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亞太區十大IT趨勢 云計算勢不可擋 |
發布時間: 2012/9/18 17:31:22 |
亞太區依舊是創新和新科技應用的溫床,許多市場的繁榮都歸功于當地的需求增加、快速的現代化進程和經濟發展的好轉。著名咨詢機構Ovum公司提出十大趨勢,能夠窺見2011年亞太區IT市場的發展方向。
技能短缺的壓力 隨著亞太區IT項目數量和復雜度的不斷提高,缺乏技巧的問題變得越來越明顯。這開始影響到想要促進IT實力和提高商業價值的企業,以及其提出計劃的步伐與規模。Ovum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全球交付網絡注重“按照技能專長”而非僅“按照工作時間”。 優質供貨商的崛起 “優質”服務供貨商在企業內扮演的角色日益變得舉足輕重。Ovum的首席分析師JensButler表示,企業將擴大IT采購規模,并會找尋更貼近他們商業需求的建議。最佳供貨商必須注重提供ITIL/ITSM類型的能力。 組合式應用程序的創造力 應用程序市場在2011年將會繼續成長,然而,Ovum相信企業會越來越希望發展組合式應用,它應該能利用多種套裝提供的功能,能輔助復雜的商業流程。新軟件套裝的預算緊縮抑制了投資,這一情況將會促進組合式應用趨勢的發展,若能找出多種套裝的最佳組合,將對市場有很大貢獻。 周期性風險管理 許多機構都認為,風險管理依舊會是企業在2011年的主要問題。例如韓國地緣政治沖突的問題,歐洲經濟的不確定性,GFC2.0的威脅都在企業和制造商的腦海里揮之不去。企業越來越希望能和技術供貨商一同分擔風險,盡管他們的風險承受度將略高于2010年。 在縱向項目中找尋價值 縱向的具體項目將推動亞太區的重大投資,為熟悉業務的技術供貨商創造IT需求。駐悉尼的Ovum分析師AdamJura表示:“類似公用事業的智能電網項目、醫療行業的電子衛生保健、公民參與政府和交通基礎建設這樣的項目,將會占據亞太區很大一部分的IT投資。” 供貨商的界限區域模糊 電信公司進軍服務、硬件和云計算.市場;軟件供貨商進軍硬件和設備市場;服務供貨商進軍軟件市場;硬件供貨商邁向更高利潤的服務市場。技術供貨商擁有的技術要素的界線將會持續模糊下去。分析師認為:“對亞太地區而言,極為重要的是,伙伴策略將受到巨大的影響,巨型供貨商在該地區的吸引力可能會有所削弱。” 延續可持續性的策略 Ovum預計,企業的首席信息官(CIO)必須為2011年的IT和企業能源成本精打細算。客戶改變了他們對可持續性的理解,諸如政府施加壓力這樣的因素將繼續出現,可持續性的衡量標準和相關獎勵措施變得更加復雜。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