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只為營銷而存在? |
發布時間: 2012/9/15 13:44:54 |
昨天下午參加了一個百度的活動,名目是“百度鳳巢系統博客座談會”,有祝志軍、劉興亮、康國平等大概二十幾位博主參加,百度方面參加的是商業運營副總裁沈皓瑜,和企業市場部總監舒迅。
百度新的廣告系統“鳳巢”,和老的競價排名系統,目前還是并行運營。百度之所以沒有強行將競價排名的客戶合并到鳳巢,是因為新系統的復雜度提高了很多。百度競價排名于2001年10月正式發布,迄今已經運行了近8年,期間一直未有大的調整和升級。對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來說,這幾乎讓人難以置信。但8年來,百度的收入似乎并未因競價排名系統的技術老化而受到太大影響,因為客戶已經習慣了過去的簡單系統。盡管鳳巢系統在提高客戶的營銷效果和百度自身的賺錢效率上,都有更好的表現,但百度卻無法給出關閉舊系統的時間表。
說實話,我不太關心鳳巢的好壞,我更關心的是,除了改善廣告系統,百度還能做些什么。
中國企業的互聯網應用水平普遍比較低,他們大多只是將互聯網當作一個營銷工具,百度恰好迎合了這種需求,并且在過去8年中,讓數十萬企業從搜索引擎營銷中獲得了好處,這也支持了過去8年百度業績的爆炸式增長。百度近幾年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推銷它的搜索引擎營銷能力,所以我們看到,一些看上去如同垃圾站、騙子站一樣簡陋、夸張的企業網站,也都成了百度的客戶。
李彥宏認為,中國的網民數量成為世界第一,意味著中國互聯網的創新機會的來臨。我對此深表懷疑,我不相信企業的創新基因和創新能力,會隨著網民的增加而自動增加。當Google已經儼然代表半個互聯網,并深深地融入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工作流程的時候,百度仍然只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營銷工具,這種觀念的落差必定會對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與百度所具有的影響力相比,它在幫助企業網絡化方面,所做甚少。在國內,倒是阿里巴巴,正在成為一臺真正的商業發動機。阿里巴巴努力把自己的使命,與企業網絡化的需求,弄得好像是一件事。關鍵是,越來越多的企業相信這一點,并將自己的越來越多的業務流程,放到阿里巴巴的平臺上。我懷疑,長此以往,百度將逐漸失去它作為營銷工具的號召力,因為營銷是企業網絡化的一部分,并且營銷本身也越來越依賴企業網絡化的程度。
仔細觀察百度的所謂搜索引擎營銷,其實質就是一個販賣人口的生意。而未來的營銷,肯定不會是買賣人口這么簡單。如果有一天百度發現,它希望爭取的客戶,都已經成為阿里巴巴的產品用戶,它是否會后悔,沒有早一點進入企業業務流程?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