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美兩國云計算技術發展與應用 |
發布時間: 2012/9/10 11:43:51 |
今年6月,我有幸參加了在我國三亞舉行的“中國優秀CIO十年峰會”。從兩天的會議中可以看出,云計算.是當前國內IT領域中一很熱的話題。我在美國工作,顯然不屬于中國CIO的行列。但看到國內同行們在IT方面的熱情和專業水平,很為中國IT的發展高興。特寫上一篇文章湊湊熱鬧。 本文的目的是通過對中美兩國在云計算.應用和實施方面的比較為國內同行提供一個實用參考,但由于我對國內云計算.的發展沒有足夠的了解,在討論時難免有誤差,肯請國內同行原諒。我對國內云計算.技術發展的了解主要有兩個來源:1)這次參加CIO十年峰會與其他CIO的交談以及聆聽諸位高人在會上的發言。2)網上一些相關資料。在這次峰會上,我也是發言者之一。現在回想起來,應該在發言時請與會者用舉手的方式,簡單快捷地調查一下,有多少CIO已經入云或者開始考慮入云,等等。這樣的辦法,雖然有“非隨機”的缺陷,但在座的幾百位CIO,還是能夠給我們一個比較靠邊的數據的。下次吧!美國這邊的情況和數據,是從我在工作中的體會、經驗和參加的各種會議,以及一些研究機構(比如 Gartner )的報告中得來的。在本文的討論中不再一一注明。 一、云計算.為什么會這么熱? 其實,云計算.的應用比這項技術的名稱要出現得早了許多年。早在1996年,我供職的這個政府機構便開始與其他政府機構在網上分享一個工資福利系統。那個在線軟件(數據庫)使得許許多多的政府機構可以直接調閱其他政府機構的工資福利數據。用今天的標準看,那是一個典型的 “SaaS”。1996年那會兒,微軟還沒看到到互聯網技術的前景,谷歌那兩位創始人還在大學讀研究生,Amazon 剛剛打算在網上售書。但過幾年,到了世紀交接之際,我們在挑選軟件時,“是否能在‘瀏覽器’上運作”已經成為衡量標準之一。2001年,我自己經營的那個小公司,就停止購置所有的服務器以及公司辦公所用的電話等硬件。我們將公司的核心軟件和數據庫裝到Amazon 的系統上,公司的電話也是在云間。雖有“交換臺”,系統卻在一家公司的“云”里。我們各自的臺式電話和手機,全由那交換臺負責接通。 但那時候我們腦子里并沒有“云計算.”這一概念。云計算.這個稱呼似乎是突然出現的。從上面的“簡史”看,云計算.這概念并不是新技術、新產品,而是人們給一項悄聲發展的應用方式起的“學名”而已。當然,今天云計算.基礎與技術結構已經與當年相比已有天壤之別。 說實話,當我在2007年在一次會議上聽到云計算.這個概念時,也沒有太重視,僅僅覺得是老技術的翻新使用,新瓶裝舊酒,而且被那些公司灌注了“膨大劑”。那么什么是使得云計算.“重返江湖”,并將IT領域搞得“天翻地覆”呢?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vbseamall.com】 |