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投資被指變相占土地 專家稱需去偽存真 |
發布時間: 2012/9/15 16:49:14 |
云計算,一個被寄予厚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除得到中央政策扶植外,各云計算試點城市也在加緊推動產業發展規劃,以爭奪市場制高點。美通無線董事長王維嘉即表示,這是一個萬億元的大市場。 不過,云計算前景看好,市場一片喧囂之中,有些地方卻將云計算搞成圈地運動,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就公開表示,云計算在國內存在忽悠成分,稱不忽悠的云計算在國內可能碰到問題。工信部部長苗圩也表示,國內很多地方動輒就是百萬臺新增服務器,云計算產業存在很大盲目性。 對此,中國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表示,每一個變革都有魚目混珠情況,有些地方為GDP搞產業園,但云計算與電價、與區域有緊密關系,下一步要看云計算如何去偽存真,把產業一步步發展起來。 云計算基地建設被指吞地驚人 據了解,從國外看云計算主要推動者是IBM、谷歌、微軟、甲骨文;國內云計算主推手則是政府部門和電信運營商。報告顯示,我國云計算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10年的167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174億元。十二五期間,云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至1萬億元。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對表示,今后5年云計算會創造130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創造800多萬新的工作機會,創造一個15000億美元的新經濟。 云計算投資已在全國上下形成一股熱潮,目前國家已批準北京、上海、無錫、深圳、杭州五個城市為云計算示范城市,各地投資建設成規模的云計算中心超過10個,此外,更多城市都在規劃著自己的“云計算”藍圖。 不過熱潮之下,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性也展現,甚至演變成圈地運動。據報道,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潤澤國際信息港占地面積2010畝,是亞洲占地面積最大云計算數據中心,不過開工兩年,在建的只有兩棟數據中心,但卻把正在生長中的玉米地都圈在項目的宣傳擋板內。 網秦CEO林宇表示,各地云計算項目大部分還處在投資階段,而且是質量不太高的重復建設。先買個幾百萬臺的服務器再說,但是用來做什么呢,并沒有想好。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表示,不忽悠的云計算在國內可能碰到的問題:“你們需要多少畝地?不需要?沒有地怎么做云計算?你們做平臺?我們叫做地基呀!服務?一旦地批下來,你要做第三產業你就做啊!需要開發者?連開發商都說錯!你們連房地產開發商都沒有,怎么做云計算?難道你是忽悠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也疾呼,不少地方政府雖將云計算定義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但仍采用原始征地、蓋房子和招商引資,將云計算搞成第二個房地產。 這也使得國內外云計算開發形成鮮明對比。CSDN創始人蔣濤說,參觀在西雅圖的微軟MTC新一代Data Center云計算不僅更加節能經濟,成本也有大幅降低,案例:Microsoft.com部分遷移到Windows Azure上后成本降低了50%。實際上微軟云計算基地占地面積并不大。 微軟全球副總裁張亞勤對此回應說,云計算不是忽悠,只是在國內被忽悠。云計算有時被神秘化,中國在發展云計算時要遵循產業發展本身規律,不是政府行為,是市場行為,是商業行為,云計算本身也和土地沒有必然的聯系,希望通過探討能夠在行業有更多共識。 云計算產業需去偽存真 作為中國最早關注云計算產業的人,中國寬帶資本董事長、創始合伙人田溯寧最有發言權。田溯寧認為,在工業革命時代,工業革命產生于蒸汽機,最后工業經濟又促使電力的發明,使力量能夠傳遞。如果把主機變成蒸汽機,云非常像電,像電一樣簡單而無所不在。 田溯寧稱,云計算這場變革給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和美國不一樣,中國現代化文化用傳統IT架構很難解決,包括交通問題、教育問題、醫療問題,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建立中國自己的IT體系,并誕生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新一代的商業模式。 基于對云計算的這種看法,過去3年中國寬帶資本在基礎架構上進行投資,從芯片到服務器,再到各種終端設備。田溯寧認為,未來2-3年就會看到現在投資的效果,這種變革不可阻擋。“我覺得IT行業有這種好處,每10年就一次變革,云計算是30年未有的一次變革。” 田溯寧承認當前云計算產業存在一定問題,一些地方為了GDP搞產業園,但云計算仍有很多實質價值。比如云計算與電價有關系,因為能源的耗費對服務器和存儲價格關系越來越大,這也就是為什么新一代數據中心都建到電非常便宜的地方,建在高緯度,可自然冷卻。 內蒙古、哈爾濱、新疆這些地區有大量的煤,煤運輸非常困難,把煤變成電,電變成比特,通過光纖可以運出來,因此云計算對中國新的產業布局是非常重大機會。肯定有人利用這個目的進行商業目的,但每個技術變革都有這樣的機會,關鍵是如何在這里如何去偽存真,把產業一步步發展起來。 fortinet創始人謝青認為,云計算改變了互聯網結構,給了很多廠商、用戶比較平等的新機會,使得中國可以在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甚至一些比較接近用戶端的領域發展得很快,在全球領域占到很好位置。 從云計算體系結構來看,每一個云計算中心建設好以后怎么吸引廠商,怎么吸引客戶,這主要看兩個方面,一個是性能價格比,誰的性能、速度比較好,價格比較便宜,這與中心設置有關。二是可靠和安全,在同樣的情況下誰的云質量更好,更可靠,提供的云服務更可信,這樣云廠商就可以慢慢吸引到很多長期客戶。 謝青認為,各地把技術中心建好只是第一步,后面則需要服務質量來決定。“我們做過一個調查,很多廠商把數據放在云端,大家都擔心放在上面安全不安全。所以云服務商要讓用戶覺得他提供的服務比較安全。” 謝青認為,云計算碰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大家以前用PC,可以控制很多,PC都會裝防病毒軟件、安全軟件,但很多云端的設備,包括云端設備本身,90%都是沒有裝任何防護的軟件。所以云的服務商,包括電信服務商要提供很好的幫助,才能把云概念和平臺向前推進,否則用戶不敢把自己很重要的數據放在云端。 從產業鏈結構來看,把用戶傳統的自己控制的數據不斷放在云端,需要一個轉換過程。在這個轉換過程中如何提升服務質量并把用戶轉換顧慮解決好對云的推動是很重要的步驟。 Technicoler特藝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吳斌認為,云計算并非是一個新概念,已經存在20多年,隨著用戶對存儲需求越來越多,對存儲計算要求越來越高,對成本要求越來越低,云計算的下一步應該變成云服務。 美通無線董事長王維嘉表示,從規模看云計算如果把后臺基礎設施、軟件、應用、硬件全部算上,遠遠不止有1萬億的價值,這塊大蛋糕從天下落下來,而且朝著中國方向落下來,能否搶到云計算這塊大的市場蛋糕,將要靠IT人的勇氣和智慧。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