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大業 IDC建云的冷思考 |
發布時間: 2012/8/18 19:39:36 |
云計算憑借全新的服務方式為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帶來了革命性體驗,并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逐漸被業內認可,市場應用日益升溫。伴隨著云計算從概念逐漸走向落地,全球云計算產業已經進入“爆發期”。 由于數據中心和網絡支撐保障能力是制約云計算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決定云計算服務規模發展的核心基礎,云計算服務只有與有線無線網絡無縫對接、深度融合才能真正為用戶帶來隨時響應的高效服務體驗。因此在云計算這場革命性的IT浪潮中,IDC運營商憑借其全面的數據中心節點、獨有的網絡接入能力以及在用戶和渠道方面深厚的積累將成為中國云計算戰略的主要力量。 龐大的IT基礎設施為IDC運營商提供了強大的IT資源庫,使得IDC行業發展云存儲、主機托管等云計算服務時具有天然的優勢。作為數據中心市場提供服務的中流砥柱,大型運營商總體市場份額達到了60%左右。 以國內運營商為例,早在2010年,三大運營商就相繼加大了IDC投資和云計算中心的建設力度。中國移動位于北京的國際信息港規劃了7個IDC中心,并將作為中國移動集團“數據業務及企業精品工程示范基地”,隨后推出大云PaaS和IaaS平臺;中國聯通在上海成立IDC數據中心及云計算運營中心,計劃5年投入5億元,將青島打造成其“北方數據中心”乃至“東北亞數據中心”;中國電信目前機房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規模以上機房超過300個,機架超過10萬個。 毫無疑問,基于云計算模式構建IDC將成為IDC建設與發展的方向,但是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全球對云計算建設都還處于摸索階段,IDC在邁向云計算的路上依然障礙重重。 挑戰與機遇并存 第2頁:挑戰與機遇并存 IDC運營商現有通信業務服務的商業模式是通過向用戶提供完整的通信網絡服務,包括電話、傳真、寬帶接入以及增值服務類產品等,以通話費、業務流量費等形式向客戶收取費用,實現業務收入。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IDC用戶對隨時隨地獲取數據業務表現出極大的需求趨勢,數據業務成為電信運營商的主流業務。 進入云計算時代,IDC運營商的角色已經開始由單一的網絡和語音業務運營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變,其所有信息服務的部分都是以IT基礎設施以及通信網絡為基礎,向用戶提供綜合的信息服務平臺。 在IDC展開云計算戰略布局的背后,需要其在整合內部IT系統和建立云計算IDC的基礎上,提供IT基礎設施及管理服務、實現基礎架構的擴展性及可用性、簡化IT基礎設施管理等。這需要IDC運營商在云計算系統平臺的建設與規劃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發展綜合信息平臺的同時,如何做好其與網絡能力建設投資不相沖突,甚至出現互相促進的效果將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此外,在云服務體系中,整個體系以云計算技術架構為基礎,通過建立龐大共享的IT資源基礎設施,根據客戶實際需求提供可計量付費、靈活、快速、多變的自助式服務。用戶不用建立自己本地的IT系統,只需要一個接入端口就可享用龐大的IT資源庫。顯然,這與當前IDC運營商的運營支撐系統是不相適應的。因此,當前云服務所需的“IT支撐系統架構”要求電信運營商統一部署、統一實施,通過整合、管理和調配分布在網絡上的各種計算資源,并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服務。 隨著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云計算平臺建設的逐步落地,IDC運營商進入“云、管、端”全產業鏈發展階段。IDC運營商為適應新的業務發展方向,完成業務戰略轉型,其商業模式必須做出正確有效的調整。即要求IDC運營商不僅要提供通信網絡業務服務,也要利用自身具備的龐大的公共基礎通信網絡和良好的運營能力等優勢,在云計算技術不斷發展的推動下,向用戶(包括政府用戶、企業用戶等)提供信息設施、信息生產、信息應用的服務,因此新的服務管理模式亟待推出。 第3頁:云計算IDC的業務與運營模式 云計算IDC 對外提供業務和服務的最高形式為SaaS服務,IDC依托PaaS平臺提供各類SaaS應用,在提供SaaS服務的同時捆綁了IaaS服務。如圖2所示,業界普遍認為SaaS軟件服務的發展分為定制化、配置化、元數據化、自動與智能化4個階段。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