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微軟當前大敵是VMware而非谷歌 |
發布時間: 2012/7/30 17:07:08 |
日前,李開復在微博中公開表示,微軟當前的大敵是VMware而非Google。 他在微博中寫到,“昨天見了幾位老朋友,談到真正讓微軟現在最頭疼的公司不是Google,而是VMWare。” 原因在于: 1)微軟和Google的競爭是搶新的領土,而VMWare是要來搶微軟的領土(大企業軟件)。 2)大家都知道打敗Google很困難,所以期望值低,但是VMWare是志在必得的。 3)VMWare這幾年很厲害,已經達到400億美元的估值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幾天前,微軟服務器和工具部總裁鮑伯·穆格里亞辭職,有媒體猜測,他很可能加盟VMware。 先且不論此事的可靠度到底幾何,不過,從李開復同這位“老熟人”的言語中,我們也能夠揣測出幾點: 1、微軟認為自己的技術是不輸給Google的,不管是Chrome還是Android,它們并非不可戰勝,就像它過去打敗其它的競爭對手一樣。 2、VMware已經對微軟造成了實質性的威脅。 3、被微軟當做大敵,絕對不是什么好事,Android前途未知,而現在是時候轉變一下人們的注意力了。 實際上,Google和VMware都通過類似的方式對微軟發起挑戰,即攻擊微軟最具吸引力的產品:桌面軟件和操作系統。如果說Google是從上往下的進攻,那么VMware就是自下往上的攻擊。 在Google技術發展當中,操作系統依舊是中心思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Google和微軟站在了同一陣營。 而VMware的技術方向則是具有顛覆性的,其虛擬化軟件位于計算機硬件之上、操作系統之下。隨著技術日益強大,產品功能日漸增多,VMware的產品完全可以從底層取代操作系統,類似于瀏覽器從高層取代操作系統。 VMware CEO Paul Maritz曾宣稱,隨著虛擬化的發展,操作系統的角色將會發生變化,它將不再像過去那樣居于如此中心的位置。傳統的操作系統完成了兩個重要的功能:一是對于硬件的運行進行調配,二是負責將服務交付給應用,F在這兩個功能已經分別由兩個新型的軟件層接管了。對于硬件的操作和調配,現在已經由虛擬化接管;而將服務交付給應用,剛才新型編程框架則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他曾表示,“在應用開發的方式上,我們正在經歷巨大的轉變。如今的開發者不再僅僅是基于Windows、Linux、Unix這樣傳統的操作系統來開發應用了,也就是說,ISV通過這些工具能夠使他們的客戶輕松地在虛擬化平臺上安裝和運行應用。針對新開發的應用,VMware也在不斷地推進新型的編程平臺,例如Spring這樣一個基于開源標準的新型編程平臺。類似這樣的編程平臺,使應用的編程與開發變得更加富有效率,同時還能更快、更容易地進行部署并實現規模的可伸縮。” 不僅如此,VMware在2009年就戰略性地收購了目前Java最廣泛的開源框架——Spring背后的Springsource。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VMware已經開始進入到了應用軟件市場,至此,VMware已經具備了挑戰大企業軟件市場的一切特性,被微軟當做當前大敵也不足為怪了。 有意思的是,曾供職于微軟的VMware現任CEO——Paul Maritz,其在微軟當年挫敗Netscape的戰役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Maritz也曾被認為是微軟繼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之后排名第三的高管。而持有VMware 85%股份的大股東——EMC總裁喬圖斯則是在08年任命了Paul Maritz擔任VMware CEO。 用微軟打敗競爭對手的方式打敗微軟,Paul Maritz絕對是深諳此道。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