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社交產品到底缺乏什么「特質」,以至于結局都不那么成功? |
發布時間: 2012/9/15 10:45:48 |
比較一下Google和Facebook,會發現兩者的不同很有趣。
當初Facebook發明Newsfeed,幾乎遭到用戶的一致反對,因為他們感覺自己好像一下被剝光了,一切行為都暴露在所有好友的眼前。但Facebook根本不為所動,因為只有充分地暴露,才能充分地互動。今天,Newsfeed成為所有SNS的標配?梢姡現acebook關心的是人與人之間如何互動。 再看Google+,一上來就把圈子這種東西強加給用戶,你的任何用戶關系,必須至少歸屬一個特定的圈子。圈子的設置,其實是著眼于信息,讓信息有序、規整地流動,去它該去的地方。所以,Google關心的是信息如何被分發。 Google永遠都不可能設計一個類似Facebook Poke那樣的功能,這個功能完全著眼于互動,與信息及其流動無關。所以Google的產品通常很cool,但不性感,因為人及其細膩的情感被抽離了,變成了一個個被精確定義的數字容器。Buzz和Wave更是完全沒有人情味的東西。 我覺得,Google的工程師應該去Pixar去參觀學習一下,看看那里的人們是如何理解人、人性以及情感。世界并不總是理性的、有序的、規整的、標準化的、結構化的,人們也并不總是需要精確可控。或許,在混沌中建立秩序,是Google的核心競爭力,以至于Google無法接受混沌也可以是一種結果。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