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索“云安全”的體系結構 |
發布時間: 2015/7/7 10:29:04 |
“云安全”對于人們生活越來越密切的同時,了解“云安全”的體系結構也越來越重要,分為智能威脅收集系統、計算“云”、服務“云”、安全子系統。下面就針對之云安全,我們進一步的探索與追尋。 1、智能威脅收集系統
智能威脅收集系統通過各類途徑收集網絡上的信息,擴大威脅信息來源。這些來源包括了計算機用戶提交的查詢,客戶提交的可疑文件,垃圾郵 件或其他威脅中包含的網址和關聯文件,直接抓取的網頁分析結果,利用爬蟲系統在網絡上四處巡查等。總之,該系統的作用好比分布于網絡各個角落的“探頭”, 收集必要的信息傳遞給“云計算”中心,這也是為什么在世界各地均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安全廠商能更加有效地捕捉到網絡上的威脅。 2、計算“云”
“云安全”的核心系統,龐大的服務器群構建的強大威脅分析與處理中心,結合專業安全廠商的安全知識,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挖掘,計算出網絡上的 威脅。計算云的數據處理能力,判斷威脅的速度和準確度是衡量“云安全”服務體系效率的關鍵。通常而言,計算“云”擁有的服務器數量都超過千臺,如趨勢科技 的計算“云”就擁有超過3000臺服務器。 3、服務“云”
服務“云”是為客戶提供服務的系統,用戶訪問“云”時打交道的就是該子系統。服務“云”因為要服務于全球用戶,而且能快速響應用戶的服務請 求,所以對其服務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通常服務“云”采用與病毒碼分發相同的方式,通過內容分發網絡(CDN)來實現快速查詢和響應,而這樣的分布式處理服 務器往往數以萬計。 4、安全子系統
安全子系統是部署在客戶網絡環境中的軟硬件產品,可以把它理解成“云安全”客戶端。用戶的“云”端查詢,以及“云”給出的反饋和指令均通過安 全予系統實現。安全子系統可以是桌面防護軟件、郵件防護軟件、網關安全設備等。有形性包括服務的實體設備、員工的儀表及提供服務的工具和設備,即服務的場 所、設備和人員;可靠性包含可信賴的程度與一致性,即企業能可靠且正確的提供所承諾的服務之能力;反應性則有服務人員幫助顧客和提供即時服務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