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云計算平臺推廣面臨的三大瓶頸 |
發布時間: 2012/9/15 15:05:28 |
北京市計算中心去年10月建成的北京工業云計算.服務平臺,目前正在緊張測試,不久將正式上線投入運行,這是國內首個面向工業計算的云計算.平臺。記者日前了解到,測試半年來,一些潛在客戶并不了解云計算.,擔心安全保障,真正成為平臺客戶的科研機構和企業不足50家。
現狀 云計算.知曉度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利用平臺進行生物運算,借此可研發藥物;北京長城華冠在平臺上進行功能模擬,設計轎車;北京科大訊飛依托平臺推出“語音云”技術,能將說的內容即時轉化為文字,也能將文字轉化為語音,手機因此“能聽會說”…… 北京市計算中心表示,北京工業云平臺的運用十分廣泛,當一些中小企業需要科學計算、工業設計時,無須購置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機房、設備和設計軟件,在辦公室里就能像網購一樣,借助云平臺獲得強大的計算機服務。收費上,目前測試階段的客戶可以免費使用云平臺,平臺正式上線后將采用按實際使用付費的方式,預計費用僅相當于客戶自行購買相應設備和軟件花費的1/10到1/5。 不過,與云平臺強大的計算能力、服務能力相比,云計算.的知曉度并不高。計算中心在市場推廣中發現,可以運用云計算.的企業、科研機構都聽過“云計算.”,但有五成客戶并不了解云計算.到底有哪些功能及運行的模式。 分析 三道關卡住推廣 如此價低質高的“信息”高速公路,為何那么多的企業、科研院所還沒有駛入呢?計算中心負責市場推廣的陳經理道出了制約云計算.推廣的三道關。 制約云計算.推廣的第一關是缺乏體驗環境。雖然云平臺宣稱可提供的服務種類繁多,功能強大,但由于缺少體驗手段,使得一些客戶理解平臺上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存在障礙。 人才是第二道關。目前,利用云平臺進行工程設計和仿真模擬時,需要有行業經驗并熟悉云平臺服務特點的專業技術人員。陳經理接觸過的企業中,搞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的人才較多,但熟悉云平臺和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的應用人才較少。 第三道關是用戶對安全性的顧慮。“為了保護核心秘密,研發和設計的電腦一般是不聯網的。用云平臺,不但平時不聯網的電腦要聯網,而且要將一些保密數據放在云端,令許多單位有顧慮。”陳經理介紹,他們接觸的一家汽車研發企業負責人就說:“我們就靠設計吃飯,萬一丟了怎么辦?”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