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與財務軟件區別初探 |
發布時間: 2012/8/20 9:15:02 |
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家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企業越來越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紛紛尋找適合自己的信息化軟件和服務廠商、咨詢公司。企業信息化可以按照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信息化的內容,如選擇財務軟件首先實現會計電算化;或選擇進銷存軟件管理企業的庫存,采購和銷售。對于希望一步到位或信息化基礎條件較好的企業可以直接選擇ERP軟件實現企業全面資源管理。
企業的信息化首先必須依靠軟件。面對眾多的軟件廠商,面對各種各樣的軟件,企業必須睜大眼睛分辨哪些是適合自己企業的ERP軟件,哪些能夠真正提供ERP實施和咨詢服務。因為畢竟ERP軟件不是財務軟件,不是進銷存軟件;開發財務軟件和進銷存軟件的公司也很難為企業提供好的ERP實施和咨詢服務。 國產財務軟件在中國的成功,相當一部分應該歸功于我們的財務會計政策阻擋了國外財務軟件的進入,在這基礎上財務軟件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賬務處理階段:利用軟件實現賬務處理、科目管理、憑證輸入、明細分類賬和總分類賬核算。這種系統應用具有局限性:應用水平低,缺乏標準化、規范化、系統化,妨礙了會計信息的交流,難于更充分、廣泛、及時的利用會計信息。二、全面核算階段:這階段財務軟件內容涵蓋了所有會計核算業務,包括了所有賬務處理和核算,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系統數據共享和系統集成。第三階段:向管第理會計方向發展,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基于財務數據的決策支持。 ERP是以企業業務流程為主導來構建和實現的,它包含和實現了企業大部分業務流程的系統管理。 現在我們來看看財務軟件與ERP的區別: 從范圍上來看:財務軟件是ERP的一部分。ERP軟件一般按照模塊可以分成:財務管理、銷售管理、后勤管理(采購管理、售后服務管理和庫存管理)、生產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因此ERP涵蓋的范圍永遠比財務軟件來的廣,它對企業的整個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使企業的資源能夠最大化的得以利用。財務管理是ERP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模塊緊密集成使用。隨著國家財務制度與國際接軌,越來越多的ERP廠商都對財務部分進行了符合中國財務制度的修改。因此在企業選擇信息化建設時如果因為資金或想分階段進行時,建議可以直接選擇成熟ERP軟件中財務管理部分或進銷存部分。這樣可以為后續的信息化建設節省資金和時間。 從工作的機理上來看:財務軟件因為只是單純的針對公司業務進行財務核算和管理,因此財務核算前提是:對各項業務單據編制憑證手工輸入系統,系統再進行匯總和分析。財務人員大部分的時間仍然要面對繁瑣的財務憑證錄入工作而無法將時間用在財務管理上。而ERP中企業的業務是以流程為導向,財務模塊通過ERP中的自動分錄系統將這些流程緊密集成在一起,針對不同的業務類型自動觸發會計事件,而這些會計事件對應的憑證已經預先定義會計科目,所以當業務類型發生時,系統自動產生會計憑證,更新到分類賬和總賬。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就是對這些憑證進行審核或由系統自動審核,這樣就大量的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將時間集中在財務管理的工作內容中,為公司提供更多的決策依據。 從功能上來看:目前國內財務軟件通過前面的三個發展階段應該說已經非常成熟,從表面上已經能夠滿足企業的財務核算要求。但是我們從深層次和管理角度上來看,管理人員或決策高層希望拿到的財務報表不是簡單數據的累加,而是希望通過這些報表來對各項業務進行分析,如通過財務提供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毛利希望能從多角度(如客戶類型,不同產品線,產品銷售流向,各銷售部門,業務員業績等)來分析銷售情況,而這時如果單純從財務來看就無法滿足要求。而同時對財務人員來說,當發現報表數據錯誤時,很難去跟蹤來源,因此消耗了大量時間。而ERP軟件由于其工作原理是以業務流程為導向,因此各種發生的財務數據能夠與各項業務行為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財務角度或從業務角度都能夠快速進行相互跟蹤。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財務軟件不等于ERP,只能說是ERP的一部分。企業要想進行信息化建設,必須充分了解財務軟件和ERP的區別,明確自身信息化目標,合理選擇適合企業狀況和需求的ERP軟件。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