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IT制造業遇危機:老板跑路民工返鄉 |
發布時間: 2012/7/26 11:28:56 |
珠三角IT制造業遇危機:老板跑路民工返鄉
曾幾何時,珠三角的IT制造業名滿世界,大小企業星羅棋布,“孔雀東南飛” 景象一片繁榮之勢。 2008年的金融危機來襲時,嚴重依賴出口的珠三角勞動密集型企業遭到重創,此后,在政府調結構的政策號召下,廣東省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已經轉移出去很多低端低能企業,中小業主也更加主動地去尋找未來的方向。 然而,這些舉措遠不能遏制住整個IT制造業的下滑趨勢。原本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如今也逐漸被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取代,海外訂單大量流失,更為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國家經濟整體下行,因為融資難導致資金鏈斷裂而跑路甚至跳樓的老板前撲后繼。 上游電子廠的跑路潮不可避免地殃及中下游產業,IT制造業亦正在經歷一股“返鄉潮”,老板們向記者叫苦不迭“現在電子行業市場狀況很是糟糕,訂單銳減。農民工返鄉潮估計今年一直到年底都不會好轉。”值得關注的是,這股寒流正在向下游蔓延,盡管是暑促期間,記者卻在崗頂幾大電腦賣場看到不少空置轉讓信息,早些年人頭攢動的熱鬧場景只能夠成為回憶。 “東莞塞車,全球缺貨”,昔日珠三角的IT制造業在全球的IT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珠三角的電子業正遭受著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嚴重的沖擊。 電子老板跑路潮繼續,或向東南亞轉移產能 去年以來,深圳電子業幾家資產過億的知名企業博倫特、鈞多立等相繼倒閉跑路,今年這股跑路潮在珠三角電子業中繼續。 又一家電子廠人間蒸發,深圳觀瀾宏利萊電子廠于7月8號人去樓空,生產線儀器不見蹤影,只剩下幾十箱手機電池半成品,幾十名供貨商貨款打了水漂。供貨商們向媒體記者表示,他們從2005年這家工廠開業開始,就一直和工廠保持合作關系。由于彼此熟悉,所以貨款的結算時間都是商量著定的。“沒想到現在卻發生了這樣的事。” 有網友在微博上分析,欠薪1600萬跑路,估計好多電芯廠及材料廠“中標”了。東莞長安鎮一家做解碼板的電子公司負責人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也坦承,“旁邊不斷的有電子小廠倒閉清算。老板跑路,影響大的,勞動仲裁部門有時也會介入調查,對被欠薪的農民工給予適當補償,但都是杯水車薪”。 6月29日,一家自稱連續兩年入圍“行業五強”,資產過億元的深圳知名LED顯示屏企業愿景光電子有限公司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宣布破產,公司法人代表邢毅不知去向。最新的消息是邢毅父親7月10日出現在當地電視臺其表示會傾家蕩產盡力償債。 “現在可謂模具論斤稱,產線白菜價”,有電子制造業十多年經驗從業者向南都記者感慨,現在買條產線的價格相當于幾年前的十分之一。記者在調查中亦了解到,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隨著珠三角中小電子廠的相繼倒閉,甚至催生出了新的產業,倒閉的工廠老板掉頭做起了二手收購業務,主營收購倒閉工廠的設備,相關產業鏈上的資產評估機構,設備搬遷公司,廠房清倉積壓物資半成品回收業務相繼建立,職業素養高的整廠設備回收公司還會跟客戶簽定保密協議。 “東莞電子行業協會會員企業目前相對狀況還算理想,沒有出現倒閉潮,但是企業經營狀況普遍比2008年還要差,原材料價格和用工成本都較高,利潤空間低。”東莞電子行業協會秘書長尹建文向南都記者表示,這個行業目前主要靠出口,受外圍經濟的影響很大,現在原本的一些客戶訂單都被東南亞國家吃掉了,我們這邊有部分企業也有意愿過去東南亞國家看看,想把工廠遷過去。 對于政府和專家們普遍提議的產業升級,尹建文直言沒有那么容易,“目前市政府鼓勵產業升級,有些企業有需要并且有能力也愿意進行升級,大家也意識到長期做代工無法生存下去,但是這個投入需要過程,不是那么容易。”專家認為,如果珠三角電子大廠批量倒閉,這個目前全球最完整經過幾十年才建立起來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將要出現斷層。 農民工現返鄉潮,呼吁稅收松綁 深圳市航盛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經理曾偉強唉聲嘆氣地向記者表示,“目前市場環境好差,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候還要差,現在訂單少得要命。很多員工都回家種田去了。”他說現在壓力很大,公司雖然還在運營中,但是今年一直在虧損,“再這樣下去,我這做經理的都準備回家種田去了。” “農民工返鄉情況就跟服裝行業一樣,估計今年一直到年底都不會好。”深圳派萊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郭經理持有同樣的論調:現在電子行業市場狀況很是糟糕,訂單銳減。 也有制造商并不過分悲觀,認為這只是行業傳統低谷,8月份農民工返鄉潮將好轉。從事液晶代工的展瑞電子唐經理向記者表示,“盡管目前市場環境很差,訂單情況很不好,不過這個行業每年六七月份會比較淡,可能八月份開始會好一點,民工有可能八月份開始回來。” 中山大學國際商學院副教授黃新飛分析,歐債危機仍在繼續,這是很多外向型中小企業生存困難的最大原因。黃認為,中國企業背負的稅收過重,也是一個原因,“在中國生產稅與流轉稅征得比較重,導致企業利潤空間被壓低,而國有企業太過于強勢,占據著大部分資源,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總的來說政府應該致力于減輕稅負,改善市場環境、消費環境。” “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洗禮,相比起長三角地區對市場的適應能力會更強。”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再高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出了信心,2008年金融危機后,廣東省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已經轉移出去很多低端低能企業,中小業主也更加主動地去尋找未來的方向。 采訪中不少中小企業呼吁減稅松綁,楊再高表示,“目前政府已經相繼出臺一些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優惠政策,至于有些中小業主呼吁減稅,可以理解,相信政府會從大局出發處理這一問題。”同時楊再高提醒:要防止倒閉企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終端賣場門庭冷落,客流下降五成 這股寒流正在向下游曼延,盡管是暑促期間,記者卻在崗頂幾大電腦賣場看到不少空置轉讓信息,昔日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只能夠成為回憶。 盡管已經拉開了暑促序幕,但是,記者上周末在天河太平洋、百腦匯、頤高數碼廣場等賣場發現,一樓人流量還略顯正常之外,但已經比往年少很多,連太平洋電腦城一期黃金地段都能看到空鋪若干。曾經石牌商圈的IT賣場可謂一鋪難求,黃金地段的商鋪,僅頂手費就高達50萬-60萬元。然而,今非昔比。除了百腦匯逆市漲租,引發商戶抗議外,其他幾大賣場都在同比降租以招攬商戶。 不僅是中小經銷商出貨量一蹶不振,就連重量級的渠道,其銷售額也是大幅減少。華南一家頗具實力的筆記本渠道,旗下代理有HP、聯想、海爾、宏碁、華碩多個主流品牌,就是這樣的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在今年以來生意一直下滑,尤其近兩個月,該渠道的銷量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過去一個月至少要賣出上萬臺筆記本電腦,今年同樣一個月只賣出了5000臺。”該渠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按照其給出的這一數據,銷量同比下滑了近50%. “如今廣東的不少中小制造企業正紛紛倒閉,直接導致了行業采購的巨幅減少,而在終端的消費市場,個人消費也受到經濟環境和電子商務的沖擊,導致個人消費者的購買力大幅下挫。兩者加起來,對銷售的影響非常之大。”華南另一知名渠道負責人告訴記者。 “每天的顧客都很少。”一位在廣州IT商圈摸爬滾打近8年的經銷商說,這兩個月,他所在的電腦城流量至少減少了1/3,“有時候客流量只有過去的一半”。而據石牌西一家經營數碼的經銷商介紹,今年下半年以來,這里的人氣一直在減少,目前他家的銷量“已經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左右”。 總結: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今年更是出現罕見的“破8”。在整體經濟出現頹勢的大背景下,珠三角電子業遭遇的危機短期內難以出現“柳暗花明”的轉機,老板跑路民工返鄉潮仍在繼續,很難扭轉。這個目前全球最完整的經過幾十年才建立起來的電子產業供應鏈,正在面臨斷層的危險。 政府絕不能也不會坐視不管,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需要很長的一個周期,遠水解不了近渴,反倒是應該盡快提供優惠的融資和減稅,為企業壓縮成本,提高利潤,才能防止倒閉企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