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企業從容“過冬”“十大法寶” |
發布時間: 2012/8/23 17:38:49 |
一、實現管理的精細化,建立“可視化”企業-ERP、MES、APS、LP、WFM(勞動力管理)、TQM(全面質量管理)。 在經濟的寒冬中,企業要實現生存與發展,必須致力于管理的精細化,嚴格控制成本,降低庫存。通過ERP的應用,可以實現物流、資金鏈、信息流的“可視化”;通過MES的應用實現生產制造信息的實時反饋;通過ERP與MES的集成實現管控一體化;通過APS的應用提高生產計劃的科學性;通過精益生產(LP)消除浪費;通過勞動力管理實現對生產工人績效的管理,真正提高生產效率和設備利用率;而通過TQM可以實現對質量的全面分析,找出質量問題的成因,從而不斷改進產品質量。 二、優化企業業務流程,實現高效運作-BPM、ERP。 在手工管理的條件下,企業的運作是以業務部門為核心,往往將業務流程割裂,造成業務流程的執行效率低下。因此,企業可以通過應用業務流程管理軟件(BPM)來分析和優化業務流程,并在ERP系統中根據優化之后的業務流程,來提高流程執行的效率和自動化。 三、上下游企業之間加強供應鏈協作,協同制勝-SCM、SRM、ERP、EP、EDI。 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靠企業單槍匹馬,往往難以應對風險。而通過加強上下游企業之間基于供應鏈的協作,可以分散風險,提高且的預警能力。支持企業間協作的工具包括供應鏈管理(SCM)、供應商關系管理(SRM)、企業門戶等,這些技術通過與ERP系統集成,可以實現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高校協同,而電子數據交換(EDI)則可以幫助企業間實現準確、高效的雙向信息傳遞。 四、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及時把握企業運作的績效-ERP、BI。 企業要想對市場作出及時和正確的反應,就需要知己知彼。而商業智能系統(BI),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企業績效分析的企業績效管理系統(EPM),可以對企業運營的數據進行挖掘和多維度的分析,尤其是財務分析、營銷分析,對于企業及時掌控外部市場的變化和企業內部運營的績效是非常關鍵的。而BI和EPM的數據,則主要來自ERP系統。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