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軟件選型的作用和基本原則
軟件選擇是否合適,對企業能否順利實施ERP系統起著關鍵的作用。很多企業實施不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軟件選擇不當。選擇軟件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軟件必須符 合企業的行業特點和個性化需求,否則,勢必增大對軟件的二次開發量,造成實施工期拖延,增大實施成本,甚至于造成系統實施的失敗。
著名的MRPII/ERP專家陳啟申曾在他的著作中明確提出:軟件選型應做到“知已知彼”。
知已:就是企業在實施ERP前一定要搞清自身的需求,即要做好企業的需求調研和需求分析工作,以掌握企業對管理信息化的具體要求;
知彼:就是要充分了解軟件的功能和體現的管理思想能否滿足企業特定的行業特點和個性化需求。
“知已”是“知彼”的前提,企業只有十分清楚自身的需求,明確自身的實施目標,才能正確地選擇適用于企業的ERP軟件。這是企業實施ERP系統,選擇ERP軟件的基本原則,也是很多成功企業或是失敗企業的經驗教訓。
分析企業的需求首先應分析企業所屬的行業特點,然后再是分析企業的個性化需求。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并不一定是完全合理的,對于一些不合理的需求應該通過企業的業務流程整合來實現。當然,特定的軟件也可能由于自身的原因,不一定能夠全部滿足企業的特殊需求,需要進行一定的補充開發,但企業一定要尋求最接近自己需求的ERP軟件。
在軟件的適應性與企業的個性化存在著非對立性的矛盾時,也可通過“雙向位移”的方式來解決,即軟件的功能向企業的管理流程位移;同時企業的管理流程向軟件的功能位移,這是很多實施ERP企業一條有效的成功經驗。
二、化工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
化工企業從其制造方式上講,屬于典型的流程型制造行業,有著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和對ERP軟件功能的特殊要求。正確分析其行業的差異性,了解其對軟件的功能需求,對正確選擇軟件,成功實施ERP系統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BOM的特殊性
離散制造企業用的是樹狀層次型結構BOM,它是一種靜態、固定的產品結構。其特點是:產品物料較多;物料層次復雜。不管BOM有多少層,但它的物料數量、物料型號、生產過程固定,可能會有少數的代用件,但總體上是固定的,如有變化,則需要修改設計。
我們把化工產品BOM稱之為配方(recipe或formula)。其特點是:產品配方多;但加工層次少。由于物料反應機理、設備、環境、操作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流程制造過程的波動性較大,所以配方需要在生產過程中做動態調整。另外,化工產品結構不能用樹狀的層次型結構來描述,特別是復雜的化工企業的BOM則需要用鏈式結構(單鏈式或多鏈式)來表示,即將產品制造全過程所需經過的生產路線定義為一個流程規格,每個流程規格有各個生產階段(為邏輯階段),階段的粗細可根據企業的具體生產情況、管理需求、計量統計手段而定。一個生產階段可同時對應多個階段,也可以多個階段對應一個階段,我們把它們稱之為V型、A型或X型結構。
在離散制造的BOM中,物料的加工走向是固定的,也就是說BOM中的父子項是固定的,而在化工企業的配方中,物料的加工走向不能事先完全固定,有些物料可能要從后階段向前階段重新循環再加工,我們稱之為回流物。
2、產品產出的特殊性
從總體上講,離散制造的最終產品是唯一的(也有等級之分),而在化工企業,生產的中間過程或最后階段的產出可能有多個,我們稱為聯產品和副產品。精確地確定聯產品或副產品的產出量是復雜的,如何做到準確、及時和事前計劃這些產品的產出量和比例是化工企業生產計劃管理中的一個難點。
化工企業產品的特殊性還表現為:有些產品還有等級的區分;批號的記錄;時效期的限制;濃度、發氣量的不同;純度的區別等等。這些產品特性都需要在ERP軟件中給予充分考慮,并需要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3、生產過程的特殊性
在離散制造中,其生產過程是一個不連續的過程,關鍵設備能力和操作人員技能影響產出率,原材料消耗比例不變,生產計劃中的產品產量較容易做到準確、及時和事前安排。
在化工企業,其生產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連續過程,產出量、物料特性、甚至物料的加工路線都會受到原材料成分、人工操作技能、加工溫度和壓力、設備效率等因素的波動影響,并且具有不可預知性。也就是說物料配方和工藝參數的控制程度將影響產出率,相同的配方或原材料可產出不同產量的產品,原材料消耗比例可變,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出一定的回收物和廢料,生產計劃很難做到事前準確及時地計劃具體品種的產量和回收物和廢料的比例。為此,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有很大彈性來處理實時跟蹤、控制糾偏、動態調整等問題。
4、計量轉換關系的特殊性
離散制造企業也有計量單位的轉換問題,如噸轉為公斤,箱轉為合等,但轉換關系簡單而不復雜。
化工企業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計量轉換關系極為復雜,在物料的儲運和加工過程中,其計量單位的轉換根據不同的企業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多種轉換:即在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計量單位,而且要求不同計量單位之間可以轉換。如進貨時用加侖,儲存時用噸,出貨時用桶,生產時用夸脫(1.14升),消耗時用盎司等等。每一批次物料的轉換與物料的特性有關,轉換率關系較為復雜。
效能關系:效能是指物料的成分、濃度、水分,一些食品的營養成分等。效能與物流成分、濃度等指標有著密切的重量或體積以及成本關系。
多包裝單位:包裝物可在物料的進貨、儲存、生產、銷售等過程中以不同的形態發生,包裝單位可能是箱、瓶、捆、槽和集裝箱等。大批的物品庫存需要在各種容器和包裝組合里得以體現和查詢,即企業需要實時地知道某一批號的物料,分別裝在具體的瓶、罐或箱子里。
5、成本核算的特殊性
化工產品的特點決定了成本核算的復雜性。硫酸廠、電化廠等化工企業都需要根據其產品的特殊性,制定特殊的成本核算方法。如有些產品需要換算成100%的濃度或者純度來計算產量和標準成本;有些需要考慮聯產品、副產品等;而有些原料的投入需要根據產品產量來計算原料投入量;有些管道中的產品或者其它不容易計量的物料,需要根據預先設定的比例來分攤成本。同時還需要對下列成本要素加以嚴格控制:
設備投資金額在固定資產中的比重高達80--90%以上,盡快收回固定資產投資將成為化工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
原輔材料的成本占總成本70%以上,在物料管理上需對少量成本較高的關鍵原材料或添加劑加以嚴格控制;
動力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有較大比重,準確地了解各級能耗對象(部門、設備)的能耗(水、電、汽等)數據,對加強能源管理,節約能源,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降低產品成本十分重要。
6、設備管理的特殊性
對于離散制造企業而言,單臺設備的故障和停機并不影響整個生產過程;但對連續性生產的化工企業來說,設備的故障和停機將會影響整個生產過程的正常運行。為此,設備管理應做到保證設備和生產線的穩定運行和滿負荷地生產,同時設備管理要求具有實時動態性,因此要求設備管理軟件具有以下功能:
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即從提交設備采購計劃開始、直至設備到貨驗收、安裝調試、日常運行、交接班設備狀況、以及設備維修與設備潤滑等過程均應有完整的記錄和管理,同時還應準確記錄設備的折舊、移裝、封存等情況;
設備的周期標定管理,要求自動生成設備的維修計劃和維護計劃,以提醒設備管理人員定期進行設備的維修、維護、潤滑、點檢等;
具有儀器儀表及計量器具的定期校驗和標定檢驗提示功能,以保證儀器儀表及計量器具的準確性。
設備管理的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要求對設備的預測性維護和預防性維修。由于ERP軟件本身并不能提供設備運行的實時信息,所以化工企業要想真正做到對設備的實時動態管理,還必須結合實施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設備資管理系統和實時信息管理系統。
7、質量管理的特殊性
化工企業的質量管理不僅是對原材料、產成品的質量檢驗,更重要的是對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化工企業的工藝或環境影響到產品質量,需嚴格控制每個工藝步驟。重視過程質量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化驗分析是防止生產中產生較多的等級品,甚至廢品的重要的控制手段。
另外,化工企業的質量標準和工藝有著嚴格的要求,國家有專門的法規對包裝、標簽、工藝、配方比例等進行嚴格的質量認證。
8、運輸方式的多樣化
化工企業的運輸量和運輸費用占有較大比重,而且運輸的方式呈多樣化(公路、鐵路、水運),合理地安排商品的發運和裝車,優化運輸計劃,同時加強貨物的發運監控,也是化工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9、要求實現管控一體化
化工行業的生產過程的重要特征是:連續性和實時性。為此,化工企業的生產管理不僅僅是要求對生產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它還需要實時地采集以下數據以滿足動態生產管理的需要:
自動采集生產過程的實時數據,達到分析、控制工藝參數,保證產品質量;
自動采集車間和設備的水、電、汽等動力能源消耗,為成本核算提供基礎數據;
自動取得底層設備和生產線的運行狀態數據,為預測性維護和預防性維修提供科學依據。
所有這一切光靠ERP軟件的功能是無法實現的,需要有一個實時信息管理系統。實時信息管理系統相當于信息集線器(Information Hub)的作用,它將過程控制系統中的實時數據上傳到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管理和控制一體化,以滿足化工企業對生產管理實時控制的特殊需要。
因此,化工企業信息化系統主要應包括: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實時信息管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三大部分:
過程控制通過DCS、PLC、FCS等控制系統來實現;
管理信息系統通過ERP、EAM等管理軟件來實現;
企業的管控一體化,則通過實時信息系統來實現。
三、了解企業的行業特性是軟件選型的基本策略
分析好企業的行業特性和個性化,一方面可為企業正確構架信息化的總體框架提供基本依據。企業可結合自身的管理瓶頸和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信息化短、中、長期規劃。規劃制定的過程也就是企業對自身管理流程、運作模式檢討反思的過程,有助于在規劃過程中對自身需求的把握;另一方面為企業正確選擇軟件提供基本依據。企業可依據其在生產、采購、銷售、庫存、設備、成本等管理方面的差異性,對照ERP軟件的功能去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應用軟件。
業內有人把現有ERP軟件分為通用軟件和行業化的軟件。如果按這樣的劃分,企業就有一個是選擇通用化軟件,還是選擇行業化軟件的問題。這里所說的通用和行業之分,我們的理解是:通用軟件是適合各行業的軟件,而行業軟件是適合某一特定行業或某些行業的軟件版本。通過多年來在信息化方面的學習、實踐,我們認為:目前各家軟件公司的產品,都有各自的特點及市場定位對象,完全適用于各行業個性化的通用軟件可能是不多的(特別是國產軟件)。有些軟件公司根據其市場定位,將會對某些行業形成最佳實踐,這對成功實施ERP系統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
有人提出ERP是項目,而不是產品,其含義是說明ERP的實施重要于ERP軟件,如果從這個層面出發,企業還是應選擇適合于行業特性的ERP軟件為好。事實上,很多成功案例也表明:企業選擇軟件一個基本的策略就是:“不一定要選最好的軟件,應選擇最適合的軟件”。
由于ERP系統的實施在我國成功率不理想,使得國內一些著名ERP軟件商調整了經營策略,開始向行業實施和行業服務轉型,并推出了一些如化工版、造紙版、啤酒版等行業軟件,有的軟件商甚至提出只搞行業服務,不搞全面開花,這說明國內軟件商對行業服務的重視。
了解企業的行業特性是軟件選型的基本策略,但不是唯一的策略。軟件選型還應遵循其它有關原則,如:
“先前期培訓,后選擇軟件”的原則。因為企業只有了解ERP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后,才能對照自身的需求去選擇軟件,“絕不可以在沒有理解MRPⅡ之前,就去選擇軟件”;
“遵循軟件選型程序”的原則。軟件選型的主要工作步驟為:①了解同行企業應用;②訪問軟件公司;③觀看軟件演示;④進行數據測試;⑤訪問軟件典型用戶;⑥綜合評估軟件等。進行數據測試是考察軟件適應性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做法是選擇一個簡化的產品或部件(約10--20個物料)整理好有關基礎數據,準備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利用軟件公司的軟件進行實際操作。數據測試可直觀地考察軟件的運行結果,考核軟件功能對企業需求的適應性。數據測試最好在企業進行,以便使更多的管理人員能直接地體會到ERP軟件的運行效果。對于一些均適合企業行業特點的軟件,就要具體分析其產品與企業現行管理方式和作業方式的一致性,是全部模塊能用,還是部分模塊能用,需不需要二次開發,開發量有多大,盡可能尋求最適合企業個性化的ERP軟件。
軟件的選型還應考慮如下因素:①應選擇成熟的應用軟件;②考慮軟件商長期合作的可能性;③選擇定制軟件應慎重;④選擇國外軟件應考慮自身條件;⑤應綜合考慮軟件的價格等。在諸多因素中,“選擇適合企業制造類型和行業特點的成熟軟件”與“選擇有實施經驗和長期合作可能的服務商”尤為重要。“軟件是否成熟,實施經驗是否豐富必須有眾多的成功案例來驗證”。
綜上所述,化工企業選擇ERP軟件,應該依照“功能適用、技術適用”的基本原則,同時考慮上述的因素,對諸多的ERP廠商進行甄選,從而選擇最適合的ERP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