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公司云集傳感器歌爾華東電腦上云端 |
發布時間: 2012/9/12 15:29:27 |
最新消息稱,“十二五”規劃細則將于9月份出臺。在此細則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位列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之一。在此框架下,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或者新銳公司,或將在政策的扶持下冒尖。
據了解,新一代信息技術概念可囊括六大領域,分別是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以云計算.為代表的高端軟件。 實際上自2010年新年伊始,信息技術行業就輪番炒作過物聯網、三網融合、核高基、云計算.、“蘋果概念”以及智能交通等多個不同子行業與新概念。 三網融合—運營商之戰 2000年10月“十五”計劃就首次提出了要促進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但由于電信、廣電的利益沖突難以調和,三網融合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停滯狀態,甚至還曾曝出過“夭折”傳聞。2010年9月多個試點城市的試點方案在提交國務院后遲遲不得批復;第二批試點城市名單原本定于今年年初出爐,卻遲遲難產。 據今年8月9日工信部官網披露,工信部將盡快發放電信、廣電雙向進入業務經營許可證,制定下一步試點范圍擴大到省會城市的工作方案。這無疑是向市場給出了一個重要信號。 受益于三網融合推進的公司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運營商;二是設備、技術、服務和內容的供應商。 運營商中,最耀眼的明星莫過于電廣傳媒(000917)。2011年6月,電廣傳媒收購了保定廣電49%的股權。公司完成了對湖南惠心有線網絡有限公司、惠德有線網絡有限公司、惠悅有線網絡有限公司和惠潤有線網絡有限公司的收購合并,公司將完全享有湖南全省380 萬戶有線電視網絡用戶產生的所有收益。隨后,電廣傳媒又出資收購并增資西寧數字電視信息網絡有限公司,取得其49%的股權。 除積極的并購動作,電廣傳媒還有吸引眼球的創投業務。民生證券研究員李鋒認為,公司子公司達晨創投收取基金管理費用已經可以支撐公司業務日常運營,預計今年將有8~10個項目成功過會,公司有線電視業務和創投業務的綜合價值為38.5~46元/股,依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東興證券的研究員王玉泉認為數碼視訊(300079)也是受益于三網融合的龍頭公司。 公司的總部與5個子公司分別負責三網融合的硬件系統、軟件系統、寬帶網改服務、增值業務運營及文化傳媒業務、地面數字電視及CMMB(移動電視)業務和房地產業務。 其中條件接收系統和數字電視前端設備是公司最重要的業務,其收入近年增長很快。 根據公司半年報中的相關披露,未來會進一步涉足超光網、增值業務和合作運營等新的領域。 云計算.的理念,用通俗的語言來表述,就是將大量計算機用網絡連接在一起,向客戶提供計算服務。提供計算服務的計算機網絡就是“云”,“云”的資源是可以無限擴展的,并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 根據Gartner公司對云計算.市場的整體預測,云計算.銷售額從2008年的470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1260 億美元,符合增長率28%。 “十二五”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思路明確提出,今后五年云計算.將在社保、醫療、教育、就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收入超過100 億元的骨干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涉足云計算.概念的公司有浪潮信息、華東電腦、東軟集團和浪潮軟件等。浪潮信息(000977)和華東電腦(600850)8月12日在消息刺激下,早早封在了漲停板上。 浪潮信息是國內服務器行業的龍頭,其服務器收入占到總收入的90%以上,國金證券認為,由于政府云將信息安全擺在第一位,所以本土服務器第一品牌的浪潮將大大受益于未來政府推動的云計算.戰略規劃。 而華東電腦則牽頭投資5億元實施“華云計劃”,子公司華東電腦存儲網絡系統有限公司承擔了基于云計算.框架的網絡設備和關鍵技術開發。 物聯網——RFID打頭陣 物聯網曾是去年股市中一度爆火的新概念。2010年曾熱議過手機支付、農產品溯源以及智能交通都是物聯網的一種應用。物聯網的本質,就是將物與物通過網絡連接到一起。其技術基礎是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全球定位、激光掃描等傳感技術。通過互聯網交換物品之間的信息,達到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目的。 物聯網被稱為“萬億級產業”。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早期編寫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預計到2015年將形成具有核心技術的產業規模達2000億元,其中傳感器100億元,系統和試驗檢測700億元,芯片、中間件和集成模塊及設備產業600億元,工程實施、服務開發系統和運維600億元。 遠望谷(002161)是我國RFID領域的領頭羊,公司的產品已經應用在鐵路、煙草、圖書館、畜牧業等十多個行業。公司在1992年就開始研究RFID技術,基本與國際同步,2009年,遠望谷通過美國SEI的CMMI ML3認證。中信建投的呂江峰認為,由于成本和功耗方面的優勢,RFID將成為物聯網感應器中的主流。 國金證券的李偉奇指出,我國因城市交通擁堵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巨大,僅北京每年高峰時段堵車就會帶來120億的社會成本。易華錄(300212.SZ)的主要產品為智能交通集成平臺,并以此為切入點,逐步介入所有基礎應用系統的開發。通過募投,公司在北京將建成國內最大的智能交通開發平臺,標桿效應非常顯著。德邦證券李明選則認為公司在未來三年內保持復合增速50%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原文地址:http://cloud.zol.com.cn/246/2465844.html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