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概念在今年被炒得很熱。不管什么會,如果沒有“云”,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在IT圈子里,如果一個沒有“云”的會議,那不叫“會”議,至少不是一個夠檔次的會。廣告詞不是說,“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決定觀念,尺度把握人生”,現在都站到云上了,這高度足夠高的了吧!
達到云端的高度,不是件容易事兒,除了中國的神仙,宮崎駿動畫中的天空之城,我還想到了兩個方法:一個是坐飛機,就像電影《在云端》的男主角,天天打“飛的”,以積累飛機里程為樂趣,這樣的高管不多見,這個方法也太燒錢;第二個是修一座通天塔,人們借助它爬到云端之上的天堂里,去找上帝。
通天塔的故事是有典故的:《圣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記錄: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據說,這是人類不同語言和民族的圣經版本的解釋。06年有一部名為《通天塔》電影,獲得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劇情電影,說的就是人們因為語言不同而產生的各種誤會。
語言是一種標準,是一種人類交流的標準,當這類標準很多,而且各自為政時,混亂就此產生。通天塔之所以引起人們的共鳴,關鍵在于找到人類社會交流時的結癥。秦朝統一中國之后,提出了這三個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治國策略,即“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其中“書同文”說的就是語言相通的問題。而在當下,我可以在這后面加上一句“網同云”,在我看來,云計算就是IT業的通天塔。
云計算,IT業的通天塔
通天塔,也許永遠都造不出來了,但通往云端的路,人們卻一直沒有停止探索。IT業的“云概念”會讓很多個人用戶相當困惑,即便是身在It圈兒的從業者,有時也會不知所云。而在我看來,IT時代的云計算,正如歷史上的通天塔,是個浩大的而宏偉工程,不同的是,云計算比較靠譜。事實上,很多人已經站在廣義的云端之上。
云計算最經常被比喻成自來水廠的水,煤氣公司的煤氣還有發電廠的電,只要打開開關,這些東西就會源源不斷進入家庭、辦公室和廠房,成為人類生產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云計算所要做的是把電腦和網絡資源變成像自來水一樣方便的資源隨時取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象買水買電一樣,買某個單位數量的CPU、帶寬甚至整體打包的IT資源。
互聯網最近十余年的迅速發展,已經讓很多信息服務變成云服務。人們打開百度搜索,就能找到遍布互聯網的信息;打開淘寶,拍下需要的商品,也許不到一個星期就會送到你手里;打開QQ和MSN就能搜到4億網民。你的電腦的硬盤上可能是一片空白,但只要連上網,你就擁有整個互聯網,互聯網正如一個自來水廠,而內容、商品和網民恰如自來水源源不斷流入每個網民的電腦中。
云計算和云概念,嚴格說不是一回事兒,他們就好比是通天塔的塔尖和塔基。IT構架分為很多層級,最底層的是硬件和網絡、之上是操作系統和中間件,應用軟件和瀏覽器是更高的一層,而各個網站存放的內容,如我們日常使用的百度、淘寶的已經位于IT構架的頂層,已經實現了如自來水般的云內容,所以說,互聯網的內容已經在云中。
唐駿曾經做過盛大總裁,現在也涉足網絡游戲,他曾說網絡游戲領域不需要云計算,殊不知網絡游戲恰是最具特色的云構架。網絡游戲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網絡軟件,脫離互聯網就不能稱之為網絡游戲。用戶從網絡游戲中獲得的,不僅僅是享受網絡游戲服務,更是游戲服務器構建的虛擬網絡世界,網絡游戲可以稱之為“云娛樂”
內容層之下的幾層,如瀏覽器、應用軟件已經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云”構架。蘋果iPhone iOS App商店中軟件存放在網上,由用戶下載和購買,已經實現了“云軟件”;Android、塞班等十余家公司開始涉足軟件商店;瀏覽器和網頁級的應用軟件開放已經成為趨勢,火狐和IE開放了插件平臺,Facebook、Twitter、QQ等SNS網站開放了網頁接口。
現在行內討論的云計算則更加深入,甚至已經涉及到到IT業構架的底層,也就是CPU、網絡、存儲層的網格計算,讓一個龐大的數據中心變成一臺電腦,讓整個互聯網變成一臺大電腦。昨天看新聞聯播提到的云計算已經不需要主機箱,所有的應用都放在云端,終端電腦只需要一臺顯示器,而即將面世ChromeOS系統,已經實現了網絡操作系統。
不過,普通用戶對這些基礎層并不感興趣,也感受不到底層云計算的價值,但這對于互聯網網站,未來企業的IT部署以及IT創業公司卻意義重大。
云計算的意義
國外一家名為Zynga的公司,制作了一款類似開心農場的游戲,非常受用戶喜歡,在線人數直線飆升。Zynga這家創業公司服務器需要要在短時間之內從幾十臺漲到幾千臺,他們的運維很快就吃不消了。
亞馬遜的云計算幫他們走出了困境。Zynga把他們的開心農場運營完全交給亞馬遜,后續開發的游戲也是首先是放在亞馬遜的平臺上,無論游戲用一臺機器還是用一千臺機器,Zynga不用關心底層運維,不需要像以前一樣煩惱機房、帶寬,他們只要根據業務預測,向亞馬遜按需購買帶寬、服務器、CPU內存,然后付費費用就萬事大吉。
在企業的日常服務中也會遇到需要云計算的地方。11月11日,淘寶和幾個電子商務網站陸續發現訪問速度巨慢,有的甚至當機。原來,這一天是光棍節,很多網友在線給朋友訂購禮品,突如其來的訪問量了增加讓個別電子商務網站的服務器難以承受。這類情形在初創企業中更為普遍,有時類似光棍節的節日往往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云計算在地方政府的項目上,也有不錯的表現。成都市政府為了檢測生豬走向,特別建立了一套“豬肉質量安全溯源監管系統”,讓絕大多數生豬通過綁定RFID溯源芯片擁有了唯一的“身份證號”,不間斷地進行信息收集、查詢和數據監管,保證豬肉生產流通安全。
這是個相當龐大的IT工程,僅成都的1000萬頭豬的IT基礎設施的投入,專家估計總成本在需要花費600萬左右,這相當于每頭豬均攤0.6元左右,豬肉安全的IT成本并不低。但最終方案在保持計算能力不變的情形下,總成本降低到270萬,足足降低了一半多。這個方案中,成都市政府用到了微軟的私有云計算方案。
微軟眼中的云計算
12月22日,微軟大中國區副總裁兼市場戰略部總經理孫建東和媒體同行聊起了云計算,孫建東在介紹和成都市政府合作云計算項目“豬肉質量安全溯源監管系統”時,也聊起微軟定義的幾個云計算的特征:
1云的好處在于:讓IT人可以集中精神做他們最擅長做的東西,幫助提升企業的業務;而微軟在云計算構架中扮演底層平臺的構架者,做云計算的發電機;
2 云計算的兩個誤區,要么是單純的私有云,要么是公有云;微軟孫建東認為未來會二者并存、相互補充,而非某種云獨霸天下;
3 云計算是省錢不是燒錢:如果有人勸你抓緊部署云計算投入很多錢,這不是云計算。云計算是為企業節省錢的,而且在部署云計算并不意味著停下現有的業務,而是循序漸進、逐步過渡;
4 微軟已經“云”很久。微軟的MSN和Office365已經內置了云,Win7里也有云要素。微軟已經“云”了15年,每年研發資金90億美元中70%與云有關;微軟的全球云用戶已經超過30萬個。
總結:
社會分工是指人類從事各種勞動的社會劃分及其獨立化、專業化。人類的不斷發展,正是建立在不斷的社會化分工基礎之上。恩格斯的著作中提到人類在原始社會后期的三次社會大分工:游牧部落從其余的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手工業和農業的分離;商人階級的出現。最終催生了人類文明。
圣經里的通天塔雖然沒有建成,但人類社會的通天塔卻一直沒有停止。每一次社會的進步,都伴隨著新的產業分工。近代史的三次工業革命,讓電力、自來水、信息技術成為基礎產業,人類活動再也離不開水電煤,也越來越離不開電腦、互聯網和手機。人類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建造人類社會通天塔的過程,每一個新的層級都意味社會的進步。
IT業、軟件業、互聯網是新興產業,也在同時變為像水、電、煤氣一樣的基礎產業,IT業自身也在進行著產業分工和效率提升。微軟、谷歌、亞馬遜等跨國企業正在將互聯網資源整合為可以彈性調用的基礎資源,讓這些資源為位于塔頂云端的人們服務——他們為之起了個新名詞“云計算”
當今,普通用戶使用互聯網資源時,已經能夠感受到網絡信息正在成為類似水電煤氣云資源,而真正意義的云計算是更為底層基礎資源的整合。他們對于IT產業的意義不亞于三次產業革命中水電煤氣誕生時所產生的意義。
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云計算就是IT業的通天塔,他們也許不是進入云端的塔尖,至少是那堅實的基礎。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中國五強!虛擬主機域名注冊頂級提供商!15年品質保障!--億恩科技[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