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設計:Web流程圖的繪畫指南 |
發布時間: 2012/9/13 15:08:34 |
在作者設計生涯開始的早期,就開始接觸流程圖。一個好的流程圖,可以用來理解需求、解析復雜的業務流程、同時也有助于交互設計。 為了使流程圖的價值最大化,文中著重分析了開始和結束標記、界面、對話框、決策點、條件分支、子流程、跳轉點、描述、系統行為等視覺詞匯。 前言 在我設計生涯的早期,我就開始繪制流程圖了。剛開始的時候,我所繪制的流程圖大都比較簡單,圖中的節點不多,邏輯也是直截了當的。因此,一直到我加入支付寶-中國最大的線上支付平臺,我才意識到復雜的流程圖的用處巨大。在支付寶,業務需求和流程之復雜、變化之迅速,使得理解它們本身已經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正是此時,我開始依靠流程圖來理解需求,并使用這一方法來做交互設計。漸漸地,流程圖顯現它的魅力:產品經理喜歡它,連工程師也用它來指導開發。 2008年秋天,我將自己的經驗總結為一篇題為《畫Web流程圖的一點心得》的文章,發表在自己的blog上。該文立即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各種推薦、轉載、討論和跟進的文章在線上線下都頻頻出現,甚至有人按照我在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制作了一套流程圖模板。時至今日,這篇發表于四年前的文章仍然給我的個人主頁帶來不少流量。 然而,上述文章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使得其內容帶有誤導性:它并沒有使用用于“描述信息架構和交互設計”的《視覺詞匯表》。坦白講,寫作的時候我并沒有注意到有這樣一份廣為人知的詞匯表存在,而是創建了我自己的詞匯,并將其介紹給大眾。因此,文章的部分內容沒有遵循慣例,從DRY(Don’t Repeat Yourself,不要重復自己)的角度講這并不是很合適。該文發表一年后,我的確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了這一問題,但遺憾地是這次沒能像上次一樣引起廣泛的注意。 此外,距離該文章發表已經有幾年過去了,我又積累了不少新的經驗和想法,希望分享給大家,特別是英文讀者們。 因此現在如你所見,我完成了英文版、帶有最新內容的《畫Web流程圖的一點心得》,并且提供了自制的配套模版下載。 內容概要 本文涵蓋了你應該了解的關于Web流程圖的最重要的幾條準則: 基本思路 視覺詞匯表 范例 建議和提示 工具和模版 1.基本思路 什么是流程圖? 流程圖,顧名思義,是用來描述某個系統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應對用戶的狀態、決定和行為的圖。 流程圖能給你什么樣的幫助? 通常,對于任何希望創建流程的人來說,無論創建的是什么用的流程,流程圖都是很有用的。比如工廠可以用流程圖來告知其員工,當有人受傷后正確的急救流程是什么。當然除此以外,在本文中,我只會舉關于Web設計流程圖的例子。 對交互設計師和產品經理來說,流程圖是一個核心的工具。它可以幫你: 設計你產品的交互流程 確保的你的產品在任何時候都是友好的(甚至包括你原來根本未曾考慮過的故障發生時) 幫助你整合零散的線框圖 幫助你與不同背景的同事進行溝通:比如引導工程師開發 2.視覺詞匯 接下來的幾頁中,我將介紹視覺詞匯和它們的使用方式: 起點和終點 界面 對話框 決策點 條件分支 子流程 跳轉點 描述 系統行為 起點和終點
![]()
起點和終點是用來標識交互的開端和結束的地方,任何流程圖都必須有且只有一個起點和至少一個終點。 界面
![]()
界面元素被用來表現各種用戶界面,比如窗體或網頁。界面的編號可以用來做識別符,在協作過程中會非常有用。比如在開電話會議時,你可以用 “節點N”來表達你想指明的某個界面元素。 不僅如此,設計師也可以采用此規則為線框圖命名。比如“23.png” 線框圖與23號界面對應。這大大節省了文檔的閱讀者-比如工程師-找尋對應線框圖的時間。 對話框
![]()
隨著Web應用的問世,Web交互也從線性模式向基于狀態的模式轉換。局部頁面更新和單頁面內交互也越來越普遍,最常見的形式之一就是浮動消息,例如表單驗證錯誤后出現的錯誤提示。然而,做兩個幾乎相同的線框圖不僅沒必要,甚至很別扭。所以,對于這種由Javascript渲染出來的模態或非模態對話框,我特別創造了一種叫做“對話框”的新元素。 Note1:我的朋友曹曉剛(@caoxg),一名資深技術人和企業家,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統一建模語言)狀態機來描述Web應用中的狀態,以及這些狀態之間的轉換。我在想辦法將這個狀態機轉變成一個更簡單、更適合設計師的圖示。 Note2:如果你設計的不是Web應用(具體地說,不是那種看起來像桌面應用卻運行在瀏覽器上的),我建議你不要依賴Javascript,甚至不要用它。具體的原因當然是題外話,我也就不在此詳細描述。如果你想要答案并了解我的“JapMag”設計語言,請訪問:http://dingyu.me/portfolios/dingyu-me。 決策點
![]()
決策點指用戶需要做出決策的地方,通常流程走到這,界面都在等待用戶做出下一步去哪的選擇。 如圖所示,通常我會讓正面的選擇(“Yes”)向下流動,而負面的選擇(“No”)指向右側。 這條規則能提供更佳的閱讀體驗,因為規則本身是很清楚且自然的(英文的寫法也是如此)。 這條規則還可以幫助設計師策劃流程圖:流程圖的主線居左,至上而下流動,而分支在右側,這樣整個流程圖結構就自然而然地從左到右、由上至下了。 注:實際上,我曾讀過美國前總統Geoge W.Bush的自傳“Decision Points”(中譯本為《抉擇時刻》)。因此,撰寫本頁總讓我想起這本書。 條件分支
![]()
條件分支看上去和決策點比較類似,但它們完成的是截然不同的功能:在決策點中,決策是由用戶明確做出的;而對于條件分支,則是由系統于后臺自動選擇合適的路徑。 子流程
![]()
子流程是相對獨立、在整個系統內都能夠被重用的流程。例如,你可以將一些相同的(會被頻繁使用的)任務-比如用戶驗證和接入網絡等-打包成子流程,然后將它們集成到更大或特定的流程圖中。 如果你的流程圖包含子流程,那么在別人問你要之前,你最好將相關的所有子流程圖也一并提交。 跳轉點
![]()
在有些高度復雜的情況中,我們需要用戶直接跳轉到另一條路徑,這時就需要跳轉點。 和之前所說的一樣,圓圈里的數字指向某個節點,這個節點便是該跳轉點將引向的節點。 顯然,跳轉點是某條路徑的終點。 描述
![]()
描述是節約溝通時間的一種便捷的方法。不過別理解錯誤,你仍需要以各種形式和你流程圖的讀者交流,只是描述因為能起到備忘和提示的作用,依照我的經驗,這的確會節省很多時間。 系統行為
![]()
系統行為是指系統完成的一系列后臺行為操作。例如,我們想要記錄用戶登錄失敗時的數據,就可以在流程圖中以 “收集錯誤日志”的系統行為來表示。 作為設計師或產品經理,我們雖然不需要將每種后臺操作都付之于圖,但我們還是有必要把那些和用戶體驗相關,或那些對我們重要的操作放進流程圖,此外還要寫入規范或文檔里,再次清晰地聲明,確保每個人都能領略其義。 元素總結
![]()
3.范例 登錄 下圖為一個簡易登錄流程圖,用來描述用戶登錄時系統如何反應:
![]()
安全檢查 以下流程圖展示如何使用系統行為和子流程這樣的元素。它來自于真實的項目,只是由于版權問題已被我稍稍修改。
![]()
其它真實范例 如你所見,不管業務邏輯多么復雜,流程圖都能用來描述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
4.建議和提示 基于調查結果,指引線框圖 用戶和他們的特點是指導繪制流程圖的首要因素。用戶調查能夠發現:用戶過去的體驗是什么?用戶的期望是什么?使用場景和環境是什么?這些問題在流程圖的設計中起關鍵作用。 同樣,流程圖對線框圖的制作也有指導作用。多數時候,一旦流程圖完工,線框圖的內容甚至布局已經基本確定了。當然了,這也正是流程圖的目的所在:連接線框圖。
![]()
Note:在流程圖之前我們會有如用例這樣的其它交付物。上圖并沒有涉及到這些內容,因為這并非本頁的重點。 使你的流程圖完整 制作流程圖最難的是,它必須囊括所有可能的情況,在我看來,這一點在應對復雜邏輯的商業需求時是很有挑戰性的。你將會遇到很多類似 “要是如何便會怎樣”的問題,并且有時候直到工程師告訴你,你才意識到自己之前欠缺考慮!所以,制作完整的流程圖不僅需要你了解用戶,還需要你懂業務邏輯,甚至要熟悉幕后的系統運作機制! 最好的辦法是和產品經理、工程師還有其他和商業需求有關的同事在工作中緊密協作。我見過不少交互設計師悶頭一人工作,然后在產品會議中遇到猛烈的挑戰。別再那樣了!相反,和項目相關的人合作,一起制作流程圖(以及其它交付物),從不同角度排除不確定性,使它更完整全面(這樣也沒人會再挑戰你了,因為他們每個人也是參與制作的一份子)。 別忘記元數據
![]()
從協作和文檔管理的角度來說,你至少得給流程圖起個名字,寫下作者、版本和時間。 除此之外,即便你的流程圖使用了《視覺詞匯表》,你的同事或客戶仍有可能不明白這些花俏的元素,所以,請記得加上圖例。 5.工具和模版 眾多工具中,我推薦OmniGaffle和Microsoft Visio。 OmniGaffle
![]()
對Mac用戶們來說,OmniGraffle以前是,現在仍是首選工具。它不僅有豐富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它的用戶體驗是首屈一指的。我認識的設計師很多已經換了Mac,并隨之使用OmniGraffle。 Microsoft Visio
![]()
Windows用戶可以考慮用Visio,它有一些內建的模版,也許能大大減輕你的工作。 模版 Allen Le基于我前一篇文章發布了一系列Visio的模版,很漂亮,對此我不勝感激。你可以在這里找到:http://www.allenle.com/archives/1530.html。 OmniGraffle的粉絲可以在http://graffl etopia.com/stencils/905 下載到我制作的模版。 收尾 編寫此文章花了我大概兩周時間,并且用英文寫更是增加了難度,因為英語并非我的母語。這是我第一次用非母語撰寫教程,但我十分樂在其中。對我來說,寫作是總結過去、保持創造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如果有人可以從中受益,我會十分開心。任何問題或建議,請在這里給我留言: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