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實施中的階段性成長 |
發布時間: 2012/8/17 11:44:35 |
為企業選擇ERP,就像給孩子選擇奶粉一樣。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選擇不同成長階段的奶粉;如果用錯了,那么孩子就難逃消化不良的厄運。孩子吃了不好的奶粉,會造成殘疾,企業若使用了不適合自己的ERP,也會患上重病。
企業在選擇ERP時,SAP售前顧問總監(華北區、華東區)于志偉先生說,一定要請專業的咨詢師來對自己的企業進行評估,要真正認識自己到底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成長階段。他舉例說,由于所處的行業不同,單純比較產值是不能衡量一個企業的規模的。假如拿一個零售企業和石油企業做對比的話,一個最小的石油企業可能也會比一家大的零售企業產值要高,所以,確定一個企業是否處于大中小哪個層次,一定要放進相同的行業,讓專業的、對這個行業熟悉的咨詢人士做出評估,然后確定自己的ERP產品。 作為ERP軟件廠商來說,SAP也針對不同的企業,制訂了不同的方案。概括說來,就是根據大中小企業,推出了“三段”ERP產品。據于志偉先生介紹,過去,SAP一直致力于高端,而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擴展,中小企業對ERP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所以,SAP陸續推出了中高端和中低端產品。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企業在該行業中處于規模較大的企業,推薦它使用高端的商務套件,這套ERP軟件就會整合企業內部和外延的各種資源,在人力、財務等各方面進行優化管理,這是很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事實上,對于中高端用戶選擇ERP,人們已經覺得習以為常了,那么在中小企業來說,他們又如何穿上ERP這件外衣呢?如何讓它既好看又能起到保暖的效果呢? 于志偉先生認為,中小企業的ERP之路經不起一波三折。考慮到中小企業的承受能力,他們不可能在失敗之后,否定一個方案,再選擇另外的方案;一般情況下,對于中小企業來說,ERP的一次失敗,很可能就是它的終結,它不可能再有力氣來選擇第二次了。 實施ERP的風險是無處不在的,對于“輸不起”的中小企業來說,規避風險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考慮的問題。于志偉先生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家電零售業的老板說,“我現在的壓力很大。一開始我是做一個店,只想把它經營好就行了;可是隨著發展,我開起了第二家、第三家,直至現在的一百家連鎖店。各個分店的采購、銷售都是獨立進行的,和我基本上沒什么關系了;即使我一年每天都不停地飛到各店,可也無法自己監督他們的經營情況;就算我都把這些店里的人安排成我自己的親戚,可是我也沒有那么多的親戚啊!所以我只有選擇ERP,雖然它存在著風險,但是我沒有其他的選擇。” 這樣的情形在很多中小企業里都可能存在。所以在討論投入的風險和取得的收益的時候,企業需要弄清楚,上ERP不是上不上的問題,而是如何選擇的問題。在選型結束后,還需要注意:系統上線并不意味著ERP的成功。ERP的實施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項目,“上線”并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旅程的開始。一般來說,ERP項目的先期投資非常大,而期望的應用生命周期也在10-20年左右。企業組織起一個團隊,用了15-30個月的時間終于完成了項目的“上線”,怎么能在投入使用的一個月后就散伙呢?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