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國產制造業ERP廠商遭遇生存危機 |
發布時間: 2012/8/18 9:30:44 |
據《2006中國制造業ERP產業發展年度報告》表明,2006年中國制造業ERP軟件市場為34.08億人民幣,較2005年增長22.37%,約占全球ERP市場份額的1.47%。
對于ERP產業而言,制造業擁有如此廣大的市場潛力,完全可以成為ERP產業快速發展的動力源,然而,記者發現,我國中小國產管理軟件廠商卻有不斷被邊緣化之危。專家把脈指出,中小國產管理軟件廠商生存發展關鍵是集中優勢資源,做精,做專。 中小廠商遭遇生存危機 盡管在市場整體占有率上壓倒國外廠商,但這并不意味著國產管理軟件廠商都活得不錯。相反,對于眾多中小國產廠商來說,他們正被邊緣化。 目前,用友和金蝶牢牢地盤踞著管理軟件市場的半壁江山,根據統計,用友和金蝶分別占據了24.3%和14.9%的市場份額,這些國產巨頭正續繼向中小企業市場深拓。據悉,為了拓展中小企業市場,用友甚至把觸角延伸到四、五級地區。另一方面,國外廠商也開始發力中國市場特別是中低端市場。SAP已與東軟合作意欲切進中低端企業市場,而甲骨文也通過“瘦身”將目光轉向了中低端市場。 “中小ERP廠商們現在的壓力非常之大,這其中既有同業競爭壓力,也有來自互聯網新模式的沖擊,如果不做出改變,它們中很多將面臨危險。”易觀國際分析師梁新剛分析說。 據悉,在短短一兩年間,國外中小型管理軟件廠商從數千家,變為一千來家,蒸發了近半數,而留下來了,也只是在生存邊緣苦苦掙扎,F在中小ERP們,有的還在觀望,還有一部分企業則邁出了尋找自救出路的艱難歷程。ASP、開源、電子商務,每條路上都留下了它們足跡。這些"新出路"為中小ERP們帶來了希望,同樣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危險。 分析師梁新剛就認為,分析師梁新剛就認為,廠商無論是選擇ASP模式、開源模式還是電子商務平臺模式,其成功都有賴于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很多小型ERP廠商盲目采用的話可能會死得更快。 明確定位是當務之急 對于中小管理軟件廠商的出路,有專家指出繞開泛化”和“規;瘮U張”,集中優勢資源,做精,做專是中小管理軟件廠商的生存發展之道。 資深ERP專家陳啟申認為,中國企業的行業很多,僅制造業行業就有幾十個之多。同一個行業里面在產業鏈上的位置不一樣,其管理需求、銷售策略等方面都不一樣。行業細分和需求各異,這就要求企業和供應商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定位。企業要清楚其在行業里面處在什么樣的位置,需要怎樣的解決方案和信息化系統;而供應商也要明確自己應該提供什么樣的信息化系統才能滿足這類企業的需求。 “從細分市場來看,一是行業細分,例如制造業、醫療行業、金融行業等。供應商通過原有的優勢領域來做到精細化,專門為某一行業的企業用戶服務;一是產業鏈細分,對處于不同產業鏈位置的企業,就有可能從生產管理、財務管理、流程管理等各個方面實現專注化,實現產業鏈局部的專業性,為企業用戶提供更好更優的服務。”陳啟申說。 此外,專家指出,加強服務能力也中小管理軟件廠商需要惡補的方面,據悉,目前中小管理軟件廠商大多以軟件許可為盈利模式,由于在出售軟件時,服務是以免費打包贈送,許多廠商忽視服務,導致用戶流失。據計世資訊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制造行業中小企業認為管理軟件提供商是購買管理軟件時的首選,并希望能提供從實施到后期技術支持的一系列服務。調查表明,70%以上的企業希望ISV廠商提供軟件實施和技術支持服務。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