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運維云”將改變銀行業 |
發布時間: 2012/8/17 9:40:31 |
“過去一提云計算就是暈,或者是人云亦云。”在2012 IBM云計算高峰論壇上,IBM大中華區云計算事業部總經理王勝航在演講中如是調侃云概念。和去年普及云概念和云策略不同,今年IBM的云計算高峰論壇以實際應用案例為主,從不同行業的實踐角度,詮釋了云計算為商業和社會帶來的巨大價值。其中,IBM主要分享了中國石化集團、新奧集團、交通銀行幾組客戶實踐案例,云計算落地可謂擲地有聲。
對多數用戶而言,他們最難理解的是云計算真正能給自己的企業帶來什么。王勝航認為,云計算作為技術和商業模式的結合,無疑能在企業的商業轉型中承擔著助推劑的作用。因為它能重新定位企業的IT價值,激發商業變革。 按照IBM的邏輯,云計算模型并非只是實現IT轉型,而是徹底變革企業業務模式的一種有效手段。云計算本身不是問題,關鍵是企業如何從戰略角度利用云計算進行創新,超越競爭對手,并且更好地為客戶服務。云計算的關鍵在于“如何”利用,而不在于它是“什么”。 企業利用云計算的方式將從根本上影響到它們如何出色地與如今的市場轉型保持前進。在眾多精彩云案例中,除了IBM和新奧集團結合云計算和智慧節能創新概念共同打造的“泛能云”規劃項目備受好評之外,IBM助力交通銀行在國內率先打造的數據中心“系統運維云”也獲得外界的極大關注。 在交通銀行的案例中,基于銀行生產流程的先進BPaaS(運維服務云)平臺,IBM為其在國內率先打造數據中心“系統運維云”,從而實現對系統運維流程的有效梳理,并打造端到端的面向服務的系統運維流程平臺。 作為我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交通銀行近年來也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2009年交通銀行提出了“走國際化、綜合化道路,建以財富管理為特色的一流公眾持股銀行集團”的戰略目標,在該發展戰略下,交通銀行對IT的建設和發展也獲得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首先,IT建設需要從傳統的業務支撐角色向產品創新和業務驅動的角色轉變;其次,IT運維管理也需要突破原有IT模式的束縛,全面提升IT基礎架構的靈活性、可擴展性和快速交付能力。正是基于這些前提條件,從2003年起,交通銀行就制定了IT運維發展路線圖,并通過多年發展,使自身的IT運維能力經過了集中整合、自動化與共享、動態與流程化三個階段,并開始向“面向服務”的模式轉變。 此后,交通銀行又提出了實現一站式IT運維服務、IT運維的彈性擴展能力、自動IT運維服務衡量和計費能力、快速服務交付能力以及規模效益等IT運維發展目標。而云計算所特有的高效、易擴展、快捷、大規模和可計量等特點恰恰滿足了這些需求。為此,IT運維的“云化”自然就成為交通銀行打造全新IT運維平臺的重要方式。隨后,交通銀行與IBM便開始展開深入合作。 IBM通過對交行當前的IT運維發展狀態以及未來業務發展需求的分析,制定了數據中心云計算發展規劃,并擬定出了打造數據中心“系統運維云”的實施計劃。其中,“系統運維云”將云計算的應用從基礎設施云(PaaS)上升到運維服務云(BPaaS)的層面。該“系統運維云”主要包含云服務平臺門戶、運維服務自動化、配置與軟件生命周期管理、運維支持管理四大部分,并以服務目錄為中心,實現服務標準化、自動化和虛擬化。這是一款端到端的面向服務的系統運維流程平臺,可以覆蓋系統安裝、健康檢查、系統巡檢、信息收集、日常監控、容量管理、安全審計等全方位的日常運維服務。同時,該平臺還將通過統一的IT運維管理,集成各類智能化管理工具,實現集中統一的自動化管理。 根據交通銀行數據中心副總經理鄭仕輝提供的數據顯示,通過“系統運維云”的應用,預計服務器存儲資源使用率可以提高到70%以上,基于UNIX平臺的系統環境部署交付的周期從數天縮短到數小時,管理流程從半自動化轉變為端到端的自動化。同時,在新系統安裝時,該云平臺可以實現一站式的自助服務及管理,并使內部平均周轉時間減少50%以上。這些變化將大大提升IT系統交付的能力和運維效率。 另外,通過“系統運維云”的構建,交通銀行將獲得一站式的IT運維服務能力、IT運維的彈性擴展能力、自動IT運維服務衡量和計費能力、快速服務交付能力以及規模效益。該平臺的實施不僅突破了國內云計算應用多處于開發測試以及IT基礎構架的層面,真正實現了云計算對銀行生產流程的重新梳理,也將成為交通銀行打造未來云模式的重要一步。 云計算無疑已成為IT與業務發展的重要趨勢,勢必會成為未來銀行業發展的趨勢。用鄭仕輝的話來說,“這次‘系統運維云’的構建將大大推動交通銀行的IT運維由‘標準化’和‘自動化’進一步向‘面向服務’和‘虛擬化’轉型。”其給銀行業帶來的變革無疑是不容低估的。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