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移動云戰略:三盼與三怕 |
發布時間: 2012/9/5 18:33:42 |
百度移動云戰略:三盼與三怕移動與云,是百度今年的關鍵詞。以至于百度今年最重要的三場大會——百度開發者大會、百度聯盟峰會、百度世界大會——全部變成談論這個話題的道場。 三月,李彥宏在百度開發者大會上說:過去屬于站長,未來屬于移動開發者;六月,李彥宏在百度聯盟峰會上說:廣告、游戲、電商都不靠譜,移動互聯網像在酒駕;九月,李彥宏在百度世界大會上說的不多,但他亮出了百度云的“七種武器”。 在這樣的過程中,百度新首頁、推薦引擎、人臉識別、語音和圖像技術、數據與營銷、商業化挖掘與拓展,乃至百度參與的搜索行業糾葛,全部被有意無意的淡化忽視。而百度將移動與云捆綁在一起、以圖謀定未來的策略,卻一步一步的清晰起來。 三盼:眾包、長尾、前向收費 “我們不再提以搜索為核心,今天百度是一個平臺,為開發者提供服務”,百度技術副總裁王勁9月3日在描述百度時說道。百度給這個“平臺”定義的背后,至少兩個自我約束:一是不斷對外開放百度的相關資源,二是不再涉及具體應用的開發。 應用為王,這是李彥宏去年四月給出的判斷。在李彥宏講話猶如圣經一般的百度,這句談天下大勢的話竟然可以不聽?當然不是,百度自有考慮。 如果可以篤定某款應用能一統天下,故事就好說了。現在的問題是,再火熱的應用也往往只是各領風騷一陣子。況且顛覆性應用出現在大公司的幾率,通常并不比白手起家者高。那么不如換個思路:與其和眾人相斗爭天下,不如招徠眾人為我拼天下。 百度就盼望能實現天下歸心的局面,這其實是一種眾包的策略。百度平臺持續開放并提供多種輔助工具,逐漸變成某種類型的“孵化器”。理想的情況是開發者只需要一個想法,就能在百度的平臺上完成一個應用的搭建、測試、分發、盈利。 這牽引出百度另一個想法,就是長尾。在PC互聯網時代,這就是百度賴以稱王的利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連接每一個小眾需求和每一個小眾應用之間的紐帶,仍是搜索。實際上,百度將推出基于搜索的應用推薦體系,取代排行榜這種馬太效應突出的方式。 不過,長尾真正有價值還需要有足夠的用戶,也就是足夠的端覆蓋量。百度的解決方式簡單直接。百度移動。云事業部副總經理岳國峰表示,百度正通過預裝和刷機等途徑快速布局,國內80%的安卓機都部署了百度的端產品(百度搜索)。 即便上述種種都順利推進,百度還期盼著前向收費模式的成功。在百度內部,李彥宏闡釋過一個基本判斷:移動互聯網的前向(用戶)收費前景,遠大于后向(廣告)收費。不同類型的用戶群體,都有各自的付費癢點,就看哪個應用能準確的撓到。 前向收費成功與否,還與支付渠道息息相關。據百度移動。云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微博)透露,明年一季度百度將推出移動端支付解決方案。一鍵支付完善后,百度必將確定如何與開發者進行分成。彼時,百度前期的“技術入股”將獲得回報。 三怕:業績、對手、后院起火 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的百度,當然也有恐懼。這恐懼來自未來的不可預知。百度每將移動云戰略向前推動一步,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百度CFO李昕晢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百度將投資100多億元人民幣建立云計算中心。 如果為云服務自建數據中心,百度每一個投入就要20億元。而在需要埋單的列表上,還列有訂制的服務器、CDN節點、合作的數據存儲服務等等。 于新領域進行探索和布局,必然會將影響到百度業績的靚麗程度。況且近幾個季度的財報顯示,百度凈利潤同比增幅逐漸下降,營收同比增幅也降至兩年前的水平,但成本卻始終保持快速上漲的勢頭。大手筆的投入,考驗著百度管理層與資本市場的耐心。 毫無疑問,無論是云抑或移動,覬覦者都不止百度一家。幾乎每家有一定實力的互聯網巨頭,都想要在這個市場切塊蛋糕分杯羹。 百度遲到了?王勁給出一個邏輯進行回應,意即:領先一步才是先進,領先三步就是先烈。百度最擔心誰?王勁不肯談對手。不過百度云首席架構師林仕鼎,卻在有意無意間說出一個名字:“目前國內只有微信一家比較像云”。 需要擔心的問題,并不全部來自移動端。如今百度還需要提防著,自己原本看似高枕無憂的后院——PC互聯網端——不要起火。否則百度前行的根基將被動搖。 一半與網頁搜索有關。檢測報告顯示,搜狗以10%左右的瀏覽器占有率,取得7%的搜索市場份額;而360瀏覽器超過30%的占有率,只取得10%的份額。是360不努力,還是沒有完全發力?而所有這些國內競爭者與谷歌(微博)相比,尚有難以彌合的境界差距。 還有一半是服務。百度高級管理顧問何海文援引的數據表明,百度流量中有一半并非來自搜索,而是百度知道、百度貼吧等內容服務。這些流量大戶原本就有變現壓力,還要面臨對手的分流威脅。觸碰這部分利益,百度自然不甘坐以待斃。 無論如何,不久前搜索市場的一次無義之戰,至少讓外界看到變數發生的可能。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