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 促進IT運維市場蓬勃發展 |
發布時間: 2012/5/20 18:01:22 |
“兩化融合”戰略的提出為我國的軟、硬件產業發展都創造了巨大的機遇,各行各業信息化的需求也給IT運維市場的拓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當然,兩化融合的趨勢讓企業中的所有運營都會更依附于信息平臺,而做好信息化提升業務的前提,則要做好IT基礎設施的有效運維管理,這也是實現兩化融合的重要基石之一。
運維需求激增,國外廠商功過不一
兩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撐,追求可持續發展模式。隨著兩化融合的進一步深入,組織中的IT基礎環境將得到大幅改良,而云計算、虛擬化等高新技術將得到普及,這些基礎設施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IT基礎設施與業務的結合日趨緊密, IT基礎架構的安全和穩定已經直接關系到企業未來的興衰與發展。面對日益復雜的 IT架構,技術能力不足和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因素的普遍存在,將使企業逐漸陷入了 IT系統可用性無法保證、業務服務水平不能滿足需求、運維成本日益攀升的困局中,難以自拔。因此,借助專業的 IT運維服務商來實現集中、統一、多品牌,跨平臺的 IT運維管理,已經成為了切實降低企業運維成本、加快兩化融合的一條陽光大道。
近幾年中,隨著我國IT運維服務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眾多國際IT服務商紛紛將國外的經驗與理念引入中國,力求迅速扎根在這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他們借助市場推廣、公共關系、技術標準,廣泛推廣ITIL、ITSM、BSM等重要概念,這不但提高了最終用戶對運維的理解深度,同時加快了我國IT運維市場的蓬勃發展。但隨著時間和市場的整體評價,一些國際廠商的“水土不服”現象開始出現。由于他們過高、過強、或者過早的為企業提供了流程化的內容,致使一些IT基礎保障水平達不到要求的企業并沒有“光環耀眼”,反而陷入了IT與業務無法融合的僵局,無法借助兩化融合的大好時機,讓IT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精耕細作 本土廠商加快國家標準出臺
國外品牌的“水土不服”,使得一批具有優秀服務能力與先進技術優勢的本土企業受到了用戶青睞,北塔軟件亦在其中。作為中國領先的IT運維管理專家,北塔軟件在金融、電力、政府、石油石化、教育、傳媒等行業積累了十年的運維管理經驗,以及4000多家最終用戶,其產品對IT基礎設施監控的顆粒度、細致度、以及監控深度方面,都已經居于國內領先水準。
相較于國外廠商,了解企業IT建設發展史、隨需而動、深入一線都是優勢,而這些優勢最終的結果,就是為國內用戶提供可以落地執行的解決方案。在保持這些優勢的同時,考慮到我國國內的整個IT運維市場缺乏統一標準與規范,用戶無法明確傳遞服務需求,亦不能清晰衡量定義服務價值和質量,而服務商方面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北塔軟件在年初正式加入中國信息技術服務標準工作組(ITSS),成為工作組的全權成員。
ITSS相關專家表示:“北塔軟件的加入,使得我們能充分融合國內不同行業的運維實際情況,真正能為國內用戶提供一套可落地執行的行業標準,從而推動我國制定的兩化融合進程。北塔在參與標準制定過程中,充分尊重行業發展規律,提供了適宜合理的運維服務評估關鍵指標和運維服務相關標準的建議,使我們籌備的IT運維服務標準能夠真正服務于用戶,促進了IT運維服務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IT運維要落地 不如當好“下里巴人”
“以業務為中心”的IT運維管理目標正吼得響亮。但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在尚未完成IT基礎設施監控之時,就盲目的引入標準或產品。企業深信這些產品拿來、裝上,自己的企業就如何國際化了,但殊不知,它們僅僅只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已,而絕非買來就用的產品。至于如何能解決好問題,還得落實到實處,絕不是一款戴著ITIL LOGO的軟件那么簡單。
以BSM為例,北塔的解決方案就很明確,就是通過兩個步驟,先是梳理企業的業務架構,幫助企業建立業務服務視圖,然后通過基于業務服務管理理念的IT綜合管理軟件BTIM,進行全面的基礎設施管理,為業務服務管理提供充足的管理元素,即是通過對業務相關聯的服務,端口、進程、主機、網絡等方面進行監控,層層深入的管理,然后構建業務系統框架模型,進而分析業務流量,實現透明化的管理。
目前,絕大多數國內用戶的IT規模決定做好IT基礎設施管理才是其主要工作。因此,底層監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做好了底層監控,對數據進行歸并分析,才有可能為更高層的流程化管理以及業務管理提供數據支持。所以說,不是ITIL、BSM不適用于中小企業,但對于那些IT部門只有幾個人的企業來說,上來就談標準化和流程化,顯然只是中看不中用的。因此,面對許多“陽春白雪”,企業往往要分清形勢,選擇適合的IT運維產品,當好具有充分生命力和競爭力的“下里巴人”。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