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云存儲 |
發布時間: 2012/9/13 19:12:11 |
深入解析云存儲云存儲在云計算(cloud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云計算是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處理(Parallel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Computing)的發展,是透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通過云計算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的網絡服務。 云存儲的概念與云計算類似,它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 1)傳統的企業存儲基本上是采用集中式的存儲,存儲系統由磁盤陣列柜和存儲網絡組成,磁盤陣列柜包括磁盤和控制器組成,通過存儲網絡與服務器相連,存儲的共享局限在磁盤陣列柜之內,磁盤柜之間主要起到備份的作用,存儲共享范圍小和高可靠性要求使得企業存儲成本很高。 2)云計算的存儲是把分布每一個服務器內部的磁盤通過分布式軟件管理起來,形成存儲資源池,因此,能夠全分布式和全局的共享,即:一臺服務器能夠使用這個數據中心任何其他服務器上的存儲資源,達到充分共享的目的,資源動態分配,提升資源利用率,大大節約成本;而且由于這種大集群的規模,存儲可以做到P字節(1000T)和E字節(1000P)的水平,能夠滿足“大容量和低成本”的存儲要求;這就是Google、騰訊等互聯網公司采用這種模式的原因,存儲巨頭EMC也開始提供這種模式的存儲方案;對于傳統存儲走向云計算,同樣可以采用這樣的模式,需要在軟件方面下功夫。 3)云存儲的性能和可靠性是靠多備份來解決的,由于內置在服務器中的硬盤一般來說性能和可靠性較低,因此,為了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數據一般在不同的服務器上存儲三份,關鍵數據存儲5份,提高可靠性的同時,應用程序可以同時從不同服務器讀取數據,提升性能。 4)云存儲的價值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2004年Google推出Gmail服務,為每一個用戶提供1G的空間,而當時微軟的Hotmail僅僅提供20M的空間,因為微軟沒有云存儲的技術,如果承諾給客戶1G的空間,就必須預留空間,利用率很低,成本很高,而Google的云存儲是動態共享的,用戶沒有使用到1G之前,并不占資源。Google的存儲成本是微軟的二十五分之一,這就是云存儲的價值。 云存儲基本概念之應用存儲的發展 云存儲不僅僅是存儲,更多的是應用。應用存儲是一種在存儲設備中集成了應用軟件功能的存儲設備,它不僅具有數據存儲功能,還具有應用軟件功能,可以看作是服務器和存儲設備的集合體。應用存儲技術的發展可以大量減少云存儲中服務器的數量,從而降低系統建設成本,減少系統中由服務器造成單點故障和性能瓶頸,減少數據傳輸環節,提供系統性能和效率,保證整個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 云存儲基本概念之存儲虛擬化技術、存儲網絡化管理技術 云存儲中的存儲設備數量龐大且分布在多不同地域,如何實現不同廠商、不同型號甚至于不同類型(如FC存儲和IP存儲)的多臺設備之間的邏輯卷管理、存儲虛擬化管理和多鏈路冗余管理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存儲設備就會是整個云存儲系統的性能瓶頸,結構上也無法形成一個整體,而且還會帶來后期容量和性能擴展難等問題。 云存儲中的存儲設備數量龐大、分布地域廣造成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存儲設備運營管理問題。雖然這些云存儲基本概念的問題對云存儲的使用者來講根本不需要關心,但對于云存儲的運營單位來講,卻必須要通過切實可行和有效的手段來解決集中管理難、狀態監控難、故障維護難、人力成本高等問題。因此,云存儲必須要具有一個高效的類似與網絡管理軟件一樣的集中管理平臺,可實現云存儲系統中設有存儲設備、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的集中管理和狀態監控。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