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的三句話 |
發布時間: 2012/9/15 10:45:53 |
支付寶事件持續發酵,其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一家公司內部的股東紛爭,甚至也不是契約精神所能涵蓋。回頭重新去看馬云與胡舒立的對話,也許更便于勾畫這個事件背后的思維邏輯。而且,由于胡舒立保存著這次對話的全部短信記錄,應該可以保證這是原汁原味的馬云原話,不會出現轉述者的誤解,甚至出現“并未講過”之類的尷尬。
馬云的話之一:“我第一次對國家央行有對未來國家安全考慮而敬重。” 說實話,這句話我反復誦讀了三遍,還是沒能深刻領會馬云的思想。是說馬云過去不敬重央行嗎?還是說馬云不敬重工信部和廣電總局,因為他們沒有考慮“未來國家安全”,讓一大堆協議控制的企業拿到了牌照? 更進一步的問題是,馬云為什么對央行情有獨鐘,將其架到一個不勝寒的高處,然后不遺余力地贊美之,謳歌之,高帽之,文火慢烤之?央行讓中國公民的私人企業控制敏感數據,就是對國家安全負責任?或者,“把支付寶獻給國家”這句話不只是馬云隨口說說? 馬云的話之二:“我理解的支付數據的安全是任何國家不會輕易放棄的,是安全問題而不是民族問題。” 《新世紀》的后續報道《支付寶考驗》,已經給出充分的證據證明,支付寶的業務不涉及“敏感經濟數據”,當然更與“國家金融安全”無關。但安全問題常常和民族問題一樣,會成為謀取私利的一種很有效的藉口。從漢芯到綠壩,我們見過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當然,馬云不會像漢芯、綠壩那么拙劣。 更引人遐思的問題是,如果支付寶的數據屬于敏感經濟數據,那么阿里巴巴B2B的出口數據、供需數據,淘寶的產品數據、交易數據,阿里云的數據分析系統,是否更加敏感?因而也更有必要解除“協議控制”?阿里巴巴旗下還有什么業務是不敏感的?馬云是在為阿里巴巴的進一步土改準備輿論嗎? 馬云的話之三:“也許沒有一個真正的框架可以讓各方完全滿足,但最痛的一定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那些永遠想得到更多的人。” “那些永遠想得到更多的人”,或許就是馬云所說的“股東第三”中的股東。不過,在阿里巴巴還不怎么掙錢,淘寶需要大筆現金去燒的時候,馬云是不會說“股東第三”的,那時候的雅虎,宛若天使。今天的馬云,習慣性地將股東與客戶對立,與員工對立,與經營者對立,并且將其丑化、妖魔化,惟一說得過去的理由,或許就是自2005年以后,馬云及管理層不再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甚至,只要董事會愿意,罷免馬云的CEO職位都不是毫無可能的。 “感恩”是馬云經常掛在嘴邊的詞,但這個詞越來越無法與股東并存。馬云與楊致遠、孫正義的“友誼”,也摻雜了越來越多的雜味。馬云說他不喜歡政治,但支付寶事件正在把商人馬云,變成政治家馬云。這或許是“馬云的江湖”的又一次重大升級。 我重新翻開那篇對話一查,這對話歪歪斜斜地每葉上都寫著“國家安全”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篇都寫著四個字是“借刀殺人”!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