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呼吁構建自主可控“中國云” |
發布時間: 2012/8/25 15:50:41 |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因特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程的數據中心,幾萬甚至幾千萬臺電腦和服務器連接成一片,用戶可以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按各自的需求進行存儲和運算。
當前全球云計算領域風起云涌,信息產業強國紛紛將云計算納入戰略性產業范圍,從政策、標準、政府應用等方面制定了長期發展戰略。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認為,為確保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的安全,我國要構建自主可控的“中國云”。 “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已開始部署國家級云計算基礎設施,為政務、經濟、民生等領域的信息化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孫丕恕介紹,以英國為例,英國政府云平臺(G-Cloud)已開始運行,超過2/3的英國企業開始使用云計算服務。 然而,長期以來全球信息技術領域尤其是高端技術被歐美發達國家所壟斷,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技術、裝備仍然較大程度使用外國品牌。孫丕恕介紹,目前我國政務信息化系統近一半采用的是外國品牌產品,云計算的發展必將導致信息在收集、傳輸、儲存、處理等各個環節上進一步集中,對我國信息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為此,孫丕恕建議,一方面要本著自主可控的原則,加強前沿基礎研究和產業共性技術研發,設立國家云計算核心技術、裝備重大專項,在云服務器、云存儲器、云客戶端、云操作系統等核心支撐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實現云計算核心裝備、應用技術的國產化。 另一方面,要全局統籌關鍵設備、數據中心系統、云安全、云應用服務多個層次的技術研發及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體系,構筑技術壁壘,提升我國軟硬件的研發能力和市場份額,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為“中國云”的整體和持續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