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標準評估ERP產品 |
發布時間: 2012/8/17 13:46:40 |
伴隨中國加入WTO以及企業信息化的飛速進展,ERP在國內也進入了廣泛普及階段。ERP產品不再只是一個奢華的理論,也不再只是大型企業航母的花哨裝飾,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加務實、范圍更加廣泛和深入的ERP產品正為廣大的中國企業所期盼。當前,無論是高端市場的SAP、Oracle等國外老牌軟件開發商,還是中低端市場金蝶、用友等一大批國內優秀軟件企業,都在不遺余力地為自己的ERP產品搖旗吶喊,如何評估不同企業的不同ERP產品,我們需要系統而深入的評估標準。
本文從企業實力、產品實施周期、總體價格以及潛在競爭力四個方面進行ERP產品的比較和評估,以期提出一套實用ERP產品的評估標準。 一、企業實力 如前述,專業從事ERP產品開發的企業,無論高端市場的SAP、Oracle,還是中低端市場的金蝶、用友,都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結合國內市場的具體情況來看,SAP 早在 80 年代就開始同中國國營企業進行項目合作,并取得了豐富的成功經驗。1994 年底SAP 在北京建立了代表機構、1995 年正式成立了中國分公司。到2000 年,SAP在國內的業績全面騰飛:全年收入同比增長 23%,根據 IDC 報告,2000 年 SAP 的 ERP 產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是 30%,而位居次席的QAD 和 Oracle ,分別只有 7% 的市場份額。到2001 年為止,SAP 在中國已經有近 300 家客戶,而且銷售額以年均 50% 的速度遞增。 而Oracle于 1989 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世界軟件巨頭。1991 年Oracle 在北京建立了北京甲骨文軟件系統有限公司。在過去的 5 年時間中,Oracle 在中國的收入也以每年 50% 的速度增長,而預測未來 3至5 年中,Oracle 收入年增長率將達到前所未有的 100%。在相當長的時間內,Oracle 與 SAP,將主導國內高端ERP產品的市場份額,而金碟和用友的ERP產品量,雖然近幾年在中小型企業中突飛猛進,但于整體而言,與SAP和Oracle的差距將在一定的時期內保持下去。 二、實施周期 作為老牌流程管理軟件開發商,SAP的ERP產品已經具備相當的人性化特征,其實施周期長短主要取決于一系列的主觀非技術因素,主要為下列三個方面:一是企業高層的支持力度;其次為企業本身的管理基礎和管理意識;最后是實施小組成員的綜合水平。對于管理基礎較成型的企業,實施 SAP 不需要進行大范圍的業務流程重組,一般可在三至六個月內完成實施。 而Oracle則由于長期以來的軟件自身特點,一般實施周期較SAP長,目前Oracle也基于國內企業的特點進行軟件重構,使其實施周期變得越來越短,一般來說,采用他們解決方案也會在 3至7 個月內完成,值得一提的是,采用他們的標準化解決方案,理論上有可能在 5 天內就能完成整體方案的實施。而相對于SAP和Oracle,國內的ERP產品由于更多的是面向中小型企業,雖然在實施周期上往往較短,但是從產品評估的角度而言,是明顯缺乏可比性的。 三、總體價格 從價格方面來看,SAP 的 ERP 產品價格無疑是最高的。然而,高昂的價格背后,它所具備的絕對領先的優勢又是其他所有 ERP 廠商不可同日而語的。隨著 SAP 產品的安裝,用戶購買初期的成本會越來越小,SAP 用戶在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后往往很快就能獲得預期的效益和回報;聯想集團的庫存周轉由 72 天降到 22 天、應收帳周轉天數由 28 天降到 14 天、公司總體費用率由 20% 降到 9%;海爾集團采用了 SAP 物流管理系統和電子采購平臺后,第一年的采購成本就節省了 8000 萬人民幣。這是SAP在國內的兩個重點案例。 與此同時,Oracle卻從來沒有因為價格而失去一份合同。Oracle的特點是會放棄產品價格,轉而采用一種模塊化的服務提供方式,讓用戶更靈活的選擇適合自己業務規模和業務流程的定制化產品。從這一點上說,Oracle的實施價格顯得更加靈活。當然,國內的ERP產品在價格上有時會與上述國外頂尖級產品出現數量級的差異,就普遍而言,國產ERP的總體實施價格也確實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位線上,拋開產品質量,人力成本恐怕還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潛在競爭力 應該說目前市場上的各廠商都是各具特點,從出身來看,SAP最初起步于財務軟件,隨著客戶以及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增長而成長。SAP 擁有近叁十年的豐富的行業和企業管理經驗,并且在服務眾多國際知名企業的過程中成就了“最佳業務實踐”,具備了為客戶提供最好的企業管理解決方案和服務支持的能力,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1996年初,SAP中國推出了第一個中國本地化的SAP R/3系統。當一些全球范圍的企業開始走向成功的時候,SAP的R3也走向了成熟。SAP R/3系統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生產計劃和控制、項目管理、物料管理、質量管理、工廠維護、銷售和分銷、服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模塊,具備全面、集成、靈活、開放的特點。經過本地化處理的R/3系統包含了符合中國財政部門要求的賬務系統和報表系統,符合稅務管理要求的增值稅系統以及完全中國化的人力資源系統等。 時至今日,作為國內ERP市場的優勢領跑者,SAP已為近300家國內各行各業各規模的企業提供了全面的管理方案和專業服務,其市場占有率較高。 Oracle 的主要優勢是數據庫業務,對管理軟件的研究和開發,則是于近十年以內開始。從產品上看,與SAP 基于客戶服務體系結構的緊耦合龐大系統不同,Oracle推行的是基于 JAVA 模塊的整體網絡。他的基本做法是向其數據庫客戶推銷其應用軟件,并結合各自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實施,從發展的角度而言,這似乎是個廣受歡迎的舉措,然而,這種有針對性的組件式服務有時也會帶來負面效應。 《Oracle ERP報告升級》一文就曾指出,盡管Oracle 11i的財務組件看起來非常穩定,但是從過去的版本進行升級的企業紛紛報告:在生產、采購和訂貨管理等組件方面由于定制代碼而出現了很多問題,從而影響了系統的整體部署。而國內的用友、金蝶等公司則基本都是從財務軟件開始上路,剛剛涉足 ERP 領域,正處于由財務軟件向制造業轉型期,雖然偶有亮點,如用友在財務方面的出色表現,浪潮的單件追蹤等,但二次開發力度不夠,很多地方不能滿足企業要求,整體經驗還比較缺乏。正如用友軟件所宣稱的“我們僅是中學生”那樣,國內ERP產品,還處在路漫漫其修遠兮的階段。 五、總結: 事實上,盡管在SAP和Oracle這兩大管理軟件巨頭中做一個區分尤如區分“奔馳”和“寶馬”一樣困難,然而,僅就兩者在中國市場的歷史表現而言,Oracle與SAP在外界眼里“技術前衛”與“管理老兵”的印象很難輕易抹去。SAP往往能首先打動企業管理者的心,而Oracle則往往首先打動企業IT主管的心。然而他們所具備的管理解決方案的經驗,使其能注重整個企業內部的精細化管理,這樣深厚功底所帶來的“內力”,是所有國產ERP無可比擬的。 當然,永遠沒萬能的管理工具,舉例而言,SAP雖然結構精細而緊密,但其產品的龐大與復雜往往使很多企業首先就望而卻步。所以SAP軟件固然是好軟件,然而針對國情而言也并非包制百病的靈丹妙藥。如果說R/3系統是一輛性能優異的跑車,則他要由車手及維護隊伍合力來參與車賽,甚至還需要等規定的道路修理好,最終成績如何還要靠車手的技術和經驗;相比之下,國內的ERP產品則可以形容為吉普車或者越野車,可以在泥濘的道路上行駛。所以,選擇使用怎樣的交通工具,還是要由企業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