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igslist坐享其成排斥創新 20年仍未被取代 |
發布時間: 2012/8/13 10:30:33 |
《紐約時報》網絡版近日刊載署名為尼克·畢爾頓的博客文章稱,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在過去將近二十年的事情里都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但卻從來沒有公司能成功地取代這個網站,其原因之一是該網站會通過法律行動扼殺創新。文章指出,Craigslist已經培育出了一種言過其實的“公益事業”形象,能讓其用戶保持忠誠度;而在幕后,Craigslist會欺凌任何正在向其靠攏的競爭對手,阻礙創新的發展。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全文: 在1995年,一位名為克雷格·紐馬克的好心的程序員想出了一種方法來讓報紙分類廣告變得簡單,這反過來能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他所創立的免費網站Craigslist迅速獲得了數以百萬計的用戶。隨后,價格高到令人瞠目結舌的收購要約開始出現,但紐馬克拒絕了所有這些要約,稱其創立Craigslist的目的是為了做好“公益事業”。 Craigslist每年的收入有數億美元,但現在已經變得不太景氣。時至今日,感覺上Craigslist的模式仍舊停留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當時鏈接都是鐵青色,所有內容都帶著下劃線。其結果是,這個網站現在充斥著大量的分類廣告,非常難用。有人可能認為,Craigslist已經象報紙分類廣告部門曾經的那樣面臨著土崩瓦解的風險。這樣一個容易受到攻擊的網站為什么還沒有被取代呢? 這篇文章或許可以提供一部分答案。27歲的程序員Eric DeMenthon曾是受到這個網站打擊的用戶之一,他曾于2008年在Craigslist網站上搜尋一所公寓,結果是永無休止的分類廣告讓他目不暇接。隨后,他迅速開發了一個應用,其功能是在一張在線地圖上標出Craigslist公寓廣告的位置。在利用這個工具找到一所公寓以后,他認識到這種產品為其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同時認識到他應該讓其他人也能使用這個應用,而且也是作為一種“公益事業”來面向大眾提供。 他說道:“我進行了數學計算,發現如果我能通過自己的網站來為每名用戶節省三個小時的時間,那么每個月我能為人們節省的時間就能達到350年以上。” 上周,Craigslist已經對DeMenthon發起訴訟,指控他所創立的網站Padmapper侵犯了其版權和商標;與此同時,Craigslis另外拋出了一份長長的名單,列出了其他與剽竊行為相關的指控。 但DeMenthon則表示,他并未剽竊任何東西。“我覺得有些失望。我一直都是Craigslist的崇慕者。”他在自己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的兩居室公寓中接受電話采訪時這樣說道,他在這所公寓中運作自己的網站,從中午開始一直忙到次日凌晨3點鐘。對這個網站來說,他自己是唯一的員工。“我只是試圖幫助人們節省時間。” 這并非Craigslist第一次宣稱就此類侵權事件發起訴訟。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曾經基于這個分類廣告網站建立起來,隨后又因受到Craigslist打壓而銷聲匿跡的應用為數眾多,可以說是“尸橫遍野”。它們的墓碑上銘刻著與Craigslist相關的印記,這些應用要么是在根本沒有接到通知的情況下被阻止進入,要么是收到了來自于Perkins Coie的勒令停止信,這是一家經常代表Craigslist的頂級法律事務所。 一個名為Craigs Little Buddy的應用能提供一種方便的功能,允許用戶一次性搜索多個城市中的Craigslist分類廣告,這種功能是Craigslist本身所不具備的。另一個名為Craigsly的應用則可以幫助用戶創建電子郵件提醒,可在某種類型的產品在其所在地區出現時作出提醒。此外還有一個名為Ziink Craigslist Helper的應用,它能提供一個免費的瀏覽器插件,可以讓用戶更加方便地瀏覽分類廣告,但同樣也已經迫于Craigslist律師的壓力而不得不關閉。 被Craigslist“殺死”的大多數站點在最開始的時候都只不過是人們出于興趣而開發的項目,幾乎不能賺錢或是盈利極少——只不過是程序員試圖改良自己所喜歡的一種產品而已。 Craigslist及其首席執行官吉姆·巴克馬斯特尚未就此置評。 在2010年7月份,紐馬克曾在問答網站Quora上為Craigslist的行為作出辯護,當時這家公司發起了一項與指控Padmapper情況類似的訴訟。他當時指出,不會對那些并未影響到Craigslist服務器的網站發起訴訟。“實際上,我們只會對那些消耗大量帶寬的服務展開爭訟,就是這么簡單。”他寫道。 但是,Padmapper并未從Craigslist那里占用帶寬,而是利用了一家名為3Taps的公司,這家公司通過谷歌(微博)和微軟必應等搜索引擎來收集來自于Craigslist的分類廣告,然后對這些廣告進行組織,并將其打包到一個應用編程界面中,這樣一來開發者就能建立指向Craigslist分類廣告的網站。 “來自于Craigslist的分類廣告已經在那里,我們已經在網絡上找到了這些廣告,并對其進行了組織,這樣一來其他人就不需要再把同樣的事情做兩遍。”3Taps的首席執行官格雷格·基德說道。“我們并未觸犯任何法律,因為我們正在從那些分類廣告中抽取事實;所有人都知道,你不能為事實申請版權。”在上周發起的訴訟中,Craigslist同時也將3Taps列為被告之一。 知識產權律師會告訴你,基德的說法并非沒有根據:事實是不能申請版權的。 那么,為什么沒有人曾成功地讓Craigslist落馬呢?哪怕這家公司在過去將近二十年的事情里都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 Craigslist已經培育出了一種言過其實的“公益事業”形象,這就好比是挖了一條有效的“護城河”,能讓其用戶保持忠誠度;而在幕后,Craigslist會欺凌任何正在向其靠攏的競爭對手,阻礙創新的發展。 基德解釋道:“在一個有人占據了主導地位的交流場所中,比如說象Craigslist這樣的分類廣告平臺,重要的東西不在于網站上所發布的內容——那些內容只是事實而已——而在于占有大量的用戶。” 對Padmapper的DeMenthon來說,雖然正面臨著司法訴訟,但他覺得自己擁有讓其網站運作下去的道德責任。“我沒有律師。”他說道。“我不知道將要做些什么,但我確切知道的是,自己有機會能利用這個網站來給人們帶來更多好處。”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