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云計算降低成本需對癥下藥 |
發布時間: 2012/8/18 19:23:56 |
然而,不能因為業務現在可以在云端有“超大量”的基礎設施,就認為IT企業就應該按下他們的按鍵,訂購更多的資源。低成本不代表沒有成本。許多企業找了一條最艱難的路,來實現向基于云基礎設施的轉移,但這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節省多少成本。 基于資源的“按需”賬單看起來是公平的,容易理解的。但是這個方法仍然需要對資源使用的方法和原因做精細的計劃。否則,業務就會卡在一個周期內,占用更多的不必要的資源,而又意識不到。擴大我們的輸出,并不是由繁重的工作負載引起的系統變慢和失敗的答案。許多性能上的瓶頸可以通過其它方法解決。 應用云計算需面對的問題 -你是否需要更多的云計算空間來獲得更好計算能力,或者你是否真正需要使用適當的負載平衡來合理化現有的服務器? -你是否需要的更大的,不同的平臺,或者一種方式,來使你現有的數據庫得到較好的利用? -你是否需要部署更多的應用實例,或者你是否需要重新設計應用程序,使其使用較少的資源? 自身“把控云” 云計算的陷阱之一就是,當使用額外的資源做為一種服務而開出賬單時,他們對做出什么樣的決定很大意。與擴展更多現成的基礎設施的成本相比,按月付費就顯得很渺小了,這樣的逐步增加成本就顯得更合理,更容易負擔。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循環業務消費變得越來越對人們的味口,即使榨干你的所有預算。 整體分析并對預算做出判斷似乎很難,對現有資源使用的改進也很難。但是這種方法卻可以最快的并持續的節約成本。例如,如果你找到一種方法,可以使現有資源的效率提高20%,那么現在你加入到IaaS或SaaS賬單上的就不僅僅是少于20%的的云計算資源了。當你擴展添加更多的云資源時,你同樣可以使用額外增加的資源,而且以高于20%的效率。 相反,當應用程序或數據庫的擴展性沒有設計好,會發生什么情況。為了維持可接受的性能,計算資源總量會比預想增長快得多,以滿足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有了云供應商就好多了。即使在基本所需基礎之上,應用程序吞噬了大量的資源,你也可以節約大量的金錢。現在輪到了內部開發者,他們需要通過修改程序代碼來掌控業務應用程序的效率,并在部署到云中之前優化數據庫問題。 靈活控制運資源應用規模 按需擴展意味著,在低需要的時期消減云資源的使用能力。很不幸,情況不會總是這樣的。負載平衡的作用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在不同節點之間展開工作負載。但在低流量時期,就會有一些根本不需要的服務器(或實例)。 流量下降就應該觸發“放掉”連接過程,這樣就不會把額外的要求分布到那些服務器/實例上。負載平衡器只允許用戶完成當前的活動,然后自動釋放不再使用的服務器或實例。 這是并與資深的云供應商探討的一個很重要話題。手動還是自動解除配置過程?是否可以配置解除協議,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或者是否有自動化解決方案?越多的內部控制資源的自動縮減方法和時間,越是好的。 無論是自動的,還是手動的擴展,如果組織做不到每天都監測云的使用率的話,就會產生驚人的開銷。例如,IT人員可能給高容量事件提供了額外的資源,但后來忘記釋放它們了。雙或者,分布式DDOS防御可以通過突然斜升資源使用率來阻止云成本消耗。自動化云使用跟蹤軟件值得考慮,它可以幫助控制開銷,阻止云計算成本失控。 這絕對有可能節省云計算開銷,但是這樣做需要詳細的計劃與徹底的調查分析。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