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的發展階段 |
發布時間: 2012/9/14 17:19:47 |
數據庫發展階段大致劃分為如下幾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數據庫系統階段、高級數據庫階段。
人工管理階段50年代中期之前,計算機的軟硬件均不完善。硬件存儲設備只有磁帶、卡片和紙帶,軟件方面還沒有操作系統,當時的計算機主要用于科學計算。這個階段由于還沒有軟件系統對數據進行管理,程序員在程序中不僅要規定數據的邏輯結構,還要設計其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存取方法、輸入輸出方式等。當數據的物理組織或存儲設備改變時,用戶程序就必須重新編制。由于數據的組織面向應用,不同的計算程序之間不能共享數據,使得不同的應用之間存在大量的重復數據,很難維護應用程序之間數據的一致性。文件系統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標志是計算機中有了專門管理數據庫的軟件——操作系統(文件管理)。數據庫系統階段60年代后,隨著計算機在數據管理領域的普遍應用,人們對數據管理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面向企業或部門,以數據為中心組織數據,減少數據的冗余,提供更高的數據共享能力,同時要求程序和數據具有較高的獨立性,當數據的邏輯結構改變時,不涉及數據的物理結構,也不影響應用程序,以降低應用程序研制與維護的費用。數據庫技術正是在這樣一個應用需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未來發展趨勢隨著信息管理內容的不斷擴展,出現了豐富多樣的數據模型(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半結構化模型等),新技術也層出不窮(數據流,Web數據管理,數據挖掘等)。目前每隔幾年,國際上一些資深的數據庫專家就會聚集一堂,探討數據庫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和未來需要關注的新技術焦點。過去已有的幾個類似報告包括:1989 年Future Directions inDBMS Research-The Laguna BeachParticipants ,1990 年DatabaseSystems : Achievements and Opportunities ,1995 年的Database 1991:W.H. Inmon 發表了《構建數據倉庫》海洋QQ1359731023 電話0371-63322216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