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經營風險―后ERP時代企管信息化藥方 |
發布時間: 2012/8/18 9:58:23 |
“經理,這是市場部下月的采購清單,請您審閱并簽字。”小李把單據放到了行政部經理的辦公桌上,心里盤算著還缺幾個領導的簽字,他們是否都在辦公室?行政經理看到前面的幾個簽字,隨即也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將單據交還回去。接過單據,小李說了聲謝,繼續著他簽字的歷程。
類似的“簽字”流程每天在很多企業中不斷上演,說是加強控制,但在很多企業中,這種各部門領導聯合簽字已經被視為一種過場。看到已經有人在上面簽字,也就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既不問為什么簽字,也不問所簽單據的內容,當然更不會檢查單據的正確性、合法性。因為他們知道,就算自己所簽的單據出現問題,還有那么多的領導一起承擔,有什么好擔心的呢?本來是一種好的方法卻被不適當地運用,結果造成了相互推諉、無人問責,控制沒做好,反而出現了更多的問題。 除了上文說的聯合簽字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控制方式因無法得到切實的落實,造成了內控流于形式,管理失控、會計信息失真、虛假財務報告等舞弊事件頻繁發生。 后ERP時代的風險控制 近年來,內控和風險成為了報刊雜志中出現最為頻繁的詞匯之一。一時間各大企業紛紛開始尋找第三方專業機構為其開展培訓、制度和流程咨詢,但與“平衡計分卡”熱類似,企業卻缺乏必要的工具來固化流程,形成有執行力的制度,ERP就被看做是這樣的工具。 的確,通過重塑基礎管理,可以建立起更為科學的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并通過ERP系統加以固化,使其更規范、更有效率。與此同時,信息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也降低了人為因素對過程管理的影響,減少可能出現的舞弊事件。然而,一個完整的控制系統應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工具。管理制度幫助企業形成良好的控制文化;管理流程為各部門員工開展業務指明方向;管理工具則固化了制度和流程,幫助企業更為有效地實施控制。事實上,ERP系統并不足以滿足企業控制風險的需要,更具針對性、更為精細化、能夠切實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風險的管理工具成為管理層尋求的對象。這樣一個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任務就交到了IT經理的手中。 IT經理們的壓力猛然增大,盲目實施ERP的時代已經結束。選擇和引入滿足管理需求的軟件,搭建控制系統,成為IT經理們必須要思考的事情。這些軟件包括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用于加強過程控制,防止資源過度使用造成的風險)和風險管理系統(用于防范內部管理失效,避免出現舞弊事件)。 全面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套綜合管理工具,也是一套系統的管理方法。它從公司戰略出發,通過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對公司的經營活動進行整體規劃和動態控制,以監控戰略目標的實施進度。 全面預算管理的引入,使企業領導人能充分掌握組織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結果,并通過過程監控及時指導業務活動的改善和調整。嚴格的預算審批程序使企業資源按照經濟、合理的方式使用,防止出現資金鏈斷裂造成企業癱瘓等事件的發生。為固化這一管理流程,可以引入全面預算管理系統,該系統不但在功能上覆蓋完整的預算管理循環,在管理流程方面,支持靈活的預算方案定義,同時提供預算編制、審批、控制、分析、調整等全過程的流程支持。 內部控制系統是企業搭建高效控制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由于內部控制涉及企業各個部門、各項業務,影響范圍之廣、之深可想而知,因此,IT部門在實施內控信息化時,首要的任務就是與各部門溝通,獲取相關業務信息,包括:業務類型、操作流程、負責人員等等,據此選擇合適的信息系統。 而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平臺,應使企業能有效地協調和管理整個組織使之共同參與到管理中。在設計上還應融入一些商務智能和模型,能夠與各種業務系統進行有效集成,從而使復雜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變得更加簡易。 由于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所關注的關鍵控制點亦不同,選擇控制軟件的功能自然也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有效的內控軟件應具備如下幾個特點: 首先,系統要提供強大的權限控制和管理功能,既能夠讓不同部門的人員參與內部控制管理,又能對其權限進行靈活控制,以保證公司經營過程的安全。同時,系統還應實現內部控制流程管理的自動化,高效完成數據提交、分析、流轉的操作。 其次,系統應實現與實際數據的集成。系統應提供通用接口工具,支持與各種數據庫系統、文本文件、Excel文件等進行數據集成。 最后,系統應促進經營分析更及時準確。應具有強大的自動分析能力,能通過數據接口自動獲取實際數據,系統可以自動進行數據的對比分析。同時,系統能夠將分析的結果方便、快捷地以各種圖形展示出來,形成管理儀表盤,從而使內部控制管理的制度、流程和結果更直觀,以幫助領導更加便利地實現有效管控。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