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無底洞?盤點糟蹋金錢的5大惡習 |
發布時間: 2012/6/23 15:16:24 |
核心提示:至少有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公司采用基于x86服務器實施虛擬化,但是出于管理失誤,沒有幾家公司能利用虛擬化來獲得投資回報。 至少有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公司采用基于x86服務器實施虛擬化,但是出于管理失誤,沒有幾家公司能利用虛擬化來獲得投資回報。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更近距離地管理虛擬主機;如何設計虛擬基礎設施的性能和工作量;如何超越技術配置以控制運營成本。 下面,我將給大家介紹糟蹋金錢的五大惡習,它們涉及到技術、運營、管理、規劃和預算方面。 惡習一:沒有充分利用物理服務器 公司沒有從虛擬化投資中獲得回報的最直接原因是,每個物理服務器上部署的虛擬機不夠多。長期以來,人們將虛擬主機和物理主機的比例控制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由于擔心系統出現故障,他們將每臺主機的利用率控制在50%,或者在每臺物理服務器上部署10個虛擬主機,并對此樂此不疲。 惡習二:沒有充分利用VM管理工具 在物理服務器上部署多個虛擬主機,很容易獲得虛擬化投資的高回報率。但這還遠遠不夠。 目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在使用這些工具。不過,任何一家擁有虛擬化架構的公司,不管規模大小,都能利用虛擬化專業工具進行管理。 另外,我們還不清楚——這些用戶使用虛擬化工具,是不是僅僅用來查看虛擬機的運行狀態。人們應該更充分地利用這些工具,而不是僅僅管理虛擬化環境下的VM運行狀況和性能表現。 惡習三:沒有全面考慮清楚就草率規劃 部署虛擬化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整個環境的情況,而不是僅僅關注服務器或者應用程序的需要。在傳統的應用程序性能規格中, 它們會擁有所消耗資源的2倍那么多(2倍資源主要用來滿足高負荷運行時有足夠條件保證運行)。 在虛擬化世界中,應用程序并不需要占據這么多資源。因為你是根據它如何有助于滿足整個虛擬化環境需要來看待的,你可以將所有的虛擬資源“移植”到資源池中,然后根據具體需要加以應用。 你的真正目標應該是,將整個環境的持續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并且盡量接近100%的目標。 惡習四:不懂得利用生命周期管理 虛擬架構穩定持久運行的關鍵是,根據不同應用制定并嚴格執行生命周期策略。通常的做法是,設立一個服務器專門處理生命周期事務。 在虛擬化世界中,你必須重視生命周期和虛擬機管理。那也就意味著,你需要為自動部署、修補漏洞、變更管理、廢棄產品管理 (End-Of-Life Management)以及其它你必須通過手工操作的所有環節。 物理IT環境和虛擬化環境的主要區別是,虛擬化帶來的數量和頻率的變化。傳統的觀點是設立好之后,一勞永逸,盡量避免改變現狀。而在虛擬設施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虛擬主機會在服務器之間來回遷移,資源也會被重新分配。 惡習五:放棄成本細分 防止投資打水漂的其中一個最有效方法就是,對系統進行折舊——根據每個業務單元對IT資源的成本進行核算和指派,而不是讓所有的成本都一股腦地攤入到其中。 在物理設備環境中,很多公司可能會采用隨機附送的管理方案,因為獲得硬件和重新批準、硬件配置都需要花費不少時間。考慮到 監測和匯集資源,即使你沒有成熟的經驗,向虛擬機進行請求也可以很容易實現。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