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技術構建數據中心步驟下 |
發布時間: 2012/8/4 18:20:59 |
虛擬化技術構建數據中心步驟下步驟八:確定物理主機的位置 考慮成本、管理性、安全性、性能與可用性,確定主機是放置在IDC機房、自建機房或租賃等 工具及方法: 1、IDC機房選擇需要參考的幾個要點。 電力、恒溫恒濕、BGP、機柜、響應服務、可發展性 2、自建機房要注意的事項。 步驟九:對應虛擬機到物理主機 依據虛擬機中運行的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工作負載來放置在對應的物理主機上。 需要了解物理主機的資源利用目標、硬件容量。避免將同是耗用系統資源的虛擬機放置在同一物理主機上。 工具及方法: 1、SCVMM 2008 R2的智能放置。 2、和步驟六結合,了解動態資源調整等。 3、操作系統或應用的關聯性? 步驟十:確定物理主機備份方法 確認備份的對象,是針對單個虛擬機中的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序,還是針對物理主機備份整個虛擬機? 工具及方法: 1、windows server backup 2、Hyper-v自帶功能(討論快照能否作為備份) 3、第三方專業的備份工具及存儲設備。 CDP、重復數據刪除技術等 并結合存儲架構說明一些廠商的備份機制。 步驟十一:設計高可用性 在步驟五的基礎上,確定是在虛擬機進行NLB或故障轉移群集,還是在HYPER-V主機之間建立故障轉移群集。亦或是主機之間以及虛擬機之間同是建立。 工具及方法: 1、HYPER-V主機的故障轉移群集簡介 2、Live Migration工作機制 3、網絡冗余(多網卡、光纖交換機或HBA卡) 步驟十二:設計存儲基礎架構 是使用直接連接的存儲(DAS)還是NAS,亦或是SAN等。 虛擬機是使用動態磁盤還是固定大小的磁盤空間? 虛擬機直接存取物理主機硬盤? 存儲空間及本身的備份機制選擇(RAID5等)。 工具及方法: 1、DAS、NAS、SAN簡介。 2、FC SAN及ISCSI SAN,以及Windows ss 2008. 3、典型廠商提供的方案簡介(如NetAppt等)。 步驟十三:設計網絡基礎架構 Hyper-V提供虛擬機的三種類型選擇,以及VLAN功能。 DMZ、Intranet、Internet? 工具及方法: 1、Hyper-V三種虛擬機網絡類型簡介。 2、NLB及故障轉移群集設計時的網絡考慮。 步驟十四:確認所有方法可行 驗證以上步驟中的確定符合企業需求,確認應用程序需求及物理主機基礎架構設計。 工具及方法: 1、討論及求證。 2、文檔記錄、拓撲設計等 3、職責、人員、時間等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