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的網絡黑市 |
發布時間: 2012/8/25 18:59:49 |
一項最近公開的研究第一次向我們展現了中國網上黑市的規模和結構,并指出在2011年中國網上黑市影響了將近四分之一的中國網民并造成了將近50億元人民幣(約合5億法郎)的損失。 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全球斗爭與合作研究所公布的《中國網上地下經濟調查》揭秘了中國網絡黑市市場的規模和精密組織,并對全球合作打擊高科技犯罪提供了幫助。這份報告指出,在2011年(中國)大約有9萬人參與網上黑市交易,造成了當地53.6億元人民幣的損失,1.1億用戶成為受害者(占中國網民的22%),影響了110萬網站(占中國網站數量的20%)。這些統計數字是研究人員結合中國主要安全廠商提供的數據、中國法庭審判書等文檔中的細節、以及從線上黑市本身搜集到的信息——某些公開網絡上的線上黑市很容易被追蹤。 這份報告將研究重點放在四類產業鏈(value chains)上:以銀行賬戶等真實財產為目標的產業鏈;以虛擬貨幣(如Q幣)等虛擬資產為目標的產業鏈;以肉雞組成僵尸網絡賺錢的產業鏈;制作、販賣黑客工具及相關培訓的產業鏈。針對真實財產的竊取產業跟別的地方一樣,主要是通過釣魚和木馬。成功竊取的銀行賬戶密碼等信息要么在黑市上賣掉要么直接通過制作偽造(銀行)卡的形式獲利。近年來針對網上虛擬資產的犯罪活動有所增加,報告解釋說這是中國的法律對于虛擬資產的界定和保護還不完善造成的。僵尸網絡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給其他人使用,用途包括發送垃圾郵件,拒絕服務攻擊,廣告點擊欺詐等。針對智能手機的攻擊正在增加。駭客主要通過發現系統漏洞并編寫相應的黑客工具并賣給市場上其他犯罪分子牟利。有時他們也提供培訓服務或親自操刀上陣發起攻擊。 以上這些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個高度發達、完全在網上進行的黑市系統,跟其它地方的黑市沒有太多不同。 中國式網絡犯罪 然而中國的網絡黑市交易還是有自身的特點——黑市上的個體戶更傾向于用公開的網絡平臺來進行買賣: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