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是企業重要的基礎設施 |
發布時間: 2012/8/11 10:49:46 |
企業如同一個人的身體,必須對應內部或外部活動時,各部門(如同各器官)必須能互相協調與分工作業配合無誤,并且在必要的時候還要能主動支持其他部門,以便達成企業業務的目標。但以現實狀況來看,事實上是企業必須要專業分工,將工作分別切割并交付給不同的專業人士掌管執行,或有時迫于人力不足而必需將工作交付其他人員共同負擔,所以,企業的多人或多部門分工,是企業正常運營時自然發展的正常現象。
有時候工作必須由2~3人共同分工,有時必須由20~30人共同依功能、依工作量分別負擔運作。因此,企業的多人或多部門分工是為了達成企業預訂的各項目標,如:研發技術、制造產品、提高營業額、確保品質、提升利潤…等而采取的積極性作為。 一.人工作業模式產生不穩定性 雖然企業因應市場及客戶的需求而發展出多人多部門的分工作業模式,但同部門的員工與員工之間,或是不同部門的員工之間的人力協同作業,仍是采用最簡單的溝通方式,必須依賴語言、文件、會議…等各式各樣傳統老舊的作業模式進行。雖然多年來,企業不斷發展出規范員工作業行為的各種制度與流程,并透過教育訓練活動教導員工正確落實執行,但無論是在訓練、執行、稽核…等工作環節中,企業都必須依靠精準且嚴謹的人員去依法執行標準作業。 我們可以想像的到,這樣的作業模式容易造成工作品質難以如預期般地完成。事實上,“人”是思考性的動物,很容易因想法而更動了標準作業的要求,再遇上訂單必須經過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時,在過程中經過多人執行原訂”標準”作業,很容易就偏離企業原來要求的作業標準,而影響原有的工作目標(如:交期、品質、功能、利潤…);再加上在多變的企業環境中變動因素出現時(如:變更訂單數量、更改交期、變更產品功能、供應商配合度、不良率、生產設備調整維修…),標準作業就變得較不標準了! 因此可以說,企業的每一張訂單都在不斷變動環境因素下完成的,這就是傳統的人力協同作業的現象,沒有一套有效的方法來協助企業,因應市場需求而發展多工多部門型態的協同指揮多系統。而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主要就在解決企業組織內的基礎作業問題。 二.ERP系統協助企業精準完成作業 運用ERP系統功能協助企業員工將正確的、資料以電腦化的方式記錄,并促使員工依照企業既訂的標準作業流程(SOP)逐項配合ERP的系統功能依序操作;同時ERP系統會自動傳遞相關信息,分別通知各部門協同作業的人員,無間隙地執行企業標準作業流程中所規定的作業內容,以達成企業預期的工作目標。 所以,如果沒有類似ERP系統來支持企業的各項細部作業,企業在營運時,勢必承擔較多的管理風險,因為經營者無法確保企業組織在運營時的作業品質、時程、成本、程序符合預訂的工作目標。當企業規模較小時,如2 ~ 5人可能還可以依靠人力方式維持作業品質,但是,一但企業人員眾多而依功能區分部門時,人力管理方式必然產生出許多管理及協同作業的困難與災難,如果又有多層組織型態出現時,更會增加標準作業流程執行的困難度。 三.ERP是企業的指揮系統 ERP系統可以說對企業的價值即是在協助企業建立組織順暢且無間隙的業務作業,以信息系統與電腦網絡的特性幫助企業整合,并為完成企業目標而分工的各部門員工之間的協同作業,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型企業在企業一開始建立時,即必須先規劃建置ERP系統的原因。所以,即便是中小企業也必須謹慎規劃建置系統,因為中小企業更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可以不斷嘗試錯誤,從失敗中再慢慢找到適合的ERP系統。 中小型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不斷尋找出最佳業務獲利模式,以逐漸演進的方式成長,同樣的,也會經常以過去成功的小規模分工與管理模式套用在已俱規模的企業上,但這一切的管理與運作就變得更為復雜了。所以,要如何在多變的環境中,正確的建置運營ERP系統,必是企業的經營團隊必須面對的艱苦挑戰。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