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經驗:面對服務器虛擬化的兩大難題(2) |
發布時間: 2012/6/20 13:52:44 |
對虛擬化管理策略的思考
行之有效的虛擬化管理策略是,預先確定你的需求,讓供應商在開始合作前就理解,并要求供應商同時明白為了實現需求如何和第三方供應商打交道。現在的虛擬化環境,不可避免的面對著管理多個產品、多家供應商、不同的工作流程(開發、測試、運維等)甚至不同的部門文化,因此有效的虛擬化策略必不可少。Graves說,Independent銀行就與多家供應商合作來打造VMwarevCenter的站點恢復管理器和Citrix的桌面虛擬化環境。 “必須有一套很好的工作規范,否則會落入范圍蔓延和責任推諉的深淵,”Graves表明,“與多家供應商打交道時,到處都有犯錯的可能。” 而且要讓業務部門知道,虛擬環境沒有零成本這一好處!業務部門可能不知道每一個新的虛擬環境都意味著有成本投入在軟件許可證、硬件采購和產品折舊上,Graves同時表示。“大部分人都沒意識到傳統的采購項目在配置虛擬環境時仍然作數,其他的隱性成本他們就更不知道了。” 命名規范似乎不是虛擬化管理的重點,但他們卻是Vertex總監Pray的頭等大事。Vertex有三個存儲陣列,各自被不同部門使用,在VMware的vSphere控制臺上也有這不同的名稱。“我們必須有一個標準的命名規范以供數據存儲之用,否則我們跟本無法區分哪些是單一存儲、哪些是存儲陣列、其組成部分使用著什么類型的磁盤、走的是光纖還是SATA協議,等等,以便我們映射到ESX主機。” 這就導致了另一個管理難題:技能的缺乏,將導致不能理解虛擬化部件如何分工合作。Pray組建其虛擬化團隊一年有余,但仍然發現不少工作人員只知道VMware本身,卻不知道其如何與網絡、存儲、備份及操作系統等協同工作。 麻省另一位企業戰略分析師MarkBowker建議打造扁平化的工作團隊來處理虛擬化的協同工作問題,包括安全、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等。“組織調整自后,才能進行現代化管理技能的培養,實際管理效力也才會更好,”Bowker表示。 Wolf有一份長長的虛擬化管理策略清單,以保證虛擬化的好處不會被糟糕的管理所抹殺: “如果在申請了數百萬虛擬化項目經費6個月后又跑到CFO那里要錢,理由是‘新發現的需求’,我想你在公司的職業前途會很危險,”Wolf表示道。 并且記住,虛擬化環境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選擇的是將VM鏡像遷移到第三方云計算環境,請記住你選擇的工具集應該既能記錄VM鏡像現在的位置,也能記錄它們遷移的目的地、它們承載的數據,以及其他與之相連的各種資源。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