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時代CIO挑戰多任務運維管理 |
發布時間: 2012/7/3 19:32:03 |
核心提示:“云的出現,為政府信息化提供了更加宏大的IT平臺,但隨著各個政府部門的業務數據整合成為必然趨勢,這為IT運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國內領先的IT運維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北塔軟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IT運維絕不能止步于‘通斷’,如何讓IT運維也順利跨入政務云時代,對基礎設施的有效管理將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中國IDC圈10月31日報道:“云的出現,為政府信息化提供了更加宏大的IT平臺,但隨著各個政府部門的業務數據整合成為必然趨勢,這為IT運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國內領先的IT運維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北塔軟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IT運維絕不能止步于‘通斷’,如何讓IT運維也順利跨入政務云時代,對基礎設施的有效管理將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據了解,雖然很多政府部門投入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正在逐年加大,但花在基礎運維的費用已經與IT建設費用基本持平,而在2011年,IT維護費用肯定會超過建設費用,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另外,由于政府行業的IT系統支持著市民和企業一站式、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的政企服務,行政管理和審批系統一旦中斷,將直接影響政府部門的信息發布和接受能力,導致辦事效率低下,更嚴重的后果則是損害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為了避免出現網絡故障,幾乎是所有的政府信息中心都把網絡的可靠性、穩定性等做成了成文的《規定》。 以早期的十二金工程為例,其建設均以垂直方向的網絡建設為始,目的即連通。在這期間,北塔軟件作為老牌的國內運維廠商,與許多政府機構共同經歷了這個發展歷程,這包括金保、金財、金稅、金關等多個金字工程。為了讓國內的一些政府行業用戶深入了解ITIL與電子政務整合的優勢,北塔軟件曾經設計了一套跌宕起伏的沙盤演練課程,仿真模擬了IT部門的運作,生動形象地將ITSM的思路融會貫通其中,有效的提高了政府行業用戶對IT運維的重新認識。 如今,北塔與國內外的多家研究機構合作,深入政府行業一線,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表明,中國的電子政務系統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我們已然經歷了垂直基礎建設的第一階段,即各個行政單位的局域網接入城域網(也包括電子政務廣域網平臺)工作,如今正處于水平業務整合的地第二階段,并向著整合后的服務轉型階段邁進。而在多業務整合的水平階段,尤其是數據大集中的云建設階段,IT運維應在良好的基礎運維上,形成云計算中心業務融合的準備。 很多人把“云的運維”抬得過高,但如果把云落地,我們實際面對的則是數據中心的運維。因為不論是分布式,還是虛擬化,這些鏈路、網絡設備、服務器、存儲、軟件、數據庫都要放在云端,即:數據中心。北塔軟件副總經理孫永杰先生認為:“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政府行業的信息中心都在嘗試利用虛擬化整合方式,來提供更大業務系統容量和整合遷移問題。但是這些數據中心由于缺乏配套的IT運維流程管理,以及對云中的基礎設置缺乏統一監控,不但使得數據中心的運維成本降不下來,反而增加管理難度,服務品質也無法得到保障。” 北塔軟件面對政府行業數據中心運維需求的改變,適合時機的推出了一體化運維的管理工具:BTIM.BTIM可完整覆蓋網絡、安全、機房、桌面、服務器、數據庫、中間件、應用、業務等各個方面。同時,它還提供性能、故障、報表、各類數據流分析等多種管理手段,并增加了跨行政部門,跨行政地域的分級、分權等廣域網運維監控管理。BTIM實現了數據中心以及下屬單位中,所有組成對象的全面管理,這便是我們所說的第一步必定是監測,可以說,沒有監測就沒有管理。 另外,如前面的介紹中提到,“金字”工程的系統多是“垂直”的,這些業務系統一個又一個地建設,其各自所配套的、彼此各不相關的監視系統也一個又一個地被不同的行政部門建造出來,并各自孤立地投入運行。一旦某幾個業務系統需要融合,那么所配套建設的監視系統的關注對象只可能是子系統本身,這也是云建設為何離不開“綜合業務視圖”的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BTIM中的綜合業務視圖所關注的重點,則是各個子業務系統的整合后結果,以及全面的工作狀態。此時,由于可以從統一的IT基礎設施管理平臺中調用任何數據,IT部門就可以一致的方式來展示融合之后每個業務系統的事件信息。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