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ayc0"></ul>
    <ul id="mayc0"><center id="mayc0"></center></ul>
    <strike id="mayc0"><input id="mayc0"></input></strike>
    <ul id="mayc0"></ul>
  • 始創于2000年 股票代碼:831685
    咨詢熱線:0371-60135900 注冊有禮 登錄
    • 掛牌上市企業
    • 60秒人工響應
    • 99.99%連通率
    • 7*24h人工
    • 故障100倍補償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幫助中心>文章內容

    拒絕邊緣化:爭奪云計算國際標準制定權

    發布時間:  2012/8/2 16:35:02
    中國IDC產業聯盟訊 表面上國際IT巨頭在炒做概念,似乎沒有太多關心云計算標準,實際上爭奪云計算標準制定權的戰爭早已拉開,以國外公司為主導的國際組織也開始成立相關部門,關注云計算標準,并且在有關國家成立分支機構,搶占制定云計算國際標準的先機。

           國際巨頭依舊采用傳統的標準制定模式——概念引導+事實標準。微軟打造云+端的概念,并且制定出配合其概念的產品標準。IBM提出智慧地球,并通過最終的產品推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標準。

           在云計算標準制定的暗戰中,沒有看到中國的參與,盡管有單位在和國際機構積極接觸,在中國成立國際組織的分支機構,但是從話語權上來看,這樣的分支機構是不能代表中國的聲音的,只能成為國際公司在中國的推銷員。因為在這些國際組織中,有話語權的是那些國際巨頭。

           一、標準的意義

           “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專利,超一流企業賣標準”,這是國際上流行的新理念,它揭示了當今世界企業競爭的游戲規則,誰制定標準,誰就是強者和贏家。

           什么是標準?我國1983年頒布的國家標準(GB3953.1-83)規定,標準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準,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

           國際標準是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所制訂的標準,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公布的國際組織所制訂的某些標準。

           標準,其目的應該是整合經濟和產業的秩序,是代表一種公共利益。但不少專家認為,如今,制定高技術產業標準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 “私有利益”搭乘“公共利益”便車的現象。當標準這種隱蔽性規則在世界貿易中的力量和作用逐漸顯現,就成為一種控制產業鏈、遏制競爭對手的重要工具,后發企業的成長空間更加狹小,成長過程更為艱難。另一方面,標準也成為利益分配的工具,它使得產業利益分配朝先行的跨國公司傾斜。

           二、搶先一步的重要性

           高手相博,先機很重要,所謂一步先,步步先。無數的事實證明,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的先進性,采用先發制人的手段搶先制定標準,盡管他們的標準很不成熟,但是當其它國家想參與這場標準制定戰游戲的時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而跨國公司通過“私有協議公共推廣”、“交叉許可寡頭壟斷”、“多層標準層層推進”、“強化法律打擊創新”、“政策游說全球施壓”等手段,強化標準對全球產業鏈的控制力,以期攫取超額利潤。

           事實上目前國際公司以及相關組織已經開始制定云計算標準的準備工作。

           2009年1月,云計算標準制定組織Open Cloud Consortium (OCC)正式成立,OCC組織的成員包括伊利諾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加州傳訊及信息科技研究院和一些廠商,如思科、VMware等。OCC希望面向基于云的技術提供對開源軟件配置的支持,開發不同類型支持云計算的軟件之間可以進行互操作的標準和界面。

           2009年3月,由IBM發起并聯合美國眾多廠家發布《云計算宣言》(The Open Cloud Manifesto)。該宣言簽署的廠商包括了IBM、AMD、EMC、Sun、SAP、VMWare等在業內知名的芯片、存儲、虛擬化、軟件等廠商。

           2010年5月,國際電信聯盟(ITU)成立了一個新組織,主要負責制定云計算標準。新成立的小組被稱為“云計算專項工作組”,旨在達成一個“全球性生態系統”,確保各個系統之間安全地交換信息。工作組將評估當前的各項標準,將來會推出新的標準。

           三、云計算的特殊性給中國提供了機會

           大多數國內IT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對中國爭奪云計算國際標準制定權表示懷疑。如果從目前的技術現狀來看,他們的懷疑是有道理的。首先中國目前的技術水平和國際一流水平差距很大,比如軟件方面相差幾十年。其次,國際巨頭掌握著國際組織的話語權。但是云計算有其特殊性,它帶來的是一場革命,傳統的技術優勢在云計算時代將不再有優勢。在農耕時代,有技術優勢的鐵匠擁有鋤頭標準的制定權,但是進入到推土機時代,鐵匠傳統的技術優勢將不再存在。游戲規則將完全發生改變。

           云計算帶來的不是簡單的技術創新,帶來的是一場革命,從技術到觀念,到社會經濟結構的革命。這次變革將把人類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從“智慧地球”系統中理解了人和萬物和諧的意義。人們將學會從全球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如何制定標準,而不象從前那樣,從一個企業或者幾個集團利益出發制定標準。如微軟主導的OOXML文檔格式標準等。

           云計算是什么?本文采用的云計算定義是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委員趙文銀通過和哲學、經濟學、東方文化、數學、軟件開發以及云計算研究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討論,并在實踐應用的基礎上提出的。云計算是以應用為目的,通過互聯網將必要的大量硬件和軟件按照一定的結構體系連接起來,并隨應用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結構體系建立的一個內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虛擬資源服務中心。

           該定義和其它絕大多數定義的本質區別在于,把云計算劃分為兩個層面來處理,一是傳統層面,即軟件,硬件,網絡,這部分屬于傳統的技術范疇;二是連接龐大傳統設備和功能軟件的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使整個系統成為一個混沌空間,同時這個空間也是可以無限擴大的。

           按照這個定義,從表面上看,云計算產品和傳統的產品并沒有多大的區別,在我們可見的范圍內,看到的還是網站(em258.com)、應用軟件系統(如CRM、人力資源管理)等。但是本質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云計算產品是把傳統的產品作為獨立的個體在龐大的區域里進行重復使用,并且按照某種有序的管理機制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由此可見,云計算必須包含龐大的構成成員,必須有龐大的服務使用者。只有當這些龐大的不同個體獨立無序運行的時候,才會形成混沌效應,使得云計算體系通過內部調整實現動態平衡。

           從云計算產品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云計算的特殊性:

           (1)突出個體的服務功能,而不是突出個體的實現技術。比如CRM,強調所提供的服務,而不強調這個服務所采用的技術手段以及如何編寫代碼等。

           (2)必須擁有龐大的服務個體才能成為“云”,這些個體按照一定的組織形式有序管理,并不是無序堆積在一起。

           (3)“云”里的每個服務個體是不同的,只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屬于不同地區的服務個體,也就是說相同的CRM因為位置不同而成為不同的服務個體。比如在懷化的一匹馬和在東莞的一匹馬是不同的,盡管外表以及其它特征完全一樣,人們一定會認為他們是不同的馬,這個決定是由位置區分的。如果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比如量子通道)讓這兩匹馬互換,人們同樣會認為馬還是原來的馬。所以我們假定同一個軟件系統(sngy.cn.em258.com),當它在不同的地區作為獨立的個體提供服務的時候,因為地區的不同,使得這個軟件系統成為不同的系統。

           (4)服務的使用規則和服務功能本身沒有關系。也就是說如何使用服務是由制定規則的人決定的,而不受服務功能本身的影響。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云計算技術標準這部分,中國和國外有較大的差距,但是在云計算服務標準的制定上面,中國和國外處于同一起跑線,并且在某些方面有優勢。

           (1)云計算服務標準的制定可以推動和加快云計算產品的開發。云計算是將某個傳統功能服務產品在全球范圍的不同地區大量地使用,而不同地區的用戶使用該服務的概率是不確定的,比如某區域大量的用戶使用該服務,而另外一個地區沒有用戶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云計算將采用制定的游戲規則來保證系統內部的平衡運行。這種游戲規則應該是在服務模塊沒有開發之前就需要確定的,這個規則將用來指導功能模塊開發的技術路線選擇。

           (2)發揮制度的優越性,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廣泛收集國內外企業、專家學者的觀點,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云計算服務標準的制定工作。

           四、中國在行動,不讓自主技術邊緣化

           和PC時代和互聯網時代不同,中國目前也在積極參與云計算標準的制定。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努力爭取獲得制定云計算國際標準的話語權。一是國內的一些組織或者機構積極和國際上制定云計算標準的機構聯系,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直接站在國際高度參與標準制定工作;二是國內有關單位直接成立云計算標準制定機構,和國際組織以對等的身份爭奪云計算標準制定權。

           1、以往的經驗教訓

           紡織品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在國民生產中占據著有重要位置。近些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制定一系列環保標準,對進口服裝實施安全檢測,限制非生態紡織品的市場流通和消費,千方百計對我國的服裝紡織業出口貿易構筑技術壁壘,這嚴重制約我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

           生態紡織品是指對人體健康無害的紡織產品。紡織品的生態性包含三方面的內容,紡織生產生態性、紡織消費生態性、紡織處理生態性。為了規范紡織品生態性能,世界各國制定了各種生態紡織品標準,但影響最為深遠、使用最為廣泛、最具權威性的紡織品生態標準是Oeke-TexStandard100。該標準于1991年由奧地利紡織研究院設計,由國際環保紡織協會(Oeko-TexAssociation)頒布。

           受阻于標準,因不符合環保要求,我國每年有74億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響。
       
           2、國內專家觀點

           國內很多專家在標準制定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他們認為中國自主技術在戰略產業領域的標準制定中不被邊緣化,其責任不僅僅在企業,標準制定部門和行業協會同樣重要。一方面,相關部門要改變過時的標準政策,拋棄單純的采納國外標準和參照國外標準的思想,應該在接受國際先進技術標準的同時,大力提倡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制定,并將知識產權政 策、產業研發政策和標準化政策協調起來,而不是各自為政。政府部門在制定標準時,應該讓標準的制定程序和過程更加公開透明,多聽聽本土企業的聲音。畢竟,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也是標準制定的主體。

           不少專家還認為,法律法規的健全,也是防止跨國巨頭利用標準來控制中國市場的重要手段。當跨國公司憑借標準、技術和規模等優勢,在中國經濟各個領域強勢擴張,進而影響到國內企業充分、自由、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時,國內企業就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能否維護公平,意義重大。

           3、中國開始行動了

           2010年8月2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和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聯合主辦,中國嵌入式系統產業聯盟和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承辦,北京北工大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乾坤化物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國內首次“中國云計算服務趨勢及標準需求研討會”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

           這表明在政府有關部門的主導下,中國在未來的云計算標準制定權的爭奪中,將有可能出現一些不依賴國外機構,以自主獨立的身份完成云計算某些國際標準制定的組織,象上面提到的生態紡織品標準一樣,標準制定后,通過國際組織進行發布。

           盡管這次研討會并不是真正的制定標準,但是其意義仍然重大。

           (1)有利于打破國內技術人員過分迷信國外技術的心態,恢復自信。在傳統的軟件領域,中國和國際上相差幾十年,長期以來,沒有人敢和國外爭標準的制定權。國產文檔格式標準UOF在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的大力推動下,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打破了辦公軟件文檔格式被微軟的文檔格式所壟斷的局面,2007年4月,UOF獲批成為國家標準,成為中國市場三大標準(UOF、ODF、OOXML)之一。而這次是直接參與云計算國際標準的制定。

           (2)通過整合收集國內外專家的觀點,有利于推動全球云計算的發展。目前全球對云計算的認識處于初期階段,這次會議通過對云計算服務標準的討論,進一步搞清楚云計算服務需求,幫助企業選擇云計算產品的開發路線。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中國五強!虛擬主機域名注冊頂級提供商!15年品質保障!--億恩科技[ENKJ.COM]

  • 您可能在找
  • 億恩北京公司:
  • 經營性ICP/ISP證:京B2-20150015
  • 億恩鄭州公司:
  • 經營性ICP/ISP/IDC證:豫B1.B2-20060070
  • 億恩南昌公司:
  • 經營性ICP/ISP證:贛B2-20080012
  •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60135900
  •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0371-60135900
  • 專注服務器托管17年
    掃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0371-60135900
    Copyright© 1999-2019 ENKJ All Rights Reserved 億恩科技 版權所有  地址:鄭州市高新區翠竹街1號總部企業基地億恩大廈  法律顧問:河南亞太人律師事務所郝建鋒、杜慧月律師   京公網安備41019702002023號
      0
     
     
     
     

    0371-60135900
    7*24小時客服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