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云計算陷忽悠漩渦 土地服務器成救命草 |
發布時間: 2012/8/6 15:08:43 |
云計算,一個被寄予厚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2012年兩會期間被點名扶持,更在一些地方演繹得風生水起,不僅僅是一二線城市,甚至三線、四線城市也紛紛表達了對云計算的建設熱情,重金下注。
對于這些地方來說,云計算是網絡時代的巨大需求,還是圈地圈錢的障眼法?在盲目上馬的同時,會不會造成設備閑置、資源浪費,誰又會從中獲益?云計算建設到底是一信息時代的寵兒,還是華而不實的“政績工程”。 云計算:信息時代的寵兒,還是華而不實的“政績工程”?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亞勤曾在微博中寫道:云計算的核心是“數據,軟件,服務”,而不是IDC。多個地方政府投巨資圈地買服務器建數據中心,是新版本的房地產商業,云計算要以市場驅動,應用服務為導向,軟件為工具。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則用微博幽默地回復道:云計算、“霧”聯網,成為兩大忽悠經費土地工具。 工信部部長苗圩批道,國內很多地方動輒就是百萬臺新增服務器,云計算產業存在很大盲目性。 有媒體評論說:按照摩爾定律,IT產品兩年性能翻一倍,價格下降50%。也意味著,建成的云計算中心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很快就會貶值,唯一還有升值空間的可能是樓房和土地投入。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曾疾呼,不少地方政府雖將云計算定義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但仍采用原始征地、蓋房子和招商引資,將云計算搞成第二個房地產。 CSDN創始人蔣濤說,參觀在西雅圖的微軟MTC新一代Data Center云計算不僅更加節能經濟,成本也有大幅降低,案例:Microsoft.com部分遷移到Windows Azure上后成本降低了50%。實際上微軟云計算基地占地面積并不大。 李開復還公開質疑,不忽悠的云計算在國內可能碰到的問題:“你們需要多少畝地?不需要?沒有地怎么做云計算?你們做平臺?我們叫做地基呀!服務?一旦地批下來,你要做第三產業你就做啊!需要開發者?連開發商都說錯!你們連房地產開發商都沒有,怎么做云計算?難道你是忽悠的?” 微軟全球副總裁張亞勤對此回應說,云計算不是忽悠,只是在國內被忽悠。云計算有時被神秘化,中國在發展云計算時要遵循產業發展本身規律,不是政府行為,是市場行為,是商業行為,云計算本身也和土地沒有必然的聯系,希望通過探討能夠在行業有更多共識。 不過,中國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的觀點則相對樂觀,他說,每一個變革都有魚目混珠情況,有些地方為GDP搞產業園,但云計算與電價、與區域有緊密關系,下一步要看云計算如何去偽存真,把產業一步步發展起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