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SCM取長去短急需整合 |
發布時間: 2012/7/28 18:34:44 |
互聯網的環境下,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具有兩大基本能力,即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企業與客戶和供應商網絡的有效協作能力。SCM的實質在于將企業與其相關企業形成融會貫通的整體,對市場作出快速反應。企業如果缺乏高效率的內部資源整合,將無法面對市場作出快速反應。同樣的,ERP成功解決了企業內部供應鏈的問題,卻無法處理企業間集成協作的問題。
從系統的功能看,SCM涵蓋了供應鏈計劃過程的全部關鍵工作:生產計劃和排程、供應鏈的需求計劃和運輸計劃,成為整個供應鏈,包括供應商、多生產工廠和復雜的分銷網絡的計劃工具。在實際應用中,SCM完成了ERP的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或編制車間進度的工作。顯然ERP和SCM兩種系統的功能出現了重疊。 客戶管理:ERP和CRM都要用到客戶的一些基本信息,CRM更全面一些。 客戶服務和支持:ERP只提供了一些簡單功能,而CRM則對這方面進行了全面管理。 工作人員管理:ERP和CRM都涉及了企業員工的基本情況和工作安排情況,但ERP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更強些。 產品管理:ERP和CRM都要用到產品的基本信息、產品的BOM表、產品的客戶化配置和報價等。 銷售/營銷管理:ERP的銷售和營銷相對來講比較簡單,而CRM則比較完善,功能也相當強大。 決策支持:ERP和CRM都使用了數據倉庫DW和聯機分析處理OLAP功能,從而實現商業智能BI和決策支持DS。兩者所使用的技術相差不大,只是數據對象有所不同而已。 目前,針對ERP、SCM系統之間的整合有以下四種方法和思路: ①采用中間件技術:利用與需要整合的系統相兼容的標準中間件來構建系統問交流的橋梁,從而保持系統之間數據的同步更新。這種整合通過兩種方法來實現,一種是通過中間文件(如IDoc)實現的整合,一種是通過標準化的開放接口(如BAPI)提供的即時數據支持。 ②利用數據同步復制技術:在需要整合的系統的服務器之間建立起數據復制的功能,使兩者的數據保持同步。這種技術實現起來比較容易,技術也比較成熟。 ③進行二次開發:對需要整合的系統進行修改,或在原有基礎上增設模塊,或對相同、相近的模塊進行統一。例如CRM中銷售、市場營銷和服務實現了業務自動化,而ERP中的這部分功能沒有這么強,所以可用CRM覆蓋ERP中的銷售、市場營銷和服務等模塊。當然,若仍不滿足要求,則可進一步對其修改。 ④發明一種統一面向管理業務的計算機語言DSL(Domain-SpecificLanguage,領域特定語言)是實現信息系統融合與集成重要途徑。使用該語言的目的是描述定義標準化的管理業務,包括所有業務描述元素的集合,如數據層的字典、單據、報表;界面層的用戶交互入口,輸入輸出控件以及各種業務流、工作流和審批流,如分支與合并、上引與下推、遷移、反填與追溯等。在此基礎上,開發具有豐富業務模型的企業管理應用,并且這些應用系統可以集成在統一的平臺上,例如供應鏈管理系統SCM、供應鏈執行系統SCE、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人力資源管理系統HR、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供應商關系管理系統SRM等。 如此可以提供物流供應鏈、ERP、集團財務、全面預算、CRM等多領域的應用產品,改變了目前ERP、物流、CRM等各領域軟件供應商各自獨立,系統二次選型需解決多系統數據與應用整合、集成等問題。也就是說,基于統一平臺開發的并不是單一的物流供應鏈或ERP或SCM應用系統,而是復合的、多元化的,可以從用戶的單一象限的應用拓展到全面應用。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