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孫康敏:云計算是第三次IT變革 |
發布時間: 2012/8/1 10:25:11 |
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孫康敏2010年11月2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三屆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上說,“云計算”是繼PC、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IT變革。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第一次IT變革是以個人計算機的廣泛使用為代表,昂貴的大型計算機被個人可負擔的PC所取代,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次IT變革是90年代中期到20 世紀初期的互聯網,它將各信息孤島匯集成龐大的內容網絡,極大地提高了人類溝通、共享和協作效率。而從現在開始,我們將邁入“云計算”時代,它將改變人們獲取IT、軟件能力的模式,降低信息化門檻,使IT成為象水電一樣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使信息化成為社會、個人的基本屬性。可以預言,“云計算”將對ICT產業進行創造性的破壞。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云計算”市場目前正處于發展初期,但市場規模擴展迅速。對于正在逐步形成的“云計算”產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場新的競技,必將開啟一個全新的市場。 孫康敏介紹說,中國電信擁有全球最大的網絡基礎設施,其中交換網的本地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3.06億門;國際電路帶寬達到1240G,直通67個國家和地區;IP網擁有5000G的骨干網帶寬以及 120家對等互聯合作伙伴,旗下的ChinaNet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在移動通信方面,目前中國電信的CDMA網絡已實現市區(含縣城)的3G數據業務全覆蓋。除了在國內提供優質的綜合信息服務,中國電信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已在海外13個國家與地區在內的21個城市建立了分支機構。 孫康敏說,中國電信將致力于打造基于寬帶網和“云計算”的“可信綜合信息服務云”平臺。中國電信“云計算”發展策略可以概括為二十四個字“業務驅動,積極穩妥,內外并舉,降本增效,以點帶面,合作發展”。具體而言,是指中國電信以業務和技術需求為雙驅動,結合轉型目標與資源優勢,根據成熟度分步切入,“不為云而云”;同時在“云計算”的開展上做到對內優化整合現有系統,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對外聚焦重點業務,利用“云計算”技術改造現有業務,推出中國電信基于“云計算”的業務產品,增加業務收入;除此之外,還要在產業鏈上下游廣泛尋求合作,積極開展云計算服務運營,并推動產業發展及標準化進程。 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部共同舉辦,首屆圓桌會議于2008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第二屆于2009年7月在北京舉行。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