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的互聯網“洗腦”文化難以長久 |
發布時間: 2012/6/20 13:51:48 |
360的文化,可以說是周鴻祎這個人性格的真實表露,也是周鴻祎商業策略的體現。從推出3721到360安全衛士,周鴻祎正用“洗腦”文化縱橫業界。正因于此,有人把360的企業文化稱之為互聯網“洗腦”文化。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后,360的“洗腦”文化恐怕再無用武之地。
幾年前,國內個人殺毒軟件全部是收費模式。當時,身為360掌門人的周鴻祎放出殺毒軟件將全部免費,理由是殺毒是互聯網一項基礎服務。果不其然,在360免費殺毒的步步緊逼之下,瑞星、金山以及國外的卡巴斯基等個人殺毒軟件全部免費。一場殺毒軟件免費風暴之后,360看似“流氓”的文化背后,其實是一種“洗腦”風暴。準確地說,360已經習慣于強勢的競爭手段,配以扭曲式的理念改寫互聯網格局。 在360向網民和一些互聯網企業“洗腦”后,80%的互聯網市場份額成為360的領地。一夜之間,移動互聯網火了,周鴻祎故伎重演,欲用“洗腦”的方式統領移動互聯網這個江湖。在2012年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周鴻祎炮轟小米和騰訊,試圖“洗腦”。在筆者認為,360的 “洗腦”文化在互聯網領域不會長久,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更難成功。 在2012的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周鴻祎稱互聯網企業做什么都要順應行業趨勢,稱小米做手機也是順應趨勢,但其成功卻是一個奇跡,因為小米在手機行業并沒有任何積累。事實上,小米的成功,是經驗的積累,是對國內手機硬件市場情況和手機銷售營銷技巧的積累。周鴻祎炮轟小米,無非是想傳達兩個想法:一是360做手機是順應行業趨勢,小米的成功是偶然。 顯而易見,周鴻祎的意圖非常明顯,把小米手機成功說成是偶然的同時,還不忘記為即將上市的360特供機喝彩,并給傳統手機廠商洗腦。 不得不承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傳統手機廠商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一直以來,傳統手機廠商都在比拼“硬”實力,這顯然已經不適合當前的需求。蘋果的成功給了傳統手機廠商一個啟示:要想打造手機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與互聯網企業合作,通過APP合作的模式來彌補手機廠商在手機應用層面的弱勢。而周鴻祎的觀點則是,與360合作才會有出路,否則只有等著被革命的下場。 在談話中,周鴻祎還特意夸大360的價值,并信誓旦旦的稱360有幾億用戶可以向手機廠商開放,還可以零成本幫廠商做營銷,通過淘寶、京東、國美等等電商渠道進行銷售,通過產業鏈分工合作來共同推動行業發展。作為一個最精明的商人,周鴻祎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此時為何會將幾億用戶給手機廠商開放呢?原因很簡單,周鴻祎在鼓吹360的價值,呼吁更多的手機廠商加入360手機陣營,增加360產品在移動互聯網的市場占有率。不過,筆者有一個疑問,手機廠商會接受周大老板的“洗腦”嗎? 早年,周鴻祎將3721這個流氓插件偽裝成中文網址,并給中國網民洗腦。隨后,周鴻祎又用“免費”理念給網民洗腦,打敗了國內的殺軟廠商,將360推上了“神壇”。然而,在360占領了80%的市場份額后卻步履維艱,這意味著“洗腦”的成功是暫時的。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360這套“洗腦”文化更難成功,畢竟360只有幾款產品,而APP有豐富的產品可以彌補手機廠商在軟件方面的不足。不過,選擇什么樣的公司通過什么樣的合作才是有利于手機廠商銷售的,這值得硬件廠商和整個行業思考。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