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線里八根線的作用 |
發布時間: 2012/7/5 9:36:48 |
八根銅導線,為了減少電磁信號的相互干擾,每兩根按一定的密度纏絞在一起。這樣,在傳輸電信號時相互之間輻身出的電波就會相互抵消,有效的消除干擾。雙絞線這個名字也是因為這樣的結構而引伸出來的。在外部,有一層韌性及高的保護外皮保護。 雙絞線最早的使用是被用于電話信號的傳輸,后來才被漸漸引入到數字信號的傳輸當中,在很久以前,我們基本上都是使用的3類雙絞線,最大只能達到16Mbps的帶寬,而現在我們在計算機網絡中廣泛使用的都是超五類雙絞線及六類雙絞線。最大能達到1000Mbps的帶寬。 雙絞線唯一的缺點就是傳輸距離較短,只能達到100米,所以在布線的時候,如果使用星型拓樸結構,覆蓋的范圍只能達到200*200米 1000M網卡數據傳輸是雙向的,需要使用四對線,即8根芯線。 100M以下,一般使用1、2、3、6,四根線。按標準是橙色、綠色共四根線。其中1、3一組,2、6一組 4、5為備用線 7、8則為電話線 T568A標準連線順序從左到右依次為:1-綠白、2-綠、3-橙白、4-藍、5-藍白、6-橙、7-棕白、8-棕。 T568B標準連線順序從左到右依次為:1-橙白、2-橙、3-綠白、4-藍、5-藍白、6-綠、7-棕白、8-棕。 1 輸出數據 (+) 2 輸出數據 (-) 3 輸入數據 (+) 4 保留為電話使用 5 保留為電話使用 6 輸入數據 (-) 7 保留為電話使用 8 保留為電話使用 由此可見,雖然雙絞線有8根芯線,但在目前廣泛使用的百兆網絡中,實際上只用到了其中的4根,即第1、第2、第3、第6,它們分別起著收、發信號的作用。于是有了新奇的4芯網線的制作,也可以叫做1-3、2-6交叉接法,這種交叉網線的芯線排列規則是:網線一端的第1腳連另一端的第3腳,網線一端的第2腳連另一端的第6腳,其他腳一一對應即可,也就是在上面介紹的交叉線纜制作方法中把多余的4根線拋開不要。 T568A標準連線順序從左到右依次為:1-綠白、2-綠、3-橙白、4-藍、5-藍白、6-橙、7-棕白、8-棕。 T568B標準連線順序從左到右依次為:1-橙白、2-橙、3-綠白、4-藍、5-藍白、6-綠、7-棕白、8-棕。 1 輸出數據 (+) 2 輸出數據 (-) 3 輸入數據 (+) 4 保留為電話使用 5 保留為電話使用 6 輸入數據 (-) 7 保留為電話使用 8 保留為電話使用 由此可見,雖然雙絞線有8根芯線,但在目前廣泛使用的百兆網絡中,實際上只用到了其中的4根,即第1、第2、第3、第6,它們分別起著收、發信號的作用。于是有了新奇的4芯網線的制作,也可以叫做1-3、2-6交叉接法,這種交叉網線的芯線排列規則是:網線一端的第1腳連另一端的第3腳,網線一端的第2腳連另一端的第6腳,其他腳一一對應即可,也就是在上面介紹的交叉線纜制作方法中把多余的4根線拋開不要。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