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蘋果難有第四次革命:失去產品神奇性 |
發布時間: 2012/9/14 11:01:15 |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辛奈爾(John Shinal)認為,iPhone 5只是一種改進,而不是一種革命,這或許意味著蘋果已經沒有了發起產品革命的神奇,不過盡管如此,只要投資者選對入場時機,該股在未來幾年內還是能夠創造一定回報的。
以下即辛奈爾的評論文章全文: 關于蘋果的這次產品發布活動,現在至少已經有一點可以肯定了,這就是,他們的行動沒有能夠為任何人帶來驚喜,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投資者。 現在,庫克(Tim Cook)作為蘋果(AAPL)正式首席執行官的生涯已經進入了第二年,沒有指望他能夠擁有喬布斯(Steve Jobs)那樣的魔力。喬布斯總是能夠發表讓人感到深受啟發的講話,讓人們急不可待地去下訂單,甚至顧不上想一想蘋果的新產品到底有哪些功能。 庫克和蘋果的其他高管們周三在舊金山的舞臺上展示的,是新iPhone的特色、軟件服務和價格計劃。整體而言,產品的升級使得iPhone 5繼續保持了世界上最值得擁有的智能手機的地位。 要繼續保持蘋果的營收增長勢頭,支撐其創紀錄的股價,甚至推動其繼續走高,他們現在已經做到的或許是足夠了。 可是,那些想要在本周購買蘋果股票的人都該知道,交易數據顯示,那些動能交易者一般都是因為iPhone的傳言而買進,之后因為新聞的坐實而賣出了。 比如說,金融服務初創公司SigFig追蹤著總規模達到400億美元的超過1萬個賬戶,他們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11年10月5日蘋果發布iPhone 4S之前的那一周,外間買進和賣出蘋果股票的比例超過了3比1。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次產品發布之前,買進和賣出的比例為2比1。 這就意味著,如果有人希望長期持有蘋果股票,現在就迎來了一個好機會,可能會在現在和年底之間(最早可能就是本周五或者下周)以較低的價格買進這支股票。 第四次革命太困難 在一個手持設備市場這樣的變動無常的消費產品領域,一家普通的公司一般而言只能引導一次革命。1990年代晚期,Palm和Research In Motion Ltd。(RIMM)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引領了革新,而再之前的十年,則是摩托羅拉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每一次,競爭對手都能夠迅速追趕上來,壓低可比產品的價格,使得這些革命性創新所帶來的成長竄升軌跡趨于平緩。 當然,蘋果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在過去若干年當中,他們已經成功地達成了三次了不起的成就,分別是通過iPod、iPhone和iPad做到的。 針對三星(微博)的專利訴訟勝利將給蘋果提供幫助,讓他們免于被競爭對手壓低了自己的營收增長軌跡。這一裁定使得蘋果股票的長期投資前景更加看好了。 可是,周三的產品發布之后,我們卻發現,盡管裁決對蘋果有利,但這只不過是延遲了競爭對手未來幾年在手持設備領域革新的進程,而不是幫助蘋果做出更大的革新。 那些對Siri感到失望的iPhone用戶終于明白了,蘋果的iPhone工程師終歸也只是肉眼凡胎。傳言中的種種改進,庫克和他的同僚們都一一兌現了,但是除此之外也就沒有什么進展了。 這依然是迄今為止最好的智能手機,但是全球銷售數據顯示,愈來愈多消費者都傾向于基于谷歌(微博)(GOOG)安卓軟件的產品,而不是iPhone,因為那些產品在相應的價位上已經足夠優秀了。 在消費產品領域當中,最終的勝利與其說是看設計和工程,還不如說是看定價和營銷。 當然,這并不是說蘋果的股價在未來幾年就不會再上漲,畢竟公司的規模擺在那里,資產負債表擺在那里,決定了在營銷游戲當中,他們絕對不會落谷歌和其硬件伙伴的下風。 可是,如果認為蘋果的股價在已經因為iPhone的傳言上漲之后,還會因為消息坐實進一步上漲,這就未免有點無視蘋果股票交易的長期趨勢,以及消費手持產品市場變化的長期趨勢了。 長期看漲蘋果的人最好還是等待著塵埃落定之后出現的低點,那時候再買進將有助于大大提高回報——歷史規律顯示,低點很快就會到來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