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場網絡視頻拍賣響槌 舊設備增值36% |
發布時間: 2012/8/21 15:01:32 |
30臺劍桿織機,起拍價27萬元,以36.8萬元成交,增值9.8萬元;25臺細紗機,以81萬元起拍,81.6萬元成交,增值6000元……昨日,廣東拍賣行業啟用中拍協網絡拍賣平臺儀式在廣州舉行,儀式后成功進行了廣東首場網絡視頻拍賣會。 舊設備網拍增值36% 據了解,昨日進行的網絡拍賣的標的為4組由某國有企業委托的舊機械設備。“由于應委托方要求,競買人均在場外進行網絡競價,沒有來到拍賣現場,但拍賣師在現場執槌,并以響槌作為成交確認。”執行拍賣的廣東省拍賣行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蔡先生介紹,拍賣會的網絡競投情況非常熱烈,每組拍賣標的均有多位競買人同時參加應價,其中3組成功拍出:“增值最大的是第1組拍賣標的——30臺劍桿織機,起拍價為27萬元,在6位競買人49輪應價的追捧下,最終以36.8萬元成交,增值9.8萬元。” 廣東省拍賣業協會會長雷敏介紹,中拍協網絡平臺于去年底正式啟用,旨在逐步規范公共資源拍賣行為。“作為資產配置的有效手段,以司法委托、公物、罰沒物資、國有產權等為代表的公共資源拍賣活動,實質上是政府和司法公正性的一種延續。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民法院委托的拍賣活動以及其他公共資源的拍賣活動將逐步要求在統一的公共拍賣平臺和網絡拍賣平臺上進行。” 雷敏告訴記者:“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法釋(2011)21號”文規定,人民法院委托的拍賣活動應在有關管理部門確定的統一交易場所或網絡平臺上進行。因此,加快網絡拍賣平臺和公共資源拍賣平臺建設,是我們迫在眉睫的一項工作。目前,廣東拍賣行業以中拍協網絡拍賣平臺為依托,已經形成了可供全省拍賣企業共享、信息全面公開、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可全程監督的網絡拍賣平臺。接下來我們要從網上拍賣平臺、網下集中拍賣場所兩個方面著手,搭建起圍繞公共資源拍賣的統一平臺。” 有效杜絕串標圍標 對于昨天舉行的網絡視頻拍賣會,委托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非常滿意”。“參與現場拍賣,可能會將不能及時趕到會場的競買人‘拒于門外’,而且所有競買人現場競價,難免會互相影響。而網絡拍賣則有效避免了這種相互影響的情況發生,最重要的是突破了地域限制,大大方便了競買人的參拍。”該負責人說。 廣東省拍賣業協會秘書長鄭曉星認為,公共拍賣平臺和網絡拍賣平臺的互動應用,有利于創建一個統一、規范、透明、高效的公共資源拍賣市場。“首先,網絡拍賣利用了互聯網的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優點,是突破傳統拍賣地域限制的全新拍賣方式。其次,通過互聯網的實時競價和視頻監管,極大地方便法院、經貿委等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第三,通過網絡在線競價,有效地保證了拍賣過程的公平性,尤其是相關敏感標的拍賣,競買人可以在不同地方通過電腦進行競價,保障了競買人的合法權利和切身利益,有效杜絕串標、圍標等不法行為。” 據了解,串標、圍標等是擾亂拍賣軼序的頭號“元兇”。例如,去年4月,在廣東某地舉行的一場加油站拍賣會,3位真實競買人在拍賣會現場遭遇94名所謂買家“圍標”威脅,拍賣公司工作人員甚至被毆打,最終拍賣會停拍。又如,2003年在江蘇連云港舉行的一場涉案轎車拍賣會,由于被拍車輛車況非常好,而拍賣底價很低,因而遭到不法分子的惡意“圍標”。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