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推Jego是病急亂投醫:云服務才是未來 |
發布時間: 2013/6/7 17:33:52 |
不發揮自身優勢,在缺乏明確的發展思路情況下病急亂投醫,消耗的是企業未來的生存空間。云服務才是電信運營商未來的核心。
微信、Line、Whatsapp這類產品的迅速擴大,迫使電信運營商直面生存危機。Skype的成功,讓包括中移動在內的全球眾多電信運營商似乎找到了成功延續既有業務的可能性。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在Jego產品發布之前就明確表示:Jego是一款以視頻語音通訊為主的產品,首要的競爭對手是Skype,主要目標群體是海外華人。
實際上Jego是威脅中移動海外戰略的一劑毒藥
第一,Skype是一個已被證明失敗的商業模式。Skype在商業模式上沒有任何創新,完全照搬電信運營商的付費模式。它的生存基礎,就是吸附在電信高昂資費之上的傳統語音業務。隨著Facebook、Twitter、Whatsapp、Line、微信等等社交網絡的興起,人們的交流方式已經從單純的語音發展為多樣化的網絡社交。隨著傳統語音業務的日益萎縮,Skype的生存空間也日趨縮小。創立8年,負利潤8年,被轉來轉去,最終被微軟收購。其原因就是Skype只專注視頻語音通訊,不做社交網絡,不建立生態鏈。單薄的Skype只能尋求Facebook、谷歌、微軟這類具備生態鏈的公司繼續生存。
第二,移動的用戶數不等于Jego的用戶數。Jego的目標群體是海外華人。由于長期高昂的資費,海外用戶已經長期習慣使用Skype。社交網絡的興起,又使得年輕一代海外華人習慣使用微信溝通。沒有創新和優質體驗的Jego,既無法從老的Skype中獲得用戶,更也無法從新的微信中獲得用戶。從國內外的蘋果應用商店就可以直觀反映出這個問題,下載數和用戶評價遠低于Skype和微信。
第三,Jego將危害中移動的海外戰略。用一個失敗的商業模式和不符合年輕一代習慣的產品去打開海外華人市場,并想以此為基礎擴展海外用戶。這只能是缺乏戰略遠見、匆忙推出的錯誤決策。不僅如此,糟糕的定位和評價會讓海外用戶認為開發Jego的中移動讓人失望、不可信任!嚴重破壞中移動原本脆弱的海外品牌形象,進而影響海外用戶拒絕使用中移動的其他產品。既不能發展用戶,又不能取得贏利,還在侵蝕著海外收入。Jego成了中移動自己制造的一劑毒藥。
混亂而迷茫的思路是無法改變現狀
不只是Jego,電信運營商一直不務正業。手機操作系統、即時通訊、移動支付、應用商店、ITV等等,一切的努力從未成功!優勢巨大的網絡和用戶數,未能在其他領域形成任何有效的優勢。對于任何企業來說,多樣化經營是誘惑、是機遇、更是毒藥。不是任何企業都適合多樣化經營。多樣化經營勢必對內失衡,對外失利。越是傳統深蒂固的企業,越容易失敗。
幾乎所有的電信運營商都面臨相同的問題,舊有業務不可持續,多樣化經營難以成功。其根源出在普遍的混亂而迷茫的思路上。當市場發生已經變化的時候,幾十年慣性思維,讓電信行業的從業者無所適從,只能跟隨市場變革領先者的腳步學習,卻很難從變革者中取得思想。
從匆忙推出的產品和凌亂的布局中可以看出,電信運營商既不知道如何重新搭建一個新的平臺,也不知道如何在新的平臺上贏利。慣性思維一直發揮著作用。移動操作系統、應用商店是為了把用戶拉回既有的生態鏈中,即時通訊、ITV、移動支付都是在延續推廣既有的業務。且不討論這些產品的好壞,它們都缺乏一個可圍繞、統一、明確的核心。散亂不堪的產品,各自為政,讓它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遭遇強大對手,卻得不到自家的火力支援,無奈地一一敗退回來。
電信運營商應該學習谷歌,云服務是電信運營商的未來核心
電信運營商與其關心微信,不如多關心谷歌。谷歌光纖絕對是一個電信行業奇葩的存在。當它出生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電信運營商認為這不過是谷歌又一次燒錢行動,不值一提。1GB的網速,甚至被Comcast公司恥笑為不切實際。時隔今日,我們越來越為谷歌光纖所驚嘆。提供1GB網速和4M免費寬帶服務的谷歌光纖不但沒有發生虧損,還不向政府申請補助和稅收減免,而且還在持續發展壯大中。
谷歌是在嘗試云服務與低價寬帶相結合的贏利模式。按谷歌的話說:“當你使用Google Fiber時,你和互聯網之間的距離就完全消失。計算機的反應速度是我此前從未體驗過的。你可以同時播放YouTube的多段4K視頻,而完全不需要緩沖。你可以在一條電視廣告的時長中下載1GB的文件。你可以做到更多"云存儲、云電視、廣告構成了谷歌光纖目前的贏利模式。僅僅是這些,不是谷歌的目標。Google Docs、Google App Engine、地圖、圖書館、知識圖譜、郵箱、環聊等等,這些都建立在谷歌云之上的服務。加上1GB的速度,意味所有的傳統PC服務都可以遷移到谷歌云上,構成一個龐大的未來市場。低廉的1GB網速,不亞于3G帶來的意義,它可以再次釋放人們的想象力。而未來想象力的基礎是構筑在谷歌的云服務上。
Whatsapp、微信這些不過是隔靴撓癢。流量收入不是電信運營商最后的奶酪。谷歌光纖才是電信運營商的真正心腹大敵。谷歌光纖的商業模式一旦成功,必然對整個電信行業進行毀滅式打擊。OTT業務雖然危險,還可以通過改革舊有贏利方式繼續依靠流量收入生存。當科技企業以顛覆方式直接抄底電信運營商的后路,那么電信運營商該如何生存?!
不要以為這種事情很遠,未來谷歌光纖的成功必然激發其他科技企業的快速行動。Facebook已同多家科技巨頭開源了他們的數據中心技術。作為開源社區的兩個巨頭——谷歌、Facebook,一定會想盡辦法加快這種趨勢。隨著無線技術逐漸發展,移動互聯網的另一種過頂傳球將會又一次出現。丟掉基礎數據網,電信運營商將一無所有。更加令人不安的是,世界各國政府也在推波助瀾,為了提升國家競爭力,積極推動互聯網公益化。這些懸在電信運營商頭上的刀隨時可能會落下!
全球電信運營商的定位主要有三種,管道提供商、引擎提供商(賦能者)、應用提供商。管道提供商蘊含收入萎縮的風險,已被大多電信運營商極力避免。應用提供商,從飛信、Jego等等多年的嘗試中,已被證明電信運營商不具備此方面的能力。目前,可走的道路只有中間一條,建立開放平臺,從電信運營商轉變為云服務能力運營商,即引擎提供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