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結果顯示,雖然明知個人信息十分重要,但沒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的日本網民不在少數。
調查發現,日本人每天平均上網時間是7小時,在5個國家中是最短的。上網時間最長的是新加坡、為9小時,其次是印度8.5小時。而網民上網目的主要是收發郵件、網上銀行業務以及瀏覽網頁。按照每周上網時間排列分別是,瀏覽網頁(13.2小時)、收發郵件(5.1小時)、網上銀行業務(4小時)。
另外,對于“你能忍受多久不上網”一問,回答“3小時”的人在5個國家中都占到25%左右,但回答“24小時”的日本人卻超過了半數,比例最高。對于“不能上網主要給你帶來哪些方面的困擾”一問,排在前3位的回答分別是“工作相關”(50%)、“購物”(43%)、“查資料”(40%)。另一方面,回答“與家人朋友聯絡”的占28%,但在女網民中卻高達39%,體現出較明顯的男女差異。
如此深入生活的網絡,人們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又是如何呢?調查發現,日本網民認為上網時應注意的幾大問題主要包括“對個人信息的保護”(76%)、“惡意內容及郵件”(67%)、“下載時伴隨的惡意軟件及病毒入侵”(64%)、“對個人隱私的保護”(53%)。
對于“威脅主要來自哪里”一問,88%的人回答“病毒”,比例最高,接下來依次為“垃圾郵件”(78%)、“詐騙”(77%)、“盜取ID”(75%)。另外,“如果給你1億日元(或者100萬美元),你愿意出賣自己的個人信息嗎”一問,79%的日本網民表示“寧愿放棄1億日元也不出賣個人信息”,其他幾個國家的網民的回答也大同小異,唯獨中國網民回答“我選100萬美元”的居多。
最后,對于“你為了保護個人信息,采取了哪些措施”一問,僅有27%的日本網民坦言“未作任何備份”,在5個國家中比例最低,表明日本人對資料的備份意識還是很強的。而備份的資料類型主要是“照片”(58%)、“文件”(43%)、“音樂”(35%)、“通訊錄”(34%)。
但提到對于網絡防護產品的理解,卻有多達73%的網民表示“不清楚具體功能以及不同產品的差異”,比印度等國家高出了23%左右。更有一些日本人表示“防病毒”就已足夠,可見日本雖然給外界數碼發達的印象,然而不太重視信息保護的網民卻比預想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