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引導流程 |
發布時間: 2012/6/18 0:01:48 |
Linux系統的引導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開機->POST->INT19->BIOS->MBR 當用戶打開電腦的電源,電腦會對系統硬件配置進行一系列檢測,這個過程稱為POST(Power on Self Test),即上電自檢過程。系統測試成功之后,接著將BIOS的中斷處理程序各個中斷向量裝配到內存的低1024個字節單元。在這些中斷向量中,初始引導程序是以中斷類型為19H進行裝配的。中斷向量結束后,CPU執行類型為19H的中斷,其功能是執行BIOS所帶的系統初始化程序,稱為磁盤自舉中斷或者重引導中斷(reboot interrupt),當按下Ctrl+Alt+Del鍵,系統就會執行19H號中斷,重新引導系統。CPU執行19H號中斷的初始引導程序,以便從啟動盤讀取加載操作系統的引導程序Bootsect.S。該初始化引導程序按照CMOS里面設置的啟動盤啟動順序查找相應盤的MBR,如果找到 引導程序,則將MBR中的引導程序讀到內存0000:7C00處,并執行這個引導程序將內核代碼全部轉入內存。 第二階段:MBR->LILO->活動分區引導Linux 初始引導程序將MBR中的LILO讀到內存并執行,由LILO把Linux的全部內核裝入內存。Linux除了可以使用LILO引導之外,還可以使用GRUB等引導程序引導。LILO的功能由三個主要程序來完成:第一個是把Linux內核或者其他操作系統的可執行代碼寫入內存的引導程序,稱為啟動加載器;第二個負載把boot loader程序的可執行代碼寫入引導分區,并將原來的boot loader做備份,它的可執行文是/sbin/lilo;第三個是存放LILO配置信息的/etc/lilo.conf等配置文件。這三個文件都是LILO啟動是所必須的。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