查詢發現,近期域名交易方面在網絡瘋傳的消息是,weibo.com是張偉波在1999年注冊的同名域名,潛伏了十年趕上了微博崛起的年代,被某網站斥資800萬元購買下來作為旗下微博業務的使用域名。消息一經傳出,很多網友嘆息這是一個“拼爹”的年代,“瞧人家爹給取的好名字,打從娘胎里頭就給兒子攢了筆成長資金”。 專家支招 誰先注冊歸誰 如今,域名搶注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產業鏈的起點是各類伺機而動的搶注者,包括個人和專門機構;產業鏈中間是為域名轉讓提供幫助的拍賣公司、域名注冊商和網站;產業鏈的另一端則是購買方,包括知名企業、個人等,因為種種原因想拿回被他人注冊在先的域名。 “我國法律對域名權的規范確實是個空白點”,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律師董世連告訴記者,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和一些司法解釋,我國將域名權認定為一種“財產權”,原則上只要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誰先注冊域名就歸誰。而要認定他人搶注域名侵權,舉證比較困難,特別是姓名權更加難以界定。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為強。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